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清福宮
廟身
清福宮舊廟身屋高二公尺,長、寬為一點六公尺,體積超過五立方公尺。是清治時期以壓船石搭建,約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廟身左外壁留有重修時的碑記。該碑記文章分三部分,說明建造緣由、記錄捐贈者、紀錄禁止事項。此文也收錄在文建會出版的碑文集中,捐獻人的名字與地方姓氏的族譜都相符。
信仰
該廟為五汴、東寧、永興、光雲村以及浮圳重要的信仰中心。農曆二月初二,廟方舉行頭牙宴會。中秋節時,遶行陳厝厝四庄半,祈求福神老爺庇護村民。
拆遷
2007年時該廟管委會以廟身太過低矮、祭祀空間狹窄為由,決定在該年7月8日拆除。同月6日,縣議員陳素月會同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課長陳允勇、地方文史工作者張瑞和、臺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謝英從到此廟會勘、搶救。籌建委員會的說法是永靖永興宮的王爺指示,土地公廟太低了,民眾要請神時很不方便,且廟身很老了,不夠氣派。廟務人員詹樹根表示,施工日與進度已規劃好,但只要相關單位可在近期提出最好的解決方式,他們會盡量配合,因此方達成初步協議,先不拆廟。當日聚集在現場的老人指出,清福宮要拆除重建,照講應是幾個村村民都要同意才對,可之前只有東寧村同意,其他村的民眾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直到廟前豎起告示牌。之後,舊廟身被移到原地約600公尺外的永靖鄉第一公墓旁。
移回
2011年4月29日,彰化縣文化局舉行彰化縣政府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議,將此廟身以「永靖陳厝厝清福宮石板廟」之名列為候選,並說明此廟相當稀有,亦是今彰化縣僅存宏偉的石板廟。2017年文化資產審議會上,通過將身為歷史建築的永靖清福宮石板廟遷移案。該年,鄉公所獲客委會補助430萬元,公所自籌70萬元,共計500萬元,作為移回、布置的費用。為了避免鄉親疑慮,廟身定位後,廟方隨即舉行普渡。
2018年7月28日舉行石板廟公園廣場啟用典禮。揭牌人士有副縣長林明裕、鄉長詹木根、主席林大福、立委陳素月、前立委黃文玲、縣議員葉麗娟、陳秋蓉、賴澤民,參選人張欣倩、張素芬、葉繼元、調解會祕書陳鴻偉、村上國小校長鄭錫禧及光雲村長詹德如等數十人,清治時其重修捐款金額名列前茅的劉煥乎的子孫劉長被邀請見證。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复兴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祠,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