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河曲馬

來自  頭條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河曲馬

產地名稱: 青海省河南縣

品質特點: 體大協調,體軀舒展,筋腱強健

河曲馬青海省河南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河曲馬亦稱喬科馬,原產中國甘肅青海四川3省交界處,黃河上游第一河曲處,故名。河曲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河曲馬體大協調,骨量充實,肌肉較豐滿,關節尚明顯。性情溫馴,公馬神駿而富有悍威。

2010年0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河曲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1]

目錄

產品特點

生物特徵

河曲馬經過長期人工組群放牧,養成了喜群居、好遊走、戀群性強於舍飼馬的特性。部分馬匹走動時,全群馬都跟着走動。經常走在馬群前面的頭馬俗稱"前哨馬",趕動馬群或穩住馬群必須首先控制它們。一般成年母馬、斷乳幼駒和周歲馬駒戀群性較強,騸馬、2-3歲大駒戀群性較差。大馬群中自然組成幾個小群,群眾習慣稱為"把子"。公馬具有很強的圈群性,一般3周歲時就有圈群能力。一匹公馬帶領10-20匹母馬及其幼駒,組成一個小群,採食、飲水、走動、休息都在一起,既離不開大群,也與大群中的其他小群保持一定距離。小群中的母馬由公馬照管、護衛和圈群配種,母馬離群,公馬立即將其趕回。其他小群公馬爭奪本群母馬,公馬立即與之搏鬥,從而基本保持了小群的穩定。河曲馬記憶力較強。馬群對飲水、食草的地點記憶清楚,各季草場那裡牧草好,那裡有水源都熟記不忘,有的甚至售往其它省區,數年以後還能回到原駐牧地。人在草原乘馬迷路,只要信馬行去,都能回到住地。聽覺也很靈敏,成馬即使已經入睡也能迅即聽到周圍聲音。特別是成年公馬,夜間很少臥倒入睡,隨時凝神探聽周圍動靜,聽到異常響動,就會立即警覺起來。如遇狼等野獸來襲,便會昂首屈頸,抖髦舉尾,前蹄扒地,噴鼻示警,引起馬群注意,隨之奔向野獸與之搏鬥,直至將野獸趕跑。如果馬群被環視或被衝散,公馬便會繞馬群旋轉奔跑,先把馬群收攏,再與惡狼搏鬥,直至將狼趕跑。河曲馬具有同類相惜感情。平常休息時,馬駒經常廝打嘻戲,成馬則相互咬癢。乘役馬與人關係融洽,對主人記憶清晰,休息時常將頭臉貼在主人身上,表示親熱;乘役時則能很馴服地聽從命令,有的乘馬在爬山前甚至會停步回頭向主人討向糖果等食物。河曲馬是青海省重要馬種之一。蒙藏群眾稱之為"喬科馬",漢族群眾稱之為"南番馬",因其產地在黃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處的第一彎曲部,1954年,由西北軍政委員會定名為"河曲馬",遂使這一馬種聲名遠播,成為中國三大名馬之一。

體貌體質

體貌

河曲馬體大協調,體軀舒展,骨量充實,筋腱強健,肌肉較豐滿,關節尚明顯。性情溫馴,公馬神駿而富有悍威。頭重稍長,但無粗相,耳長而尖,前豎而靈。眼大中等,鼻孔開張。顎凹較寬,唇厚緊湊,正頭,兔頭、半兔頭各占一定比例。頸略顯稍短,頸礎高低適中,頸肌較發達,頸向介於平頸、斜頸之間。頭頸結合較好,頸肩結合稍差,鬐甲稍低,寬度尚好。腰背寬廣平直,十字部結合平順。少量馬匹腰背稍長,略顯背窄,腰長且凸,尻寬較好,長度中等,肌肉發育良好。部分馬尻斜較大,略顯尻尖。胸深長、寬中等,肋骨弓張,胸廓發育良好,腹緊湊有彈力,雖稍大而不下垂。四肢基本端正,肩長中節略不,蹄系長,蹄偏大稍低,蹄質稍軟,個別馬有裂蹄。鬃、鬣、尾毛較細而稀,多呈輕波浪狀彎曲。由於長期絆牧或雙馬、三馬聯絆,前肢多呈輕微外或"X"狀,後肢多有輕度內向或外向,值得放牧管理時注意。

