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康市(AnKang),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下轄1區、9縣。安康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西安後花園"。
安康市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2016年安康市常住人口265.6萬人。該地區為中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有羚牛、朱䴉、大熊貓、雲豹、大鯢等珍稀動物。是陝西省及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茶葉、蠶繭、油桐、生漆主產區。因境內土壤含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隨着西康高速、西康鐵路(雙線)全線貫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時經濟圈[1]。
安康是中國十大宜居小城、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大節慶城市 、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精彩城市、中國新聞傳播十強市、陝西最美綠色園林城市、陝西省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
安康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承擔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榮使命和政治責任。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康市地處祖國內陸腹地,陝西省東南部,居川、陝、鄂、渝交接部,位於東經108°00′58″~110°12′,北緯31°42′24″~33°50′34″之間,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嶺主脊,東與湖北省的鄖縣、鄖西縣接壤,東南與湖北省的竹谿縣、竹山縣毗鄰,南接重慶市的巫溪縣,西南與重慶市的城口縣、四川省的萬源市相接,西與漢中市的鎮巴縣、西鄉縣、洋縣相連,西北與漢中市的佛坪縣、西安市的周至縣為鄰,北與西安市的戶縣、長安區接壤,東北與商洛市的柞水縣、鎮安縣毗連。安康總面積23529平方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0.1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36.2公里。其中陸地23130.44平方公里,占98.%;水域398.6平方公里,占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總面積380094公頃,常用耕地面積191478公頃,林地1658496公頃,森林覆蓋率59.9%,荒山荒地91691公頃,水域面積39861公頃。
地形地貌
安康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屬於秦嶺地槽褶皺系南部和揚子准地台北部漢南古陸的東北緣,分別由東西走向的秦嶺地槽褶皺帶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皺帶複合交接組成。具南北銜接,東西過渡的特點。安康以漢江為界,分為兩大地域,北為秦嶺地區,南為大巴山地區,以漢水—池河—月河—漢水為秦嶺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現南北高山夾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點。全市地貌可分為亞高山、中山、低山、寬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種類型。在本市土地面積中,大巴山約占60%,秦嶺約占40%;山地約占92.5%,丘陵約占5.7%,川道平壩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縣與湖北省交界的漢江右岸為最低(海拔170米),秦嶺東梁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嶺主脊橫亘於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於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鳳凰山自西向東延伸於漢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間,形成「三山夾兩川」地勢輪廓,漢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嶺、大巴山主脊與漢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內的主要山脈有秦嶺的東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龍山、鳳凰山、筆架山。境內最高點鎮坪牛頭店紅星村,海拔2912米,最低點白河縣漢江出境處右岸,海拔168.6米。
氣候
安康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其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乾燥,秋涼濕潤並多連陰雨。多年平均氣溫15℃~17℃,1月平均氣溫3℃~4℃,極端最低氣溫-16.4℃(1991年12月28日寧陝);7月平均氣溫22℃~26℃,極端最高氣溫42.6℃(1962年7月14日白河縣)。最低月均氣溫3.5℃(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6.9℃(1967年8月)。全市平均氣溫年較差22℃~24.8℃,最大日較差36.8℃(1969年4月鎮坪)。垂直地域性氣候明顯,氣溫的地理分布差異大。川道丘陵區一般為15~16℃,秦巴中高山區為12~13℃。生長期年平均290天,無霜期年平均253天,最長達280天,最短為2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10小時,年總輻射10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20天(一般為2月10日~次年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94天,最多達145天(1974年),最少為68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240毫米(200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安康總面積23534.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23130.44平方公里,占98.%;水域398.6平方公里,占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總面積380094公頃,常用耕地面積191478公頃,林地1658496公頃,森林覆蓋率56.5%,荒山荒地91691公頃,水域面積39861公頃。
礦產資源
安康市探明和發現的礦產資源有65種,有探明儲量的礦產32種,其中在陝西和中國位居前列的礦產有金礦、汞礦、毒重石、瓦板岩、重晶石、銻礦、鋅礦、天然珍稀礦泉水等。除此以外,安康市水泥用灰岩探明28處,儲量24407萬噸;金紅石發現兩處,探明儲量75萬噸;硫鐵礦探明5處,其中平利鳳凰尖硫鐵礦儲量3348萬噸,伴生鈷4141噸;鈦磁鐵礦探明多處,儲量約4億噸;滑石、雄黃、鉬礦、玻璃用石英、飾面大理岩、綠松石、石煤等礦產均有探明儲量。
人口民族
總量
建國後,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安康市人口增長較快。
到1960年安康市人口增長到186.66萬人,淨增人口39.91萬人;到1970年安康市人口增長到225.73萬人,十年間淨增人口39.07萬人;到1980年安康人口增長到259.93萬人,十年淨增人口34.2萬人;到1990年底安康人口增長到284.34萬人,十年淨增人口24.41萬人。從1949年到1990年的41年間,安康淨增人口137.59萬人,年增長率為2.29%。
據《安康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安康市常住人口為2629906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665668人相比,十年共減少35762人,下降1.34%,年平均下降0.13%。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常住人口266.1萬人,較2016年增加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5.89萬人,占47.3%;鄉村人口140.21萬人,占52.7%。全年人口出生率10.10‰,死亡率7.18‰,自然增長率2.92‰。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全市戶籍人口305.02萬人,比2016年末增加0.59萬人。其中:男性163.00萬人,女性142.02萬人。
民族
安康市是少數民族雜居區。全市有23個民族。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末常住人口為264.20萬人,出生率為9.96‰,自增率為2.72‰。總人口以漢族為主,漢族占總人口的99%,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壯族、苗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白族、黎族、畲族、東鄉族、納西族、錫伯族、京族、普米族、俄羅斯族、土族、僳僳族等22個,人口約2.84萬餘人(2007年),占全市總人口約0.9%,居陝西省第二位。在22個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約2.75萬人,滿族300餘人,蒙古族200餘人,其他少數民族一般在百餘人左右,有的人數很少,甚至僅有幾人。少數民族在全市10個縣區均有分布。其中漢濱區約1.4萬人,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60%,寧陝、紫陽、旬陽少數民族較多,均占10%左右。有少數民族聚居鄉1個(占居民人口總數30%以上),即寧陝縣江口回族鄉;街道辦事處1個,即漢濱區老城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