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灑相思地
劇目介紹
越劇《淚灑相思地》胡知非、樊籬編劇。根據《今古奇觀》中的《王嬌鸞百年長恨》故事改編。寫蘇州書生張青雲,是嘉興府張知府之子,求學杭城,與紹興縣王縣令私宅隔牆而居。中秋之夜,青雲隔牆聞琴聲,與王縣令之女憐娟在後花園一見鍾情,私訂終身。三個月後,青雲接到母親病重的家信,兩人忍痛分別。回到蘇州,青雲方知父母設下騙局,實為讓他與吏部尚書之女蔣素萍成婚,為謀前程,青雲背棄憐娟。憐娟久等無青雲音訊,又因懷有身孕被其父發現,將她推入西湖,幸被漁婆救起,憐娟變賣首飾作路費來到蘇州尋夫,青雲拒不接見,憐娟派使女小玲去張府找青雲,小玲竟被青雲割去舌頭。素萍得知內情,對憐娟深表同情,前去客店看望,憐娟已經病重,奄奄一息,臨終前她向素萍訴說了白己內心的痛楚,憐娟把孩子託付給素萍後死去,小玲被青雲踢死。漁婆與青雲書童張福向來蘇州巡察的吏部蔣尚書控告,素萍看透了青雲,為此案作證,蔣尚書依法斬了青雲。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