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永 (1681年~1762年)清代 著名的經學家、語言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樂律學家,徽派學術的開創者。他在數學、天文學上受梅文鼎影響很大。字慎修,又字慎齋,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人。

生員出身,晚年入貢。博通古今,尤長於考據之學,深究《三禮》,撰《周禮疑義舉要》頗有創見。於音韻、樂律、天文、地理均有研究,著作有《明史歷志擬稿》、《歷學疑問》、《古今曆法通考》、《勿庵歷算書目》等,《四庫全書》收其所著書至十餘部。戴震、程瑤田、金榜等皆其弟子。

本   名 江永 字   號 字慎修,又字慎齋 所處時代 清代 出生地 徽州府婺源縣 出生時間 1681年 去世時間 1762年 主要作品 《周禮疑義舉要》等 主要成就 經學

目錄

目錄

1 人物生平 2 個人成就 3 主要著作 4 生平軼事 5 人物紀念館

人物生平

江永,徽州府婺源縣人,其曾祖江國鼎,善行顯揚,人稱「江善人」。祖父江人英,父親江期寄籍江寧縣學庠生,淹通經史,為當世知名士。江永生於寒儒世家,6歲能寫下數千言日記,讀私塾時遍求當地藏書之家,誦讀了十三經的正文和註疏。他學而不厭,過目能誦。21歲考取秀才,之後便無心博取功名。27歲開始以教書為業,先後在婺源大畈、江灣,城郊宜園、七里亭;安徽休寧山斗、五城;安徽歙縣紫陽書院等地開設學館收徒授業。嘉慶時期的著名學者戴震、金榜皆從其為師受業。江永曾與戴震書曰:馳逐名場,非素心。戴震在《江永事略狀》中贊:「蓋先生之學,自漢經師康成(即鄭玄)後,罕其儔匹。」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33歲的江永補廩膳生。中年,他曾連遭兩次打擊,一是其兒因病無錢求醫夭折,二是其妻不久憂鬱而亡。喪妻失子的不幸,使江永陷入極度悲痛之中,以致提督學政召升他人太學時,他也力辭不赴。

步入中年後的江永開始厚積薄發,進行治學,著書立說,41歲,寫成《禮書綱目》88卷。54歲寫成《四書典林》30卷。60歲以後,江永進入著書立說的黃金時期。他將宇宙萬物比作一個「丸」,「弄丸」即是研究探索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因而江永為其書房取名「弄丸齋」,自號「弄丸主人」,專意編著書籍。 乾隆七年(1742年),61歲的江永開始充當貢生。但他絕意仕進,終身未踏仕途。如他在應編修程恂延請游京師講學時,深為當時躋身高位的三禮館總裁方苞、編修吳等人所敬重,感嘆「先生非常人也」當時,有許多人推薦江永為官,但他不受名利的蠱惑,力辭免。一年後毅然返鄉,後又多次被薦,都推辭不就。到晚年,江永已漸從禮學轉向小學(訓詁學、文字學、音韻學)、天文、歷算的研究,學術思想日臻成熟,他的許多著作也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於是在徽州、在他的周圍,十個經歷了長期積累和磨礪的新學術流派——皖派樸學,開始形成。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夏曆三月十三日,81歲高齡的江永因心力交瘁,病逝於家鄉江灣村。葬於江灣西南七華里湖山村後山「將軍奪弩」地,錢大昕余庭燦劉大等為之撰傳;戴震撰事略狀;王旭撰墓志銘。

個人成就

江永治學特點突出表現為「經世致用」。「經世致用」在學術上即如實地把握研究對象,科學地探求真理,使其為世所用。他受顧炎武「凡文之不關六經之旨,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思想的影響;努力從古書中尋求對現實有用的東西,以所學所識於世有所裨益。在治學之道上,江永要求做到「博」、「精」、「新」。所謂「博」,就是要「博通古今」,要「廣摭博討」、「搜集散見」。所謂「精」,就是要「精深研究」,以「窮其理」而「辨其微」。所謂「新」,就在於「有所創新」,切忌「固守前人之見」而「止步不前」。在具體方法上,他提倡「比勘」,就是要「善排比」、「勤考釋」、「重辨微」,只有這樣,才能「比之細」、「考之詳」、「釋之精」、「辨之深」。

生平致力經學、音韻學和理學。他通《三禮》,所著有《周禮疑義舉要》、《禮書綱目》、《律呂闡微》等,均為闡釋經學之作。其學以考據見長,開皖派經學研究的風氣。又精於音理,注重審音。所註疏的《十三經》,對「三禮」周禮、儀禮和禮記)精思博考,發現前人所未發現之處。乾隆初,儒臣篡修《三禮疏》,禮部取江永所著《禮經綱目》考訂,並請江永赴京答解疑義。

他長於比勘,所著《古韻標準》一書,對研究中國古韻有重要創見。其所著《古韻標準》定古韻為十三部,又著有《音學辨微》、《四聲切韻表》,論述等韻學及韻書中分韻的原理。

他精通中西曆算,更服承朱熹之學,取陽儒陰釋各家之說辨析校正,深究力行,以「孝、悌、仁、讓」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