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暮春寄家
《江南暮春寄家》 |
作品名稱: 《江南暮春寄家》 創作年代: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 者:李紳 |
李紳"是新樂府運動的先鋒,對唐代長篇敘事詩的發展也有貢獻"(吳庚舜等主編《唐代文學史》)。中唐是文學史上敘事詩較為發達的時期,李紳是當時重要的詩人,與元稹、白居易等為敘事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2]
目錄
詩詞正文
“ | <雒陽城見梅迎雪,魚口橋逢雪送梅。
劍水寺前芳草合,鏡湖亭上野花開。 江鴻斷續翻雲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潛聽喜鵲望歸來。 > |
” |
— <《江南暮春寄家》>,<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後遷居無錫(今屬江蘇省)。 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生平捲入牛李黨爭,為李黨重要人物。
出身趙郡李氏南祖。六歲喪父,隨母遷無錫(今江蘇無錫)。唐元和元年(806年),進士及第,補國子助教,歷任江、滁、壽、汴等州刺史及宣武軍節度使、宋亳汴穎觀察使,入朝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擢尚書右僕射,改門下侍郎,封趙國公,為相四年。出為淮南節度使。
李紳步入仕途飛黃騰達後,卻喪失了詩歌里的憫農之心,逐漸蛻變成一個花天酒地、濫施淫威的腐官酷吏。隨着官職的升高,李紳"漸次豪奢"。據傳,李紳一餐的耗費經常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李紳當淮南節度使時,對百姓疾苦極為漠視。在李紳治下的百姓,終日惶惶不安,紛紛渡江淮而逃難。[3]
視頻
參考資料
- ↑ 《江南暮春寄家》 古詩文網
- ↑ 李紳的兩首通俗易懂的憫農詩,寫盡了廣大農民的辛酸與苦辣 騰訊網
- ↑ 唐朝「雙面人」李紳:人前是憫農,人後一頓飯竟要殺三百隻雞? 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