武清
武清區 - 天津市市轄區 。武清是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之一。[1]
武清區 | |
---|---|
天津市市轄區 |
武清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市轄區,位於天津市西北部,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相連,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比鄰,東與天津市寶坻區、寧河縣搭界,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
武清區位於京、津兩大直轄市的中心點,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譽,是京津冀三省市的交匯點,是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核心區和橋頭堡。
武清區致力於發展成為京津綜合發展主軸上的國際化功能區和京津之間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生態宜居城市。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武清區
面積;1574平方公里
外文名稱;Wuqing Area
別名;雍陽
方言;武清話
所屬地區;天津市
下轄地區;楊村、大良等5街道19鎮5鄉
機場;武清機場(軍用)
政府駐地;楊村街道
電話區號;022
車牌代碼;津
郵政區碼;301700
行政代碼;120114
區情簡介
武清區系濱海平原地區,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已探明的地下礦藏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地下熱水等。主要農產品有天津紅小豆;風味食品有楊村糕乾、下伍旗五香豆腐絲、城關豆腐絲、北趙莊綠蘿蔔、田水鋪綠蘿蔔等。2010年武清區常住人口95萬人。
武清歷史悠久。始建於西漢,古為泉州,別稱雍陽,唐天寶元年更名武清,2000年撤縣設區。區域面積1574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街道,人口84萬。千年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積澱了深厚的運河文化,孕育了武清這片發展的熱土。
武清地處京津之間,是京濱綜合發展主軸的重要節點,城區距北京市區71公里,距首都機場90公里,距天津市區13公里,距天津港71公里,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現代化交通非常便捷,區內現有京津塘、京津、京滬、津保、津薊5條高速公路、設出入口12個,京津城際鐵路在武清城區設有天津段唯一經停站,每天停靠車次11對,在這裡乘車去北京只需19分鐘、到天津只需10分鐘,實現到京津半小時時空目標。
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5.2%;三級財政收入120億元,增長2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9億元,增長29.3%;農民人均純收入13000元,增長16.5%。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保持全市第一集團軍位置。
全區村以上集體工業企業1700餘家,具備了40個行業2000多種產品的生產能力,形成了紡織、服裝、工藝美術、地毯、製鞋、化工等骨幹行業。有外向型企業290家,其中三資企業33家,主要出口產品有地毯、服裝、鞋類、工藝美術品和醃製品、蘆筍罐頭等27類120種。全區耕地近10萬公頃,主要農副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瓜菜及生豬、鮮蛋、果品、水產品等。全區有集貿市場19個,季節性攤群市場20個,商業網點6700餘個,大型商場有武清商業大廈、華潤萬家武清店、海達家樂購物超市、武清友誼商廈、中信廣場、楊村招商場等。區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京津城際、京滬、京山、津薊鐵路過境,京津塘高速公路橫貫全境43公里。國家級公路幹線有京塘線、京唐支線1、京唐支線2、京福線、京福支線、津同線、津圍公路、楊崔公路、津永公路、楊北公路、廊良公路、梅豐公路等12條,區級公路14條,境內公路總長1383.8公里,實現了鄉鄉村村通公路。1991年12月,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武清開發區正式建立,總面積3平方公里,1992年7月建立了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
