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殿堂(词语概念) 殿堂是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1]

“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

“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殿堂
  • 外文名 ;Palace hall
  • 分   类建筑
  • 地 区 ;中国
  • 起   源 ;周代
  • 出   自 ;中国佛寺
  • 佛   教 ;总称
  • 构   成 ;三部分

分类特征

构造

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中国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堂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比较适中,结构做法和装饰材料等也比较简洁,且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征。

中国殿堂

中国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如宋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世尊遗教,弟子因法相逢,则当依法而住。……营建室宇,必先造大殿,以奉安佛菩萨像。使诸来者知归向故,昼夜行道,令法久住,报佛恩故。”又《信州天宁寺记》说:“入门,层阁相望而起。登普光明殿(佛殿),顾其西则有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之来者。为法宝藏(轮藏殿)以大轮载而旋转之,以广摄异根也。顾其东则有香积厨(厨房),以办伊蒲塞馔。为职事堂(库房)以料理出纳。特建善法堂(法堂)于中央以演法,开毗耶丈室(方丈)以授道。”(《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一)从宋代以来殿堂的配置,大抵准此。

中国古代

殿堂陈设

古代佛殿中像设如何布置,记载缺乏,难以详考。只可从现存古刹遗物中见其一斑。如唐大中11年(857),五台山佛光寺佛殿存有佛像一堂。主像凡五尊,各有胁侍五、六尊。中尊为释迦,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左次主像是弥勒佛,垂双脚,各踏莲花一朵。右次主像是阿弥陀佛,趺坐在六角须弥座上。释迦的左右有迦叶、阿难两尊者和两菩萨侍立。更前则有两供养人跪在莲花上,手捧果品,作奉献状。弥勒和弥陀的胁侍,除以两菩萨代两尊者外,其余均同。极左的主像是普贤,乘象,两菩萨胁侍,普贤像前有一韦驮及童子像。极右的主像是观音,乘狮,两菩萨胁侍(后世配置,都以普贤与文殊对称。文殊乘狮居左,普贤乘象居右。佛光寺却以普贤居左,而以观音居右,此或因五台为文殊道场,故尔)。佛坛两极端前角,各有甲胄护法天王,两像遥立对峙,各持长剑,瞋目怒视(梁思成《记五台佛光寺的建筑》见《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五、六期)。此种配置,为唐代留存的格式。

古籍记载

入宋,佛教像设始有具体记载。如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 “像设释迦如来百福千光之相,文殊师利普贤大菩萨大迦叶波、庆喜(阿难)尊者,散华天人、护法力士,又环一十八应真大士,序列以次,庄严毕备。”至南宋时,更有明确的记载。如宗鉴《释门正统》卷三《塔庙志》说:“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盖若以声闻人辅,则迦叶居左,阿难居右;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今四大弟子俱列者,乃见大小乘各有二焉耳。梵王执炉,请转法轮;金刚挥杵,护卫教法也。”这种一佛四弟子的形式,一直为后世部分佛殿像设所采用。

但自宋代以来,较大佛殿常供三尊,所谓三佛同殿。此或以弥勒为中尊,以释迦、弥陀位于左右,又以无着、天亲二菩萨为弥勒胁侍,如宋杭州金刚宝乘寺及开封殷圣禅院等处皆是。或以释迦佛为中尊,以弥陀、弥勒位于左右,又以迦叶、阿难二尊者为释迦胁侍,如天台山国清寺、大慈寺(唐修禅寺)、泗州乾明禅院、开封太平兴国寺、五台山真容院等处皆是(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三、四、五)。又有释迦、药师、弥勒为三尊者,则以药师代替弥陀坐于左位(东方),如宋契嵩《漳州崇福禅院千佛阁记》说:“阁成,巍然九间。释迦、弥勒、药师,则位乎其中,千如来则列于前后左右。”(《镡津文集》卷十二) 但以弥勒与释迦、弥陀并列,后来渐有异议,遂以药师代之。如《释门正统》卷三说:“或设三佛同殿,右弥勒、天亲、无着(胁侍)者,当来补处之像也;左弥陀、观音、势至(胁侍)者,净土之像也。窃尝论之:若据娑婆化主,止立释迦之像,辅以文殊、普贤可也。当来下生既在补处,未有辅佐,岂得与释迦、弥陀并列而为三耶?兹岂一佛独化之道乎?”宋以后,弥勒遂另居于弥勒阁、或弥勒殿(见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泐潭双阁铭并序》)。 宋、辽时代佛殿,也有供五佛乃至七佛的。如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及泉州开元寺等宋、辽遗构佛殿,都各供五佛,亦称五智如来或五方佛。义县奉国寺大殿则供过去七佛。山西玄中寺千佛阁倒坏后,近由人民政府拨款修葺,改奉七佛,名七佛阁。此外七佛之像,仅见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山西兴化寺壁画而已。元代巨刹,多有前后二佛殿,前佛殿塑三世佛,即燃灯佛(亦称定光佛)、释迦佛弥勒佛;后佛殿则塑五智如来(见元姚燧《牧庵集》卷十《崇恩福元寺碑》)。

明代佛殿,犹多塑三世佛。如徐一夔《灵谷寺碑》说:“其为制:以佛之当独尊也,故于正殿,则奉去、现、未来之像,其他侍卫天神不与焉”(《金陵梵刹志》卷三)。明末嘉靖十九年(1540),日僧周良奉使访问中国,于淮阴兴国寺、沧州集善禅寺、北京大慈恩寺、苏州虎丘寺、吴江华严讲寺、余姚龙泉寺等佛殿,犹见三世如来之像(牧田谛亮《策彦入明记之研究》上《策彦和尚初渡集》)。

明代以后,伽蓝规制已有定式,故像设亦大抵一致。一般丛林佛像设三尊,中为释迦,左为药师,右为弥陀。释迦之左为迦叶擎拳含笑之像,其右为阿难合掌随侍之像,二像或对立或略斜向。药师、弥陀二佛,已少见胁侍。较小佛殿,仅奉释迦与二尊者,而置药师、弥陀于别殿。另外,现今中国著名佛寺大殿,亦有唯供一佛、或一佛二胁侍,或专供一菩萨者。如杭州灵隐寺解放后重修大殿时,唯雕塑释迦一尊。佛殿两侧,后世多塑十八罗汉之像(左右各九尊)。罗汉的尊数,多依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本为宾头卢跋啰惰阇等十六尊;其后画像塑像或加庆友(即说《法住记》之难提蜜多罗)与宾头卢(将宾头卢跋啰惰阇第一分为二人),或加迦叶与君屠钵叹,或加庆友与贯休(即最初画十六罗汉者)……藏式造像则加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二尊者,遂成为十八罗汉。佛坛背后的像设,常见的是观音手持杨枝水瓶,立于普陀洛伽山海之间(通称此处为“海岛”),其四围则塑《华严经》善财五十三参中的人物,或《法华经普门品》救八难的景象。

用途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安置祖师像者,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等之用者,有法堂、禅堂、板堂、学戒堂、忏堂、念佛堂、云水堂等。其他供日常生活、接待用者,有斋堂(食堂)、客堂、寝堂(方丈)、茶堂(方丈应接室)、延寿堂(养老堂)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