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洲瑶族乡
江洲瑶族乡位于凤山县境西南部,东面与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交界,西面与凌云县接壤。乡人民政府驻地江洲村,距县城65公里。辖江洲、凤平、巴标、维新、相圩、弄旁、弄善7个村民委员会,78个村民小组,85个自然屯2054户,总人口1.01万人。[1]
中文名: 江洲瑶族乡
位 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
村民委员会: 7个
总人口: 1.01万人
自然屯: 85个
村民小组: 78个
电话区号: 0778
目录
简介
江洲瑶族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辖下的民族乡,位于县城最南面,乡政府驻地江洲村坡祥屯距县城65公里。东南面与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接壤,西南面与凌云县交界,北面与平乐瑶族乡相接,东北面与袍里乡谋屯村相接。全乡总面积107平方公里。
人口与民族
全乡总人口1.01万人,有壮、汉、瑶3个民族,其中壮族占39%,汉族占28%,瑶族占33%,人口自然增长率1.30‰。
历史沿革
乡境原属百色县,民国24年(1935年)由广西省调整始归凤山县,仍设为相桥乡。1950年2月全县分为4个区,以顺序称区名,城治、坡心、相桥3乡为第一区。1951年8月,全县调整为7个区,原相桥乡分属第五区和第七区。1956年2月巴马瑶族自治县成立,将原相桥乡所属的那社、那乙、那光、祥兰、东烈5村划归巴马,余下的维新、江洲、弄旁、相圩4村仍属第五区。1957年1月改称平乐区,1958年9月改称平乐人民公社。1961年6月原平乐公社辖区分为平乐、江洲、谋爱3个小公社,1962年7月将上述3个小公社并为平乐区,1970年7月改称平乐公社。1984年9月原平乐公社分为平乐、江洲2个瑶族乡。江洲瑶族乡辖江洲、凤平、巴标、维新、相圩、弄旁、陇善7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85个自然屯。1995年全乡总人口9893人,其中农业人口9175人。壮族占39.18%,汉族占30.76%,瑶族占30.06%。
自然资源
资源主要有金矿、硫磺矿、锑矿等。江洲的拉弓有一座天然“仙人桥”,十分雄伟壮观,是一处游览胜地。境内相圩村探明的氧化型金矿和雄磺矿,储量丰富,品位高,
社会事业
全乡有5个村公所修通了公路。有江洲、相圩2个圩集。境内有中学1所,小学7所,教学点16个。科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年内办2期种养培训班,参加培训240人次。2003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1.9%,巩固率98.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全乡电视入户530台,比上年增加65台。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三结合”方针,巩固计生村民自治,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计划生育率90%。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获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矿山的治理整顿和民用,爆破物资的管理,抓好森林防火,交通安全工作,全年无大案要案和生产事故发生。开展安全文明村户创建活动,创建率100%,达标率86%。评为全县“综治优秀达标乡镇”、“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森林防火目标管理”二等奖。
经济
全乡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8公顷,旱地262公顷,人均有耕地面积0.71亩。2003年福建省宏益矿业公司已投资开发相圩那林金矿。全乡农业总产值1001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999万元,总产值145万元。全乡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稻谷为主兼种黄豆、薯类和其它杂粮。大牲畜饲养量2400头(匹);生猪饲养量7638头,出栏2580头,肉类总产量2450吨。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粮为本,兴林富乡”为目标,在巴标、弄旁两个村建立优质核桃科学种植示范点,建成1300亩连片核桃种植长廊,逐步形成区域规化、分类实施,规模开发、连片管理的格局。全乡现有杉木林420公顷,八角367公顷、核桃183公顷、任豆28公顷,林业生产已成为该乡长效型支柱产业和长久性的财源。
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江洲至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陇善村至凌云县逻楼镇四级砂路建设,改变了交通闭塞的局面。完成平乐至江洲32公里通乡油路,江洲至维新,江洲至相圩、相圩至陇善通村四级砂路的路基工程。全乡公路基本形成网络。完成江洲3.5万伏变电站建设和陇善村电网改造,5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设施安装,实现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新建成乡府办公楼、计生服务所和巴标、江洲、维新、相圩、弃旁5个村民委员会办公用房;乡宣传文化站、司法所、乡敬老院和维新村敬老院、卫生院、凤平和陇善两个村民委员会办公用房、江洲乡初级中学、江洲乡中心小学、凤平小学、陇善小学教学综合楼等项目在装修和扫尾工作。新建的农贸市场地板硬化和房顶装修以及市场的搬迁工作全部完成。
视频
蕉江瑶族乡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