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縣
漢陰縣,隸屬陝西省安康市,位於陝南秦巴山區,與安康市漢濱區、紫陽縣,石泉縣、寧陝縣和漢中市鎮巴縣毗鄰。
古稱西城、安陽、漢寧、安康,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始名漢陰至今,全縣轄10個鎮,141個行政村,版圖面積1365平方公里,總人口31.3萬人,漢陰縣是國家衛生縣城、縣城境內山川秀麗,物阜民殷,人傑地靈,素有安康「魚米之鄉」美譽。
漢陰縣境地處秦巴腹地,北枕秦嶺,南倚巴山,鳳凰山橫亘東西,漢江、月河分流其間,316國道和陽安鐵路穿境而過。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為淺山丘陵。境內主要河流有漢江、月河、觀音河、洞河等,均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氣候溫和濕潤,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海拔290—2128.2米。
漢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有阮家壩、楊家壩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北大「三沈」——沈士遠、沈尹默、沈兼士。
2020年2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漢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目錄
建制沿革
漢陰縣域,明代始見於萬曆十三年(1585)《漢陰縣誌》。以前只能據現存史料追溯。縣域變遷由大而小。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至秦末(前312~前206)西城縣東界旬陽,西界成固。轄地約今石泉、漢陰、安康、紫陽、嵐皋、平利、鎮坪7縣及寧陝部分地區。
漢初至建安十二年(前206~207)安陽縣系西城與成固各裁一部合併而成。據《水經注》載:「縣治在城固縣東」。又據乾隆四十六年(1781)《陝西通志》載:「三國時黃金縣(今洋縣、佛坪一帶)分安陽縣地設立」。可見安陽縣轄地為今漢陰、石泉兩縣及洋縣、佛坪、西鄉、寧陝等縣的部分地區。
魏黃初二年至東晉建武一年(221~317)魏文帝重設的安陽縣,由於當時石泉以西為蜀占據,另設黃金縣,因此轄地縮小,只今漢陰、石泉兩縣及紫陽西北部、寧陝東南部。晉太康元年(280),安陽縣改名安康縣,轄地未變。
東晉建武一年至梁天監三年(317~504)東晉元帝時,安康縣西部分設長樂縣,醫而轄地縮小,只包括今漢陰縣及石泉東南部、紫陽西北部。南朝宋、齊、梁3代將安康縣分為寧都、安康兩縣,區域未變。
梁天監四年至梁豫章王天正一年(505~551)梁州被北魏占據後,分安康縣地,設直城縣(今池河)、漢陽縣(今漢王城)。此時安康、寧都兩縣只轄今漢陰縣及石泉南部。以後兩縣合為安康縣,又改名寧都縣,而轄區未變。
西魏廢帝一年至唐大曆六年(552~771)西魏撤銷廣城、漢陽兩縣,轄地併入寧都縣。此時區域為今紫陽、漢陰兩縣及石泉南部。以後寧都縣改名安康縣,又改名漢陰縣,轄地未變。
唐大曆六年至永貞一年(771~805)石泉縣因人口稀少撤銷併入漢陰縣。轄地為今漢陰、石泉、紫陽3縣。
唐永貞一年至南宋末(805~1279)石泉分出復設,漢陰縣轄地為今漢陰、紫陽兩縣。直至元初漢陰縣撤銷,轄地併入金州。
元至正二年至明洪武十年(1342~1377)漢陰縣恢復,轄地仍為今漢陰、紫陽兩縣。明洪武十年(1377)漢陰縣撤銷併入石泉縣。
明永樂五年至正德七年(1407~1512)復設漢陰縣,轄地仍為今漢陰、紫陽縣。
明正德七年至清乾隆四十七年(1512~1782)分漢陰之東南隅設紫陽縣後,漢陰縣轄境,據明萬曆《漢陰縣誌》載:東西110里,南北420里。從縣治東至越梅鋪交興安州界75里。東南至園潭子交紫陽縣界120里。南至紫陽縣界80里。微西南至豬(鰲)頭山交西鄉縣蠟溪地界210里。西至草(槽)溝交石泉縣池河界40里。西北至長安縣界200里。北至離恨坡交鎮安縣界310里。東北至興安州界80里。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1951年漢陰從安康分出設廳後,轄地較前縮小。將越梅鋪(又名梅子鋪、越嶺塘)劃歸安康縣(原界越嶺關)。據嘉慶《漢陰廳志》、民國《漢陰縣誌》載:縣域東西105里,南北470里,東南距西北380里,西南距東北460里。從縣城東至雙乳交安康梅子鋪界65里。東南及南至擂鼓台、漢王城、鰲頭山等地交紫陽縣之漆園河界160里,交鞍子界220里。西南至漢陽南交西鄉縣之兩河界200里。西至高梁西交石泉縣之池河界40里。西北至龍王溝交寧陝縣之長坪界230里。又至龍王溝之火鐮確交寧陝縣之丁家梁界205里。北至鐵龍東交鎮安縣手扳岩界250里。東北至銅錢窖交安康之葉家坪界260里。
