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毛宗岗(1632-1709),字序始,号子庵,茂苑(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初年文学批评家。

目录

经历

毛宗岗生于明代崇祯五年。其曾仿效清代学者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在情节上就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较大变动。一方面他与父亲毛纶一同增删回目,另一方面又对书中合共120回的内容有所整顿。其修整工作包括修正原作者罗贯中的文辞和在一些章回中改换诗文。经过重新整理后,毛宗岗编成个人评改版本的《三国演义》传世。而后世对毛氏所作的改动予以褒美。其中一例可见于昭烈帝刘备第二次寻访诸葛亮的草堂时抬头看见中门上的一副对联

该对联由毛宗岗后来增补,是原著没有包含的。其补上目的在于反映孔明的处世态度、俭朴的生活以及非凡的抱负。另外,他在对联之下再加上评语:“观此二语,想见其为人。”当后世阅览毛氏所撰的《三国演义》后,皆予之改动以褒扬,言其精妙之处为给卧龙草堂添上风雅色彩,并简短地介绍了孔明的为人。使内容布局起了“未见其面先知其人”的作用。

毛氏版本《三国演义》

现在通行的《三国演义》大部分是根据毛宗岗的版本为基础。他据明代罗贯中的版本加以修订成共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其附加的修改和评价依据南宋学者朱熹的《通鉴纲目》去增强了尊刘黜曹的正统观念,又突显了时人评点的风气。毛宗岗对创作历史小说理论进行了探讨。他以为创作历史小说异于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因为它涉及要尊重历史事实的问题。而毛氏又认为只要小说创作家善于观察体会,且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再把它应用到创作实践上,就能写出结构完整统一、井然有序,人物形象鲜明和情节迫真的艺术作品。由此亦反映毛宗岗非常重视小说的艺术结构。因有关小说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后世小说创作家便受其影响。在中国文学上,现在通行的毛氏《三国演义》确实奠定了重要的地位。


外部连接及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