體質

根據1981年青海省馬匹品種資源調查組資料,在551匹河曲馬中,結實型97匹,占17.60%;粗糙型238匹,占43.19%;細緻型9匹,占1.63%;緊湊型17匹,占3.09%;鬆弛型122匹,占22.14%;濕潤型26匹,占4.72%;乾燥型42匹,占7.62%。結論為粗糙結實型為主,粗糙鬆弛型次之。粗糙濕潤、結實幹燥、乾燥緊湊型也各占一定比例。

毛色

河曲馬毛色比較整齊。據814匹統計,黑色400匹,占49.14%;騮色237匹,占29.12%;青色78匹,占9.58%;栗色62匹,占7.62%;雜色毛37匹,占4.55%。結論為黑毛為主,約占50%;騮毛次之,約占30%;其他各色總計僅占20%許。

特徵

據河南縣河曲馬選育站20世紀60年代資料統計,649匹馬中,頭和四肢有白章特徵的共97匹,占14.95%。其中頭部有白章的35匹,占5.39%;四肢有白章的46匹,占7.09%。頭和四肢都有白章的16匹,占2.47%。中國地方馬品種中有白章特徵為數不多,河曲馬頭部、四肢白章率達14.95%,這與形成過程中大量引進外血有直接關係。

體尺體重

根據1982年6月河南縣河曲馬選育站資料,成年公馬平均體高137.483.76厘米,體長143.56±4.77厘米,胸圍164.95±17.51厘米,管圍18.72±0.75厘米,平均體重395.61±33.43千克;成年母馬平均體高133.13±4.30厘米,體長141.15±6.06厘米,胸圍164.35±6.79厘米,管圍16.96±2.14厘米,平均體重379.74±37.08千克。體尺分布,按縣河曲馬選育站1982年體尺評分標準,在88匹馬年公馬中,達到二級(含)以上體尺的,體高達到標準(139.45-145.45厘米)的42匹,占47.73%;體長達到標準(142.45-151.45厘米)的67匹,占76.14%;胸圍達到標準(166.45-181.45厘米)的51匹,占57.95%;管圍達到標準(18-20厘米)的79匹,占89.77%。在170匹成年母馬中,體高達到標準(133.45-145.45厘米)的109匹,占64.12%;體長達到標準(139.45-145.45厘米)的88匹,占51.76%;胸圍達到標準(160.45-181.45厘米)的137匹,占80.59%;管圍達到標準的144匹,占84.71%。結論為馬匹質量,特別是公馬質量明顯不高。這與20世紀80年代以來放鬆選育工作有着直接關係。

生長發育

河曲馬幼駒在胚胎期發育良好,初生公駒的體重和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四項平均體尺分別為成年公馬的12.70%、65.86%、55.20%、51.42%、61.22%;初中母駒分別為成年母馬的14.04%、68.93%、57.12%、52.19%、64.62%;幼駒周歲前生長很快,周歲公馬的四項平均體尺分別為成年公馬的86.67%、85.19%、84%、85.04%;周歲母駒分別達到成年母馬的91.02%、87.07%、84.83%、92.28%。周歲以且生長速度變慢,到5歲時,基本停至發育,但仍未完全成熟。四項平均體尺標準5公歲馬分別為成年公馬的98.87%、99.21%、99.71%、98.82%;5歲母馬分別為成年母馬的98.08%、99.20%、98.39%、97.52%。直到6歲,才完全停止生長,進入成馬階段。

