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
油气田 |
名称:油气田
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
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1]
目录
油气田简介
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对于油气田的理解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概念:
油气田是指石油和天然气聚集的场所。
一个油气田总是受某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这个“局部构造’是广义的,它可以是背斜、单斜、断块、盐丘等,也可以是礁块、不整合、古潜山,古沙洲等构造单位。
一个油气田占有一定面积,这个面积无论大小,总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元控制的。
一个油气田产油面积内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油藏或气藏。
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四川气田等则主要是从地理意义上或指行政管理单位而言。实际上,他们内部含有多个地质意义上的油田或气田。
在严格的石油地质含义上,它指从地面上看相对独立而且连片分布的工业油气储存的地区或油气聚集的地质体。以含油、气、凝析气的不同而分为油田、油气田、气田、凝析(油)气田。在勘探上指已获得探明储量的圈闭;仅有油气发现或仅有控制、预测储量的,一般称含油气构造(圈闭)。
在勘探开发中油气田概念允许有些变通。如一个基本统一的油田被分割命名。松辽盆地大庆长垣的若干构造高点间油气藏分布连片、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和压力系统。按照定义它是一个特大型油田,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方便,基本上与每个构造高点相应称作一个油田,如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田、杏树岗油田等。此外,有时平面上相近(不相连)的两个油(气)藏也可合称一个油(气)田,如四川盆地桐梓园的两个气藏分别位于同一构造上两个被断层分割的高点上,二者在平、剖面上均未相连,但亦合称为一个气田。在行政和经营管理上,常把一个油气区称为油田。在中国它实际是流行的非正规称谓,如大庆油田指松辽盆地北部、黑龙江省内的油气田及其相应的经营管理单位的俗称。
形成要素
石油地质学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油气田形成要备生、储、盖、圈4大要素,要经历运移、聚集、保存等过程。生、储、盖、圈4大要素,系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和圈闭。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运移到储集层,再在储集层经过横向和纵向运移,进入到圈闭中,即形成油气田。油气田形成后,还要经受地壳运动的“考验”,有的油气田的盖层或圈闭遭到破坏,油气逸散到地表。有的则保存至今,成为能源生产基地。
油气聚集的场所一般不是油气生成的地方,油气藏是油气经过运移、聚集才形成的。油气田是油气聚集的场所。石油和天然气之所以能够聚集起来,是由于这里受局部构造单位控制,形成了各种圈闭。这类局部构造单位可以是穹隆、背斜、单斜、刺穿构造等等,在它们所控制的范围内往往伴生多种圈闭,从而形成多种油气藏。这些受同一局部构造单位控制的面积内油藏、气藏的总称,就是一个油气田。
1.复式油气聚集带:具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如渤海湾盆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
2.长垣型油气聚集带:与基底活动有关的大型平缓背斜与基底活动有关的大型平缓背斜的构造形态、油气藏类型、流体性质、压力系统、油水界面基本相同,只是不同时代的油气层有所差异。如松辽盆地:大庆油田;
3.大型构造岩性油气聚集带:圈闭分布在大型背斜中的岩性尖灭砂岩透镜体为主的众多油气藏组成的油气聚集带。如陕甘宁盆地;
4.挤压背斜油气聚集带:油气藏严格受背斜控制;油气藏形状多以挤压背斜油气聚集带:长条状、线状为主;油气藏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如酒泉盆地。
含油气区的类型
1.地台内部拗陷含油气区:指地台区的台向斜拗陷和台背斜上的内部断陷等区域。在古老结晶基底之上发育较厚的沉积岩系,构成多套含油层系。如中国塔里木、华北及华南地台上的一些含油气区。
2.地台边缘拗陷含油气区:指与褶皱区相邻的地台斜坡部分。如:中东地区阿拉伯地台斜坡。
3.山前拗陷含油气区:指地槽褶皱回返以后,在靠稳定地带边缘处,重新下沉所形成的褶皱山系前缘的新拗陷。油气田常平行于褶皱山系分布,呈线状或雁行状排列。
4.山间拗陷含油气区:是褶皱带内部的拗陷,四周均为褶皱山系所环绕。山间拗陷中的油气田分布除呈线状或雁行状排列外,还可能呈环状分布。
5.中间地块含油气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它位于褶皱区内,但其本身又属稳定性的地块。
中国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中国地质学家认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是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蕴藏量约200亿吨,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由于石油开采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的行业,出于政治和现实两方面的考虑,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走上了一条拉西方“入伙”的道路,即通过直接或间接合资的方式,邀揽西方大的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海油气资源。据了解,共有2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有开采作业,钻井总量达上千口。
1957年,海南岛莺歌海渔村渔民向当时石油部反映,附近浅海的油气苗至少存在了上百年,根据这一线索,地质专家开始进行调查,并在浅海开始钻探工作。到1960年,广东省石油管理局海南勘探大队在莺歌海村水道口附近的浅海中,打浅井两口,共采得原油150公斤,并在此基础上,于1963年打出了具有海洋石油起步标志的“莺1井”。
20世纪80年代初,越南就与苏联合作开采了头顿地区东南150公里处的白虎油田,这块油田最高年产量达到540万吨,至今仍是越南第一大油田。
2012年6月,中海油对外招标开采南海油气田,招标公告显示,9个海上区块分别命名为“金银22、华阳10、华阳34、毕生16、弹丸04、弹丸22、日积03、日积27、尹庆西18”等区块,其中7个区块位于中建南盆地,2个位于万安盆地与南薇西盆地部分区域。这些区块的水深在300米到4000米之间,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
2012年7月11日,菲律宾能源部副部长拉约格称,将在7月底标售3个南海海域开采天然气和石油的权利。开放竞标的3个水域都位于菲律宾巴拉望岛外海,是中菲争议海域,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水域。该区域紧邻菲律宾在该海域现有的天然气田,拉约格说这个油气田已承担了菲律宾吕宋岛近40%的能源供应。
现况
2018年4月16日,从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获悉,青海油田千余名科技工作者历经10个寒暑,突破地质认识禁区,攻克高原咸化湖盆4项油气地质勘探理论技术,开拓了8大重点勘探领域,连续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夯实了青海油田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千万吨规模高原油气田的资源根基,提升了高原油田在中国石油西部重要能源战略接替区的地位。
2022年8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公司所属的顺北油气田在地下8000米深度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日产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这标志着全球埋藏最深的油气田成功勘探开发,将为我国端牢能源饭碗提供战略科技力量。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