漢陰縣名,始於唐至德二年(757),時治所設漢江南岸,山南為陽,水南為陰,故名。今漢陰縣地,西周屬庸國,秦隸西城縣,西漢置安陽縣,東漢歸漢寧郡、西城郡,西晉為安康縣,南北朝時部分地區劃歸寧都縣,唐時又劃部分地區置廣德縣,唐至德二年(757)安康縣改名漢陰縣。南宋紹興二年(1132)遷縣治於月河北岸新店(今址),縣名未因地而改。元代撤銷縣制,設漢陰巡檢司,隸金州;明初復置漢陰縣,清改設漢陰廳,民國復設漢陰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名漢陰縣,隸安康行政公署。
1954年3月,漢陰縣梓龍鄉與紫陽縣松河鄉之間地界又作了一次小的調整。
1956年6月~1987年1956年6月1日,漢陰縣將白龍鄉劃歸石泉縣;將龍王鄉、鐵爐鄉劃歸寧陝縣。劃後面積為1391.04平方公里(2086560畝)。同年6月17日,漢陰縣將鳳江鄉之雙河、鳳崗兩個農業社48戶、255人劃歸紫陽縣漢王鄉。劃後漢陰縣的面積為1347平方公里。
1958年12月併入石泉縣,1961年9月分出復設漢陰縣。
行政區劃
1991年,漢陰縣面積1347平方千米,轄5區1鎮,40個鄉鎮,9個居委會、262個行政村,37個居民小組、1737個村民小組,共8.81萬戶、27.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41萬人。
1995年,漢陰縣面積1347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3鎮38鄉:城關鎮、蒲溪鎮、澗池鎮、平梁鄉、高粱鄉、紅星鄉、三河鄉、酒店鄉、藥王鄉、八廟鄉、天星鄉、太平鄉、月河鄉、鳳亭鄉、永寧鄉、小街鄉、雙乳鄉、安良鄉、龍太鄉、田禾鄉、清明寨鄉、金花鄉、水田鄉、雙河口鄉、黃龍鄉、龍埡鄉、三清鄉、鹿鳴鄉、石條街鄉、銅錢鄉、堰坪鄉、鳳江鄉、杜家埡鄉、塔嶺鄉、上七鄉、梓龍鄉、漢陽鄉、渭溪鄉、黎明鄉、雙坪鄉、天池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1996年,撤銷平梁區、蒲溪區、鐵佛區、漩渦區、漢陽區等5個區公所的建制;撤銷太平鄉、月河鄉、天星鄉併入城關鎮,撤銷金花鄉、清明寨鄉併入澗池鎮,同時將三清鄉的東風、中清2個村委會劃歸澗池鎮,撤銷小街鄉、龍太鄉併入蒲溪鎮,撤銷平梁鄉、紅星鄉、高梁鄉、三河鄉合併設立平梁鎮,撤銷雙乳鄉、安良鄉合併設立雙乳鎮,撤銷水田鄉、鹿鳴鄉、三清鄉合併設立鐵佛寺鎮(除三清鄉的兩個村委會外),撤銷龍埡鄉、黃龍鄉合併設立龍埡鎮,撤銷堰坪鄉、杜家埡鄉、梓龍鄉合併設立漩渦鎮,撤銷漢陽鄉、天池鄉、黎明鄉合併設立漢陽鎮,撤銷酒店鄉設立酒店鎮,撤銷雙河口鄉設立雙河口鎮,撤銷上七鄉設立上七鎮,撤銷八廟鄉併入藥王鄉,撤銷鳳亭鄉併入永寧鄉。調整後,漢陰縣轄12個鎮、9個鄉。
截止2019年6月,漢陰縣轄10個鎮,141個行政村。
交通運輸
漢陰交通便利,陽安鐵路、十天高速、316國道穿境而過,通鄉公路四通八達。數字程控電話、移動通信覆蓋全縣18個鄉鎮。旅遊風景區主要有:觀音河水庫、龍寨溝奇石景區、兩合崖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建設亮點頻出,新修改擴建街道10餘條,先後建成了龍崗園林、大木壩森林公園、鳳凰廣場、縣城人工湖等一批山水園林城市標誌性建築,縣城北城街改造後被省市眾多新聞媒體譽為「陝南縣城第一街」。
截至2017年末,漢陰縣境內公路里程為1962.6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69公里,國道37公里、縣道150.445公里、鄉道316.971公里、村道1422.575公里。
地理環境
漢陰縣境地處秦巴腹地,北枕秦嶺,南倚巴山,鳳凰山橫亘東西,漢江、月河分流其間,316國道和陽安鐵路穿境而過。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為淺山丘陵。境內最高處鳳凰山主峰海拔2128米,最低處漩渦鎮,海拔290米。縣城位於月河川道中部,海拔360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漢江、月河、觀音河、洞河等,均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漢江在境內流長21公里。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無霜期258天,降水量782毫米,日照1876小時。
氣候