全區現有全日制學校220所,其中國辦幼兒園2所,民辦幼兒園3所,小學160所,初中36所,普通高中11所,中等職業學校4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業餘體校、教師進修學校各1所。各類成人教育學校475所,其中區成教中心1所,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29所,局級培訓中心15所,村成人學校430所。另有青少年活動中心、教研室、設備站、考試中心、校辦公司、電教中心、學校衛生保健所各1處。高等學校有天津師範大學分校,天津醫科大學楊村大專班,天津天獅學院等,全區共有幼兒園774所,學前一年入園率達100%。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99個。包括區人民醫院2所,中醫院、結核病防治所、傳染病防治中心、藥品檢疫所等。區有科技學會、協會、研究會210個,各種體育場所445處。城區楊村有文化館、人民禮堂、工人俱樂部、圖書館、新華書店、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和田野藝術團。34個鄉鎮都建立了文化站。有影劇院10個。中幡、高蹺、獅子、龍燈、小車、少林、旱船、竹馬等民間花會達13種130多道。區內有古遺址37處,古墓葬13座,其中泉州故城,黃花店無梁閣為市級保護文物。旅遊景點有港北森林公園、小於莊水庫、京杭大運河風景線、燕王湖遊覽區和楊村小世界。
歷史沿革
武清縣是華北平原上最古老的縣份之一。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人們就在這裡生產、放牧。據考古學者發現,今白古屯鄉小韓村西南一公里處,有新石器時期遺址,文化層0.8米厚,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戰國時期,武清縣有廣袤千里的雍奴藪①,"有魚、鹽、棗、栗之饒"。當時雍奴藪屬燕國管轄,燕人在今豆張莊鄉青坨村西築長城,綿延百里,至今有跡可尋。[2]
秦漢初年(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始設泉州、雍奴二縣。泉州縣城遺址,在今黃莊街道城上村北500米處,今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雍奴縣範圍大體在今運河以東,渤海灣以北,香河、寶坻縣以南的廣大地區。雍奴縣城在今後巷鄉大宮城村東側,在一次海浸中,人走城空,故名大空城。後人覺得不吉,改名大宮城。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掉泉州縣,併入雍奴縣。此時雍奴縣城已遷到今泗村店鎮舊縣村,該村南尚有稱"四方台子"的縣城遺址。古人云: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雍奴縣城在雍奴大澤之北,故稱"雍陽"。
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雍奴縣更名武清縣。 關於"武清"兩字的由來,據《郡縣釋名》中解釋:"武清取武功廓清之義也"。何謂"武功廓清"?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分析,自唐開元初至天寶元年,是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創建的盛唐時期。在此之前,武則天掌政,雍奴縣及幽州(北京)廣大地區,常受到塞北契丹族、奚族、突厥族等侵擾,連年戰亂,百姓無安寧之日。27歲的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改革武則天時期的種種弊端,一面加強邊塞的防禦力量,用軍事功績去摧陷廓清,蕩滌邪惡,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一面發展生產,疏浚運河,使中國南北經濟大動脈暢通。江南的稻米、絲竹、茶糖及百物經運河於海上運到天津,再經潞河、薊運河運抵幽州及邊塞重鎮。同時,塞北的耕牛、戰馬、皮革、藥材,雍奴縣盛產的魚、鹽、鐵、棗、栗、繒布等也源源不斷地運抵京城長安和江淮地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本地區漢民族與邊塞少數民族的和睦相處。這一盛世長達40多年。大詩人杜甫在他的《憶昔》詩中描寫道:"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男耕女桑不相失" 。意為官倉、民倉都很豐實,國泰民安,遠行千里不帶寸兵。
天寶元年,唐明皇徹底廢除了全國十大邊鎮的都督府和大都督府,新設置了集軍權、政權、財權於一身的節度使(為14年後的安史之亂種下了禍根)。是年,朝廷規劃區域,把全國一百多個不穩定的縣名重新命名,雍奴縣更名武清縣。
地理環境
位置
武清區位於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水系中下游,東與天津市寶坻區、寧河縣搭界、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相連,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比鄰。東經116°46′43″至117°19′59″ 北緯39°07′05″ 至39°42′20″。東西寬41.78公里,南北長65.22公里,北闊南狹。[3]
地形
武清區地處華北沖積平原下端,地勢平緩,自北、西、南向東南海河入海方向傾斜,海拔高度最高13米,最低2.8米。土壤的成土母質多為永定河和北運河的沖積物,土壤均為潮土,土層深厚,具有多宜性特點。
武清區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日照長,乾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晝暖夜涼,溫差大;冬季寒冷,北風多,日照少,降水稀少。年平均氣溫為11.6度,1月平均氣溫為-5.1度,7月平均氣溫為26.1度。年平均降水量為606毫米。無霜期212天。
資源
土地
全區區域面積15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7萬畝,占土地面積的58%。土壤分為砂性土、壤質土、粘性土三大類。土質疏鬆肥沃,宜於農業生產。
