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雅各
湯雅各(Jacob Tomlin),英國新教入華傳教士。1826年被按立為傳教士。後經倫敦會派遣在馬六甲、巴達維亞、新加坡和曼谷等地宣教。1832年湯雅各繼塞繆爾·基德(Samuel Kidd)成為英華書院的校長,與此同時解除了同倫敦會的關係。在其任間,他對書院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取消每月發放給所有錄取新生的津貼。1834年,湯雅各以一種新的模式在馬六甲開辦了一所神學院,名為「慈善協會」,即「各國基督教學校」。主要作品有《傳教日誌及書信》等。
傳教士亦作宣教師或宣教士(英語:Missionary),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會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雖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傳教士,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實際上佛教是最早大規模傳教的宗教,沿着絲綢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語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遠方傳教的人,漢語也譯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詞則指在人群中進行講道的傳道人。
目錄
人物生平
湯雅各是劍橋大學的文學學士。1826年4月19日他同約翰·史密新牧師一起在布朗普頓的特雷弗禮拜堂(Trevor chapel)被按立為傳教士。6月20日,他乘坐「佛羅倫提亞號」 (Florentia)從唐斯出發,10月22日船抵 加爾各答。在加爾各答停留了兩個月後,湯雅各起程前往 馬六甲。
1827年初抵達該地後,他便開學習 福建方言。4月,湯雅各陪同史密斯先生一起前往新加坡。該年年底,由於身體欠佳,他在人們的勸下到 巴達維亞居住了成月。
1828年初回新加坡。之後同郭實臘先生一起考察了廖內島。 高大衛先生世後,湯雅各在3月份前往馬六甲,負責 英華書院的初級英語和漢語課程,並幾次陪同宏富禮先生在馬來島的內陸地區遊覽。4月,史密斯先生到馬六甲接手他的工作,於是湯雅各又回到了新加坡。8月4日,湯雅各同 郭實臘一起前往 暹羅考察,15天之後抵達 曼谷。在曼谷停留期間,除了散發宣傳單外,他還盡一切可能在華人中傳教。
1829年5月中旬,他起程返回,五個星期後抵達新加坡,繼續在那裡宣道傳教。該年秋天,湯雅各夫婦前往巴達維亞,10月31日抵達該地。之後的11月至次年1月,他陪同 麥都思先生一起遊覽了 巴厘島,1830年初回到新加坡。
1831年6月17日,他和 雅裨理先生一起乘坐阿拉伯船再次前往暹羅,7月3日抵達曼谷,在那裡一直住到第二年的1月14日才返回新加坡,返程用去一周。之後,湯雅各又前往馬六甲,因其夫人在那裡居住。當塞繆爾·基德先生回英國後,湯雅各繼其成為 英華書院的校長,與此同時解除了同 倫敦會的關係。他的任期到1833年底結束。在任期間,他對書院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取消每月發放給所有錄取新生的津貼。
1834年,湯雅各以一種新的模式在馬六甲開辦了一所 神學院,名為「慈善協會」,即「各國基督教學校」。學院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採用英語、 馬來語、 葡萄牙語以及 漢語教學,但所有的人都要以各自的母語為煤介學習英語和馬來語。
1836年,湯雅各將學院交託給一位新近到來的德國傳教士管理,自己前往孟加拉,但學院的資助仍主要由他負責籌集,後來他回到英國擔任牧師。
個人作品
儘管湯雅各曾和 郭實臘合作將《聖經》翻譯成暹羅文,但沒有消息表明這項工作已經完成。以下是他的一些英文作品。
1. Journal kept during a voyage from Singapore to Siam,and while residing nine months in that country(《暹羅日記(包括從新加坡航行至暹羅以及在暹羅居住的九個月)),8開本;67頁;新加坡,這是湯雅各在 郭實臘陪同下第一次到暹羅遊覽的記述。
2. A Missionary Journal kept at Singapore and Siam; from May 1830,to January1832(《新加坡和暹羅傳教日誌(1830年5月一1832年1月)》),8開本;90頁; 馬六甲;1832年。
3. Missionary Journals and Letters(《傳教日誌及書信》),12開本;384頁;倫敦;1845年,此書收錄了以上兩種小冊子中記載的多數信息和大部分事件。
4. 「Shin v. Shang-Te」: antagonistic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Scriptures(《「神」還是「上帝」:中文<聖經>的兩種對立翻譯》),該冊回顧了有關 「Elohim」和「Thoes」兩詞中譯問題的爭論,同時宣稱絕大部分人主張譯作「神」等等,由一位有三十年聲望的聖經公會終身會員所作,另有《出埃及記》第二十三章第13節, 《以賽亞書》第四十二章第8節,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第11節,倫敦;未具名的小冊子,出版於1854年左右。
參考文獻
- ↑ 日本神道教究竟是什麼?淺談日本的神道教|日本文化,搜狐,2017-09-09
- ↑ 絲綢之路簡介:唐朝時期開闢的中國到歐洲的商道,趣歷史網,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