漢陰氣候溫和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海拔290—2128.2米。境內河流縱橫,均屬長江水系,年徑流量5.19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9721.82萬立方米,可供利用的水能資源10060.16萬千瓦,水面3.1萬畝,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地貌
漢陰縣境地處秦巴腹地,北枕秦嶺,南倚巴山,鳳凰山橫亘東西,漢江、月河分流其間,316國道和陽安鐵路穿境而過。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為淺山丘陵。境內最高處鳳凰山主峰海拔2128米,最低處漩渦鎮,海拔290米。縣城位於月河川道中部,海拔360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漢江、月河、觀音河、洞河等,均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漢江在境內流長21公里。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無霜期258天,降水量782毫米,日照1876小時。
資源
礦產資源
漢陰自然資源豐富,以礦產、動植物資源最為突出。全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砂金、脈金,瓦板石、石灰岩、大理石、板石,花崗岩、石英砂,煤炭等19種,產地64處,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鐵鏽紅瓦板岩之鄉和黃金大縣。全縣有耕地面積32萬畝(其中水田12萬畝),人均基本農田達1.05畝。礦產資源有脈金、砂金、瓦板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煤炭、鈾礦等,礦藏儲量大,品質優。
物種
境內有種子植物3000餘種。野生動物400多種,有天然草場68萬畝。農作物有30餘種,經濟作物有20餘種,林木有108科300餘種。經濟林主要是桑、茶、桐、漆、柑橘、板栗、青竹等,珍稀樹種有銀杏、樟、楠、三尖松等。
藥材
中藥材有金銀花、天麻、丹皮、杜仲、板蘭根、黃精、桔梗等250餘種。
水資源
2005年,地下水資源理論藏量為9721.82萬立方米,可供利用的水能資源10060.15萬千瓦,水面3.1萬畝,可供養殖水面近萬畝。
經濟
綜述
2017年,漢陰縣實現生產總值95.1915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3.4402億元,同比增長5.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5.3542億元,同比增長14.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6.3971億元,同比增長6.6%。人均生產總值達38271元,三次產業比為14.1:59.2:27.7。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0.4%。
第一產業拉動生產總值增長0.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2%;第二產業拉動增長8.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其中工業拉動增長7.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3.3%;第三產業拉動增長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6%。
2020年2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漢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第一產業
民國以前,大部生產資料歸少數人所有,生產工具原始落後,水田重秋輕夏,坡地刀耕火種,農業生產水平低下。到1949年,每個農業人口生產糧食247.4公斤,每農戶飼養大家畜0.37頭、豬0.9頭。農業經濟結構單一,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產值占84%,其中糧食產值占71.1%。
解放以後,隨着生產資料所有制和生產關係的變革,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調整作物布局,推廣應用良種、化肥、農藥,逐步使用農業機械,農業生產水平有了提高。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一步調整生產關係,農業經濟結構變化顯著,種植業、養殖業全面增長,1987年與1949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增長了3.28倍,糧食總產量增長1.65倍,每個農業人口生產糧食增長30.15%,油料總產量增長56.5倍,大家畜飼養量增長1.4倍,生豬飼養量增長6.3倍。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產值所占比重下降到61.1%,其中糧食產值占43.28%。