氣候資源: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1.6度,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705小時,平均無霜期212天,平均年降水量606.8毫米。
水資源:境內有永定河、北運河、青龍灣河、排污河4條一級河道和龍河、 龍鳳河故道、北新河等7條二級河道、縱橫區境269.7公里,年徑流量4.2億立方米。境內平均年產水量1.5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5億立方米。可開採量1億立方米。區內有上馬台、小於莊和黃莊三座水庫,總蓄水量3600萬立方米。[4]
生物
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雜糧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油料、棉花等。蔬菜又分為白菜類、根菜類、綠葉類、食用菌類等11大類100多個品種。水果品種主要有蘋果、梨、桃、葡萄等。
礦產
區內已知的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地下熱水等資源。區境東北部的武清凹陷是天津市主要的儲油點構造之一、 油層多、儲量大、油質好。地熱異常區面積為130平方公里,已成功開採了8眼地熱井,井口出水溫度為75度左右,水質弱鹼性,綜合利用前景非常可觀。境內西北部有較為豐富的優質煤儲藏。
農業
糧食產量和棉花產量分別占全市四分之 一和二分之一。在全國首屆農林牧漁總產值百強縣(包括各大城市市轄區)排行榜中名列第71位。先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棉花生產、平原綠化、菜藍子產品生產先進單位、94年被國家確定為糧食生產大縣,逐步形成了城郊型農業發展格局。1999年,全區農業增 加值14(13.8)億元,農業商品率達到85%以上。
高效農業發展迅速。蔬菜占地面積達到22.6萬畝,其中棚室菜面積2.24萬畝,年蔬菜總產16億公斤,引進了一批名優特新品種,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果園面積達到8.1萬畝,果品產量8142萬公斤,肉類總產量4.9萬噸,蛋類總產量4.7萬噸,水產品總產量2.4萬噸。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付產品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初步建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生豬、 肉雞、肉鴨、肉牛、蔬菜、優質果品和淡水魚七大生產基地,一批具有一定帶動能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初具規模。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大力推廣了防滲渠道、管灌、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農機化水平明顯提高,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86.4萬千瓦,農機作業率達70%。小麥、玉米的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工業
全區村以上工業發展到1300家,職工14萬人,總資產65.5 億元。1999年全區工業實現增加值32.1億元。全區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骨幹企業 發展到180家,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7家,市級以上集團發展到27家,其中國家級集團 10家。 全區工業有19大門類、30多個行業、200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地毯、紡 織、化工、機械、服裝、製鞋、自行車等傳統主導行業,並建起了新型建材、電子等一批 新興行業。創出了一批名優拳頭產品,有120多種產品先後在國內外各種博覽會、展銷會 上獲獎,150多種產品被評為市局級以上名優產品,其中巷虹牌地毯、牧歌牌獸藥、靚倩牌皮衣等15種產品榮獲部級名優產品稱號。
經濟合作
全區外向型企業已發展到200餘家,出口產品19大類,300多個品種,產品行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地毯、服裝、製鞋、工藝品、化工、草柳編織品紙製品六大骨幹出口行業和蘆筍、醃製品、畜禽加工三大農業出口創匯基地。1999年,全區外貿出口供貨額達到35.5億元。全區自營進出口企業發展到19家創匯9200萬美元。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到1998年底,已吸引歐美和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全區三資企業已發展到276家,協議投資總額6.6美元,外資到位率達96%。
參考資料
- ↑ 天津武清:不為精彩 只為經歷 若青似水,發布時間;天津武清:不為精彩 只為經歷
- ↑ 第三屆中國綠博會在天津武清區開幕 近千種植物亮相 中國網,發布時間;2015-08-19 09:47:50
- ↑ 武清地圖;
- ↑ 武清運河風貌 圖形天下,發布時間;20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