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

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東南大學,實驗室於1991年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在教育部首批遴選的國家重點學科、設有博士後流動站[1]的東南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的基礎上建立了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1993年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 並通過驗收,並正式對國內外開放。著名的毫米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忠良教授為第一屆和第二屆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為干教授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首席科學家陳定昌研究員為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洪偉任實驗室主任,加拿大皇家科學院、皇家工程院院士吳柯任實驗室學術委員主任。

目錄

項目成果

自六十年代起,實驗室前身(即微波教研室)就在微波毫米波器件、電路與系統、微波毫米波傳輸與輻射、電磁場與微波毫米波電路的數值分析與CAD等許多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隨着研究的深化,八十年代起承擔了國家教委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七五、八五和九五重大攻關項目等一系列研究任務,在不同時期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等幾十項國家和部委科技獎,出版了《電磁場工程中的泛函方法》、《直線法原理及應用》、《毫米波鐵氧體器件理論與技術》、《毫米波准光理論與技術》、《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sm: Funtional Methods》、《電磁場邊值問題的區域分解算法》等13部專著,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了近2千 多篇高水平的科學論文。實驗室承擔着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863」重大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國防預研、省部委等幾十項科研項目。

科研領域

實驗室以開發利用微波毫米波頻譜資源為目標,以雷達、制導、通信和遙感等系統應用為背景,以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術的研究為核心,注重微波、毫米波的前沿課題和新型微波毫米波系統中關鍵技術的研究,同時注重交叉學科和邊緣科學的新技術研究。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電磁波理論與工程、計算電磁學、毫米波器件與電路、毫米波系統與應用技術、射頻電路與系統、天線理論與技術、微波毫米波光電子學、微波毫米波測量技術、交叉學科的理論與技術等。實驗室在毫米波應用系統與集成技術、計算電磁學和射頻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已形成了特色。

視頻

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高通說「毫米波」才是真5G?sub-6到底差在哪,兩分鐘帶你了解!


了解什麼是毫米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