1987年平均畝產僅162公斤;農業經濟結構不完全合理,商品率低,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尚有1.26%的農業人口人均收入在100元以下。
截至2008年,漢陰縣糧食產量達10.78萬噸(其中秋糧預產8.53萬噸),油料產量達1.87萬噸(其中秋油預產0.105萬噸),分別比2007年增長27.7%、6.25%,屬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之後第一豐收年。
2017年,漢陰縣農業總產值達到23.0978億元,同比增長5.1%。農業增加值為13.6569億元,同比增長5.1%。
種植業產值達到13.7922億元,同比增長5.8%。2017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37.4萬畝,同比下降1.3%,其中夏糧面積14.3萬畝,同比下降1%;秋糧面積23.02萬畝,同比下降1.5%。糧食總產量為10.04萬噸,其中夏糧產量2.69萬噸,秋糧產量7.35萬噸。食用菌產量為0.91萬噸,下降2.42%。魔芋面積為1.8萬畝,產量為3.5萬噸。蓮藕播種面積為1.57萬畝,產量為3.5萬噸。蔬菜播種面積為12.16萬畝,增長2.5%,蔬菜產量為19.6萬噸,增長1.5%,實現產值6.3億元,增長4.3%。
飼養量
牛:民國時期,只有地主、富農和自耕中農飼養有耕牛,而貧僱農無力購買飼養。據檔案資料載,民國30年(1941),全縣有3574頭,34年(1945)有3849頭,到1949年,全縣有耕牛9445頭,平均2.7農戶1頭牛。解放後,經反霸減租、土地改革,耕牛發展較快,到1955年已增長到17316頭,比1949年增長83.33%,每1.9農戶1頭牛。此後10餘年,耕牛發展緩慢,大體保持在1.7萬頭左右。1966年,發展到19105頭,比1955年增長11.94%,每2.1農戶1頭牛。1970年,漢陰縣對繁殖耕牛實行獎勵政策,規定每繁殖1頭小牛獎勵布票5尺,生產隊給飼養戶獎工分100分,現金10元。同年耕牛增至22576頭,比1966年增長18.17%。1973年發展到24050頭,比1970年淨增1474頭,創歷史最高水平。1979年以後,耕牛從單一的役用向役肉兼用發展,每年屠宰一批菜牛,出境一部分耕牛,城鎮人口稠密處還飼養奶牛。據統計,1980年即屠宰菜牛416頭,1983年出境耕牛3000頭,1985年末存欄22736頭,每2.4農戶1頭牛,出欄菜牛322頭。
第二產業
漢陰縣手工業生產歷史悠久。古代文物證明,新石器時代漢陰即有原始手工製品,如磨光石器、陶鬲、瓮、缽等。秦漢時期,已有冶煉業。漢晉時期,家庭繅絲、織絹較為普遍。唐代,月川(河)手盆淘金盛行,並貢麩金。宋元以後,榨油、制茶、釀造、鐵業、土陶等有一定發展。明清時代,已採掘石炭,製造火紙、草紙、皮紙,紡線織布,生產土靛。民國時期,大量開採石膏,製作粉筆,熬硝配藥,製做鞭炮。民國34年(1945)全縣有手工業者2404人,36年(1947)增至6197人(均包括12歲以上未成年者在內)。但由於歷代統治者鄙視工商,民多務農,縣內除1家規模很小的紡織廠外,其餘皆為手工小作坊或手工業者,產品以土紙、土布、土絲、絲織品、磚瓦為主,年產值在經濟中所占比重甚微。
漢陰縣解放後,地方國營和集體工業逐步形成並得到發展。50年代初期,全縣個體手工業者,1950年有個體手工業戶1498家,年產值65.41萬元。1956年基本完成對私營工業、個體手工業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全縣建立絲棉、鐵業、雨傘、土陶、硝炸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120個(全民1個,集體22個,城鎮個體97個),年產值172.99萬元。在1958年「大躍進」浪潮中,掀起大辦集體工業熱,當年新建工業企業25個(全民兩個,集體23個),產值223.42萬元。由於一哄而起,盲目建廠,缺資金、缺技術、缺設備,而採取「一平二調」,土法上馬,所出產品多為廢品,造成勞民傷財。60年代初,進行國民經濟調整,「大躍進」中興辦的紙廠、糖廠、硫磺礦等一批國營和社辦集體企業先後停辦。到1962年,漢陰縣一些較有基礎的工廠經過整頓和設備更新、改造,生產有所發展。是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27個(全民5個,集體22個),產值286.91萬元,比1958年增長28.42%。「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一些工廠關門停產「鬧革命」,批判所謂管、卡、壓,打亂了正常的生產秩序,給生產帶來損失。