役用類型

從體尺指數看,成年河曲馬公馬體長率為104.41%,胸圍率121.23%,管圍率13.61%;成年母馬體長率107.09%,胸圍率123.44%,管圍率13.11%。公馬胸圍率較差,母馬體長率偏大,基本符合挽乘兼用型要求。據表4-29實測體尺統計,公馬88匹,占78.41%;乘挽型10匹,占11.36%;挽型7匹,占7.95%;乘型2匹,占2.27%。母馬170匹,挽乘型118匹,占69.41%;乘挽型37匹,占21.76%;挽型12匹,占7.06%;乘型3匹,占1.76%。結論為役使類型挽乘型為主,乘挽型次之,單一挽型和乘型更次之。經過實測,挽用性能較好,中長途乘騎最佳,短途速度尚好,持久力極強,是輕挽和乘騎的優良馬種。任選多日未用成馬4匹,共挽膠輪馬車1輛,載重2071千克,馭手體重65千克,砂石路面,中有緩坡,路程30千米,途中休息1小時59分,實用時間6小時44分。實測結束時馬匹輕度出汗,30分鐘後全部恢復正常。任選成年乘馬2匹,一為騎手體重66千克、鞍具37千克,一為騎手67千克、鞍具29千克,普通道路,全程61.20千米,同時出發,同時到達,途中同時休息10分鐘,實用時間4小時零1分。4種實測距離各測一次,每次都任選乘馬3匹,騎手均為少年兒童,1200米組速度為1′47″3、1′47″8、1′54″0;1600米組速度為2′27″4、2′30″4、2′30″7;2000米組速度為3′02″9、3′07″5、3′09″5;2500米組速度為3′37″0、3′37″5、3′38″5。

歷史淵源

河曲馬是一個古老馬種,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據中國養馬專家考察,河曲馬原產於青藏高原東部地區,先祖為青藏高原寒山地草原馬。馬被人們馴化成為家畜約在新石器時代。

由於戰爭民族變遷需要,4000多年前,甘隴一帶就產良馬,時稱"秦馬"。漢景帝年間(前157-前140年),在西北邊郡設立馬苑36所,養馬30萬匹。當時已從西方烏孫、大宛等國輸入良馬,改造土種馬,促進了養馬業的發展,至漢武帝年間(前140-前87年),帝每出獵,"從馬"即"數萬匹"。河南縣所在地區,養馬業歷來都很發達。

4世紀初,駐牧於河曲區的吐谷渾人極善養馬,引進了波斯種馬與土種馬雜交改良,提高了馬種素質。

唐代,隴右邊外是重要養馬基地。"乾元(758-759年)後,隴右、劍川、西山三州關總鎮監牧三百所皆失之",唐朝養在隴右一帶的數萬匹良馬,盡被襲擊關內的土蕃等部族掠去。這些馬匹中即包括由西域一帶輸入的各種良馬、種馬。

蒙古太祖元年(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攻占了歐亞兩洲許多地區,而使歐亞一些國家良馬、種馬流入國內。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軍經臨洮、河州及河曲地區南進,在臨夏設吐蕃等處宣慰使司。在這些軍事行動中,今河南縣境內設過驛站,牧過軍馬,致使蒙古及其它地區良馬大量進入這一地區。蒙元至明代中後期,大批蒙古牧民移駐青海;黃河南部蒙古亦在明崇禎九年(1636年)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新疆烏魯木齊經青海環湖等地進駐河曲地區,在這些民族遷移中,也隨之有大量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及其它多種良種馬進入河曲地區,與當地土種馬雜交繁衍。勞動牧民經過長期探索,採用人工選擇代替自然選擇辦法,進行人工選育,人工淘汰,加速了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的優化過程,逐步形成了近代優良馬種河曲馬。

解放前的王公頭人,解放後的有關機構,都曾從甘南等地引進喬科地區優良種馬,進行土種改造。

20世紀60年代,當地設立專門機構加強土種選育,不斷提高馬匹素質,因而使河南縣馬匹素質在青海省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就河南縣境內而言,河曲馬品質與地區的關係是,由北向南,由西向東逐漸加強,東南部賽爾龍鄉、柯生鄉、河曲種馬場馬匹質量最優,西部、北部因受土種馬影響較大,品質逐漸變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