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
沙冬青 |
沙冬青 |
中文名稱 :沙冬青 文學家 :蒙古沙冬青、蒙古黃花木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
沙冬青(學名: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 Cheng f.)是豆科,沙冬青屬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樹皮黃綠色,小葉偶為單葉;葉柄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葉小,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花互生,苞片卵形,花梗近無毛,萼鐘形,薄革質,闊三角形,花冠黃色,花瓣均具長瓣柄,莢果扁平,線形,種子圓腎形,4-5月開花,5-6月結果。分布於中國內蒙古、寧夏、甘肅。生於沙丘、河灘邊台地,為良好的固沙植物。蒙古南部也有分布。
目錄
形體特徵
常綠灌木,高1.5-2米,粗壯;樹皮黃綠色,木材褐色。莖多叉狀分枝,圓柱形,具溝棱,幼被灰白色短柔毛,後漸稀疏。3小葉,偶為單葉;葉柄長5-15毫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葉小,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貼生葉柄,被銀白色絨毛;小葉菱狀橢圓形或闊披針形,長2-3.5厘米,寬6-20毫米,兩面密被銀白色絨毛,全緣,側脈幾不明顯。總狀花序頂生枝端,花互生,8-12朵密集;苞片卵形,長5-6毫米,密被短柔毛,脫落;花梗長約1厘米,近無毛,中部有2枚小苞片;萼鐘形,薄革質,長5-7毫米,萼齒5,闊三角形,上方2齒合生為一較大的齒;花冠黃色,花瓣均具長瓣柄,旗瓣倒卵形,長約2厘米,翼瓣比龍骨瓣短,長圓形,長1.7厘米,其中瓣柄長5毫米,龍骨瓣分離,基部有長2毫米的耳;子房具柄,線形,無毛。莢果扁平,線形,長5-8厘米,寬15-20毫米,無毛,先端銳尖,基部具果頸,果頸長8-10毫米;有種子2-5粒。種子圓腎形,徑約6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1]
生長習性
分布區為大陸性氣候,春季乾燥,多大風,夏季炎熱,冬季寒冷,7月平均溫22~25℃,1月平均溫-10~-14℃,年降水量50~200毫米或更低,多集中於夏季。沙冬青為常綠超旱生植物,這與當代氣候條件顯然是不協調的,反映其殘遺種的特徵。喜沙礫質土壤,或具薄層覆沙的礫石質土壤,不見於沙漠或石質戈壁。多生于山前沖積、洪積平原,山澗盆地,石質殘丘間的干谷,成條帶狀或團塊狀分布。4月中旬至5月中旬開花,7月下旬果實成熟。種子成熟較好,發芽率85~90%,發芽勢為3天,在溫室22~26℃條件下,種子吸水力強,發芽迅速,出土整齊。種子耐貯藏,發芽力可保持5~6年。沙冬青幼苗能抗-20.9℃低溫不受凍害。沙冬青體內含有黃花木素、擬黃花木素等強生物鹼,綿羊、山羊偶爾採食其花後則呈醉狀,採食過多可致死。
分布範圍
保護狀況
物種現狀
沙冬青是古老的第三紀殘遺種,為鄂爾多斯高原和阿拉善荒漠區所特有的建群植物。由於過度樵採,沙冬青群落遭到嚴重破壞,分布面積日趨縮小,若不加強保護,將面臨着逐漸滅絕的危險。海拔下限(米) 1000,海拔上限(米) 1200。對沙冬青進行研究保護和資源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是種質資源價值。沙冬青是中國新疆重點保護植物中的二級保護植物,是第三紀遺留植物,在中國國內僅在克孜勒蘇自治州境內有分布,是世界稀有珍貴的種質資源,對於它的保護、開發和研究,無疑對於保護植物物種,研究歷史、地理學、古生物學和古地質學等都有着重要的科學價值。其次是對綠化荒漠山川的生態建設意義。我國北方其它省區雖有杜鵑、烏飯樹等一些常綠闊葉樹種,沙冬青卻是自治區唯一常綠闊葉灌木,有龐大的根系,有適應嚴酷環境的生理生態特點,葉組織內有大量粘液細胞,可以生存在極端乾旱的荒山和石質戈壁上,防風固沙性能好,生態效益巨大,是綠化荒漠山川的優良樹種,對綠化乾旱山川具有重要生態意義。
保護價值
保護價值 沙冬青對於研究豆科植物的系統發育、古植物區系、古地理及第三紀氣候特徵,特別是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被的起源和形成具有較重要的科學價值。保護措施 應在分布較集中的地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嚴禁樵採。此外還應擴大栽培範圍。
栽培技術
容器育苗
在容器育苗播種前先進行種子催芽處理,即先用涼水浸泡種子數分鐘後,倒出涼水,改用50~60℃的溫水浸種,並均勻攪拌,澇出批粒,待自然冷卻後,每天換清水2次,浸泡2~3天後,將吸脹的種子撈至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30分鐘,撈出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將種子放置在麻袋夾層中,進行催芽處理,每天向麻袋上部灑水2~3次,保持較高濕度和通氣條件,並經常翻動種子,使種子出芽整齊,也可防止種子霉爛。在溫度保持20~25℃的情況下,4~6天種子即可露白達60%~70%後,可進行播種。容器育苗可採用高6.5(18 cm的容器塑料袋。營養配製採用70%的山坡草皮熟土、加入廄肥20%、過磷酸鈣3%,硫酸亞鐵0.5%,鋸末或蛙石6.5%。用0.5%高錳酸鉀溶液噴灑營養士消毒,混合攪拌均勻後,用勺子挖去上部中間部分再用lm粗的小木棍在凹處來回搖動,使其成為凹陷漏斗形狀,將處理好的種子播種在容器袋內2~3粒,後用蛭石覆蓋1~1. 5cm,根據濕度情況,每天噴水數次,待7~10天後幼苗可全部出齊。容器育苗有着其它育苗方式不可比擬的優點,幼苗出苗整齊,苗木大小均勻,在移植造林中不易傷根,造林成活率高,在育苗過程中更要加強水、肥管理,特別要注意控制好水分的管理,增施葉面噴肥。
直播造林
沙冬青露地育苗移植造林不易成活,通常採用雨季直播造林,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浸種處理,以50~60℃的溫水浸泡一晝夜為宜,撈出批粒,進行上述方法消毒,沙冬青發芽率高,種子吸水力強,發芽快,出苗整齊,為直播造林提供了有利條件。造林前要深整地,蓄水保墒,在土壤濕潤的條件下,可在春季直播,一般多在8~9月份雨季搶播,以土壤經透雨後的雨季後期較好。雨季早期天氣熱,地表易乾燥,種子播的淺,易遭旱害,播的深土壤易板結,幼芽不易頂出。雨季後期,墒情好,氣溫低,蒸發量減少,幼苗不致旱死,比早播的成效好。條播造林,每米播種溝以30~40粒種子為宜。穴播造林,每穴以6~10粒種子為宜。覆土厚度2 cm為宜。播種後用草、鋸末等進行覆蓋,以利於土壤濕潤、減少土壤蒸發,減免雨水沖刷、防止土壤板結、提高種子發芽率的作用。在墒情較好的情況下,一般播後7~10天幼苗即可出土。[3]
相關視頻
烏拉特草原上的沙冬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