196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18.30萬元,比1962年減少23.91%。70年代,開展工業學大慶,興辦「五小」工業(小農機、小煤窯、小水泥、小鋼鐵、小水電),農機、化工、絲織等工廠相繼建立,全縣全民和集體工業企業由1970年的24個(全民6個,集體18個),發展到1979年的74個(全民20個,集體54個),增長2.1倍,工業總產值由1970年的267.30萬元,上升到1979年的1192.30萬元,增長3.5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2.45%,比1970年上升13.60%。80年代以來,遵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撥亂反正,不斷深化改革,又新建成幾個國營廠礦投產,一批鄉鎮工業企業、城鎮個體工業、村及村以下工業企業應運而生;在挖潛、革新、改造中,把計量器、化工、絲織、染織廠建成了初具規模的四大骨幹企業,使本縣工業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1987年有全民工業17個,其中非獨立核算4個,集體工業48個(縣屬11個),城鎮個體、村及村以下工業2412個。完成工業總產值2816.40萬元,比1979年增長1.36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2.48%,比1979年上升10.03%。
2017年,漢陰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戶,年末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9戶。
全部工業實現總產值180.1億元,同比增長18.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76.3億元,同比增長18.6%。規模以下工業實現產值3.8億元,同比增長6.1%。
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47.94億元,同比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7.22億元,同比增長15.5%;規模以下工業實現增加值0.72億元,同比增長6.1%。
第三產業
2017年,漢陰縣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6戶,年末共有限額以上企業82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3.0539億元,增長15%。其中:限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9.4354億元,同比增長19.4%。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漢陰縣衛生機構總數197個,醫療機構194個,預防保健機構16個。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總數為1235張,全縣衛生人員總數162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78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55人。全縣村衛生室163個,占行政村總數的115.6%,鄉村醫生208人。
全縣醫療業務收入22977萬元。其中:縣級業務收入20368.7萬元,占88.6%。鄉鎮業務收入2608.3萬元,占11.4%。
全縣醫院、衛生院總診療人次為699827人次,其中:門診人次數為640182人次,急診人次數為59645人次。縣級醫院總診療人次數為508117人次,占全縣醫院、衛生院總診療人次的72.6%,中心、鄉鎮衛生院總診療人次數為191710人次,占全縣醫院、衛生院總診療人次數的27.4%。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教育事業
漢陰自明代起,城鄉相繼建立縣學、書院、社學、義學和私塾。「戊戌變法」後,改書院、義學為學堂。民國初,再改學堂為學校。民國2年(1913),始有女子初級小學。16年(1927),有產者因種種原因,多願捐產辦學,出現民生凋敝而教育較快發展的畸形現象。之後,軍匪混戰,學校殆於停辦,莘莘學子,大都失學。24年(1935),漢陰縣立初級中學成立,縣內始有中等教育。至38年(1949),全縣僅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27所,學生3296人,平均每萬人中有中小學生251人。校舍破爛,設備簡陋。
漢陰縣解放後,各級政府重視教育事業,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使全縣的教育事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在「大躍進」的影響下,1958~1960年,中小學出現了大發展的浪潮。1961~1963年,對中小學進行壓縮,糾正了前期工作中的失誤,使教育事業比較健康地發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各校「停課鬧革命」,打亂了正常教學秩序,教師隊伍受到摧殘,教育事業遭到嚴重破壞。1969年,農村小學全部下放到生產大隊,「工宣隊」、「貧管會」進駐中、小學,參與管理。1971年,在「左」的路線指導下,社社辦中學,隊隊辦小學,各級學校不斷拔高升級,教育質量顯著下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4次調整學校布點,改革中等教育結構,調整充實教師隊伍,加強師資培訓,落實知識分子政策,集資辦學,全縣教育事業得到健康發展。至1987年,全縣有中學18所(初中14)、小學314所、農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高級衛生職業中學1所,還有廣播電視大學班和民辦職業技術學校。學齡兒童入學率95.2%,鞏固率93.3%,小學畢業率88.6%、升學率56.4%。中小學在校學生37064人,平均每萬人中有中小學生1425人,比民國38年(1949)增加10倍多,基本普及了小學教育。有779人參加了成人自修大學考試。全縣農(市)民青壯年文盲占總人口比例也由85.51%下降到32.6%。儘管如此,全縣的教育仍比較落後。
截至2013年,全縣有公辦中小學校152所,其中:小學120所,教學點14處,完全中學3所,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35466人,其中:高中學生(含職中)4161人,初中學生11087人,小學學生20218人;有中小學教職工2785人,其中專任教師:小學1496人,初中735人,高中299人。有校舍建築面積242102平方米,其中:小學131753平方米,初中54063平方米,高中56286平方米。
習俗
陝南漢陰縣,地處中國南北過渡地帶,縣城居民多是明、清兩代的湘鄂粵閩贛皖移民,各種地域文化在這裡碰撞、融合、交疊、沉澱和重新排列組合,形成了獨特的端午節習俗。
打露水
端午節黎明起床後不洗臉,大人便帶小孩爭相出城,到郊外水草茂盛、乾淨的地方打露水,用干毛巾在青草上吸露水,再以吸濕露水的毛巾洗臉、擦頭,據說可以養顏、護髮。
拔百草
傳說端午節這天的一些中草藥藥效最好,打完露水之後,男人們便到河畔、塘渠邊、田坎和坡溝拔水菖蒲、石菖蒲、艾蒿、車前草、海金莎、銅錢草、一支箭、路邊姜、金銀花藤、魚腥草、柴蘇、野薄荷、水燈芯、茵陳、野茄子蔸等中草藥,帶回家晾乾,放通風處,作家庭防病治病的備用品。
掛菖蒲艾枝
端午這天,家家門前都有掛菖蒲、艾枝的習俗。傳說菖蒲是屈原的佩劍化成的,插菖蒲是為紀念屈原;插艾枝與唐末黃巢的故事有關,是為懷念黃巢打富濟貧、關愛百姓。插菖蒲、艾枝,更有避蟲、祛病之意。
佩香包
香包是以甘松、山奈、白芷、川歸、麝香等藥材碾細的粉為原料,配以五色花線和五色綾子繡制而成,其式樣有人物、十二生肖、花卉等。端午這天,給小孩佩帶香包於胸前背後,姑娘、少婦也會將香包佩帶在顯眼處。姑娘們還會把自己精心製做的香包送給心上人,或作定情之物。端午節這天,也是婦女們香包繡品的大展示,誰家女子做的香包上乘,便會贏得「心靈手巧」的美譽。
拴花繩
花繩是用五色線搓成的並用雄黃酒浸泡過,將其拴在小孩的手腕、中指根及腳腕處,意在驅邪避蟲保平安。
插石榴花和梔子花
端午清早,城內大街小巷都有賣石榴花和梔子花的,各家女主人均要買一些拿回家,給已婚婦女頭上插以石榴花,表示多子多福,給未出嫁的姑娘頭上插上梔子花,表示純潔無瑕、芳香襲人。
祭屈原和吃粽子
端午這一天,各家都要包糯米粽子,糯米中搭配綠豆、紅小豆或大棗,煮上一夜,端午清早將煮熟的粽子撈起,祭祀屈原後家人才能吃。祭祀屈原是很講究的,專門擺香案,香案上點香蠟,供奉粽子、雞蛋、蒸饃和水果,家人輪流向屈原跪拜祭酒,大人給小孩講屈原的故事,頌揚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英雄氣節。有的書香人家還要由主祭人朗讀幾段屈原作品。湖南、湖北移民及後裔,還到江河邊拋投粽子,祭祀屈原。
回娘家
嫁出去的少姑娘,特意打扮一番之後,在丈夫的陪伴下,端午節中午飯前趕回娘家,向老人拜節請安,陪母親說說悄悄話,並聆聽父母的生活指點。
追節
端午節上午,已訂親未結婚的女婿大都要提上綠豆糕、雞、魚、蛋之類的禮品,到岳父岳母家追節,禮畢恭敬接受老丈人的問話。准丈夫還要趁此機會,偷偷看看未過門的媳婦,設法與其說說話,交換一下香包之類的紀念品。
六色午餐
端午節很重視午餐,午餐又講究營養搭配、色香味俱全,擺在餐桌上的食品應有黃、紫、綠、紅、黑、白六種顏色。黃,是指黃鱔燴雞蛋湯、黃豆菜餚豆腐、豆芽、豆腐乾;紫,系指紫菜海帶排骨湯、煎紫茄子;紅,是指紅棗紅小豆糯米粥、涼拌或炒莧菜;綠,系指綠豆糕、燜四季豆、炒豇豆、拌黃瓜;黑,是指黑木耳燜雞塊、螞蟻上樹(黑芝麻炒粉條);白,系指土豆、大蒜等。
洗百草湯澡
端午節下午,各家忙熬石菖蒲、艾蒿、紫蘇、野茄子蔸、一支箭等草藥湯,家人在晚上輪流用此百草湯沐浴,洗個痛過澡,去風、去寒、敗毒和預防疾病。
油菜花節
油菜花節是該縣利用得天獨厚的油菜種植優勢,沿316二級公路,在月河川道近10公里、10萬畝油菜種植區域舉行的一種大型旅遊節慶活動,是該縣探索專題節慶活動市場化、商業化運作方式,豐富旅遊產品構成,強化招商引資力度的重大舉措。「陝西漢陰首屆油菜花節」將於2006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舉行,活動時間半個月,活動主題為「觀花海人家,賞民俗文化,遊園林城市」。
特產
到了漢陰山城,不去品嘗一下漢陰的小吃,就如同到西安沒有去看兵馬俑一樣,是件憾事。不必說漢陰的餐館林立,遍步大街小巷。單是那些小吃攤,就足以令人頭暈目眩。油炸米餃、油炸果子、油條、油餅、油糍、麻花、抄手、炕炕饃、米糕饃、甜酒、糍粑、元宵、米麵皮、涼粉有葷有素、有米有面、有干有濕,甜鹹酸辣,樣樣俱全;春夏秋冬,各有側重。都說「漢陰人好吃」,此話不假。改革開放以來,漢陰小吃已走向全國。炕炕饃已落戶西安,蕨粉皮子已安家塞外蘭州和西寧,油炸米餃定居北京,供首都人民品嘗。《陝西農民報》、《西安晚報》和《安康日報》等,都曾系統介紹過漢陰小吃。省旅遊規劃研究所的專家們,曾來漢陰考察小吃,十分讚賞,擬建「漢陰小吃一條街」。
旅遊
截至2013年,漢陰縣已查明的旅遊景點有40多處,除久負盛名的「漢陰八景」(月河環節、雙乳對峙、三蠟直壁、臥龍盤踞、朝陽古洞、紅崖古寺、兩河崖壁、擂鼓奇峰)和現存於明清年間的文峰塔、文廟大殿、明城牆等古建築外,還有鐵瓦殿、鳳凰山莊、龍寨溝以及10餘處新石器時代的古村落(阮家壩、黃泥梁、牟梓河等)、石刻等文化遺址,2000多件館藏文物與融合湘廣、漢水文化為一體的漢陰民俗風情同秀麗的自然景觀一起構成漢陰獨特的旅遊資源格局。
文峰塔(位於縣城內)、菩薩泉(位於縣城城北)、朝陽古洞(位於麒麟村)、雙乳山、蠟燭山、擂鼓台、鐵瓦殿、紅崖寺漢陰兩合崖景區、龍寨溝天然奇石景區、大木壩森林公園、鳳凰山莊、龍崗園林等景點已初具規模。為加快旅遊資源開發,漢陰根據地域特點、資源分布狀況和開發難易程度,將開發的旅遊資源確定為「三大旅遊區」。一是鳳凰山自然風貌觀光區,主要由擂鼓台景區、大木壩景區、龍寨溝天然奇石景區和鐵瓦殿景區組成;二是觀音峽田園風光遊憩區,主要由上段觀音河庫區和下段觀音峽兩部分組成,重點抓好水上遊樂區、田園風光遊憩區、水圍寨探險區三部分建設;三是水河川道設施農業帶遊覽區,分設旅遊農業觀賞區、蠶桑科技遊覽區、優質高效農業觀賞區三部分。同時抓好兩合崖景點、高家嶺垂釣娛樂中心、龍崗公園、月河城區段人工湖、鳳凰山莊、文廟、明古建築、「三沈」紀念館、小吃一條街、陝西抗日第一軍發祥地等十個旅遊景點建設。
蠟燭山
蠟燭山位於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城關鎮、集鎮轄區的蠟燭山景區距集鎮10公里,距嵐皋縣城19公里,屬全縣生態旅遊總體規劃一級開發區。隔嵐河東望有兩座直指天空,聳立入雲,形似一對蠟燭的石山峰,便是蠟燭山峰,山勢險峻的蠟燭峰屹立在嵐河之畔,青山綠水相依相伴,特有的南國風光與迷人的陝南民俗風情,使該景區別具特色。
擂鼓台
陝南小武當——擂鼓台,是陝南著名道教聖地和旅遊風景區,1995年,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
擂鼓颱風景區北瞰月河川道,南臨漢江谷地,每逢雨後初晴,峰頂蔥鬱彼白雲環繞,有時還會見到「金頂佛光」的奇觀,偶遇大雨,大霧瀰漫,山姿樹影迷離恍忽,又似步入仙境,冬季大風呼嘯,松濤轟鳴,呵氣成冰;盛夏,泉水淙淙,涼風習習,鳥語花香,古人曾讚嘆道:「青山不墨千年畫,綠水無絲萬古琴」。
擂鼓颱風景區主峰海拔1891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山寨28座,山頂有真武上殿,山腰為下殿,中有「關南第一峰」題額。[1]
擂鼓台因相傳三國名將張飛曾在此擂鼓揮軍而得名。風景區位於本縣西北角,紫陽、漢陰、漢濱區3縣區交界地帶,紫陽縣漢王鎮管轄,有九溝、東坪、天安等3個行政村,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海拔800~1800米之間,最高1891米。
擂鼓台地處鳳凰山脈中段,北為月河川道,南為漢江谷地。受亞熱帶環流系統和高空西風環流影響,雨量充沛,氣溫涼爽,無霜期為6個月,無酷暑。日照角度較大但時數較少,多霧日。[2]
自半山以上,森林茂密,溪流四注,瀑布飛濺,絕壁千仞,綠樹凌空,景色迷人。每逢雨後初晴,蔥鬱的峰頭白雲環繞,極目天涯,一片雲浪,碰巧還會見到「金頂佛光」奇觀。倘遇天雨,大霧迷漫,山姿樹影迷離恍忽。冬季,終日大風呼嘯,松濤轟鳴,呵氣成冰;盛夏則泉水淙淙,涼風習習,鳥語花香。
位於大巴山北麓。中部鳳凰山為笫四紀時期漢江改道將巴山切割,而成為一條獨立的山脈。鳳凰山是一狹長的地壘式山嶺(斷塊山),脊嶺海拔1500米以上,兩側斷崖發育,山上流水侵蝕強烈,狹窄的脊嶺上多陡峭的孤峰,起伏跌宕。總觀山體,北坡較陡,南坡稍緩。但在分水嶺附近,南側多懸崖絕壁,北側為20°~30°的斜坡。山間多深切V型峽谷,谷坡20°~45°,切割深度300~500米以上。二級分水嶺多狹窄的齒狀刃脊,巉岩裸露。南側海拔900米,北側海拔600米(三級階地後緣)以上地區,山高坡陡,52%的耕地分布在25°以上的陡坡上。但也不乏山間小盆地,如火燒庵、大茅壩、過風埡、石壩子、大龍王溝等。天然次生林茂密,植被西段好於東段,為本縣笫二大用材林基地。喬木、灌木等薪炭林混交帶面積亦大,還是本縣龍頭竹、木竹的最大產地。漆樹及杜仲、大黃等木本中藥材分布廣泛。大片新辟茶園和飛機播種營造的馬尾松林帶初具規模。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喬、灌、草渾然一體,為涵養漢江以北、月河以南河谷階地水源的綠色水庫。
南麓海拔900米以下地區,大部分為漢江谷地。地勢低緩,山坡向陽,山嶺多呈渾圓形,河谷開敞。河谷階地、山間小壩子遍布,梯田鱗次櫛比。如阮家壩、大壩、吳家壩、茨溝、堰坪、黃龍洞等素有「米窩子」之稱。本小區光、熱、水條件均優越,土壤質地好,既宜於發展糧油,又適合亞熱帶經濟林木的生長。
菩薩泉
聞名遐邇的漢陰菩薩泉,位於縣城以北的龍崗中段。它因有一眼奇特的山泉,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成了千年難解之謎。又因登臨它,全城風光、月河田園景色能盡收眼底,成了人們休閒賞景的好去處。原廟門兩側有石刻對聯曰:「三百里河山知是何年圖畫,數千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這便是昔日菩薩泉勝景的寫照。歷代文人墨客游此,吟唱不絕,題詩作畫,感慨不已。清晚期名士錢昆秀游菩薩泉曾詩詠:「幾度尋幽歷勝區,郁蔥佳氣近城隅,泉聲噴澗聽偏韻,草色籠煙淡欲無。古樹夕陽明眼底,小橋流水傍山隅。龍崗好景知多少,此乃蓬萊一畫圖」。
菩薩泉,位於中國陝西省安康市漢陰縣,山泉景點。
現金的菩薩泉,沿古木掩映的千步梯攀援而上不到200米,眼前突現一大平台,古樹濃蔭之下,有遊人在休憩,有休閒客在觀看縣城美景,品味浮雕故事,聆聽殿堂悠悠鐘鼓之聲,再進到正殿,下龍池捧一掬甘醇的山泉飲下,頓會神清氣爽。正如殿前碑文所寫:「山峻險,城囂喧,獨此處,可休閒,能常常遊覽,心態怡然,紫燕彩鶯花前舞,仙樂佛音空中傳。」
文峰塔
文峰塔是山城漢陰的象徵,是百多年來滄桑變遷的歷史見證。文史記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籌資興建,次年落成,築於明城牆東南角隅垣上,是當時縣令及地方紳士為「文出臥龍」而捐資所修 。[3]
文峰塔造型之美,設計之巧,構思之奇,匠藝之工,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塔高十二丈,塔體五層,通體均為磚結構,呈六棱樓閣式錐形。各層均為磚砌的檐、椽、斗拱,六角端外伸,石雕龍頭似螭首,翹首下懸鐸鈴。一樓側東面有拱券洞門,其他五面上方嵌圓眼透窗,二層以上六面均有洞門,側東門上方俱有闌額字匾,襯以美輪美奐的花紋圖案,塔身自下而上逐漸收縮,塔成之時,即成山城一景。其正月初一登城牆,會帶來蒸蒸日上的運氣;進塔游觀,可帶來步步高升的福氣;上塔樓拜叩魁星點斗神像,能帶來文星下凡的才氣。外地人來此,也敬慕這樣的風俗,游塔再參觀「三沈」紀念館,乃是銘記先祖興塔之意.仰慕文化先驅,張揚文化名城。[4]
城市榮譽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19年7月,榮獲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
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視頻
漢陰縣專題片
視頻
漢陰縣龍崗風光
視頻
漢陰縣旋渦鎮古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