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洪世清(1929-2008 )

洪世清
出生 1929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画家
知名作品 《熊猫图》
《铜版画技法研究》
《大鹿岛岩雕》

福建晋江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教。

早年多作版画,著有《石版画技法研究》等。后攻中国画,曾得黄宾虹、潘天寿、刘海粟诸家指点,尤致力于指画创作。

1985年起,先后在浙江大鹿岛、福建崇武半岛创作大型岩雕两百余件。其岩雕以海生动物为题材,取法秦汉雄风,顺势布局,因石赋形,略施斤斧,人天同构,极见粗犷浑厚、苍莽奇崛之气象。

洪世清于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1997年获鲁迅文学艺术奖。

目录

人物简介

洪世清,一九二九年生。福建晋江人。擅指画、篆刻、版画浙江美术学院。1929年生于福建晋江安海,1947年求学于上海美专,后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参予筹建板画系,著有《铜版画技法研究》、《石版画技法研究》、《版画技法谈》。他热衷于民族传统艺术,年轻时即开始钻研金石篆刻和国画,先后师承于齐白石、黄斌虹、潘天寿刘海粟

1985年起在玉环大鹿岛和惠安崇武半岛开鉴岩雕艺术,先后14年完成200余座作品,被刘海粟评为:"不朽之大地艺术",其中国画作品得潘天寿题辞:"画事以得墨韵神情为难,世清老弟于此独有会心,可佩,可佩。"他擅长多种绘画形式,中国画、篆刻、版画、水粉画、油画、岩雕,尤精指画,并能融会贯通,各保其纯,又敢于创新,难怪罗马尼亚专家埃鸟琴博巴教授赞其为:"不愧为潘天寿后又一位天才。"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版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磨漆书研究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主要事迹已载入一九九一年《中国人物年鉴》。作品有《熊猫图》、《大鹿岛岩雕》。著有《铜版画技法研究》、《石版画技法研究》、《版画技法谈》。

洪世清1996年5月获鲁迅版画奖。1997年5月获第二届浙江鲁迅文学艺术奖。

2008年11月13日23时19分,洪世清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市逝世,享年80岁。

荣誉

洪世清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1997年获"鲁迅文学艺术奖",著有《铜版画技法研究》等。其铜版画作品《黄宾虹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画作品《熊猫图》被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博物馆收藏。

艺术风格

师法传统,重笔墨情趣,画面布局平整,用笔浑厚而润,勃发愈秀。善指画,尤精熊猫图,为世所宝。

人物故事

洪世清又是一个痛苦的艺术家。他至今独身。权力和金钱对他不再构成威胁。他和大海岩石共潇洒。

洪世清是典型的苦学生出身,并无家学渊源。他一生浪游,少年时身怀三块银元随水果船从安海老家出外闯世界,在上海师承刘海粟,解放后回闽南老家,后毕业于浙江美院绘画系。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曾撰写过《铜版画技法》、《石版画技巧》二书。后来,他研究中国的雕塑艺术。"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带着旧相机和饼干,走遍南北著名的几个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大足,麦积山,贡县汉墓,他无处不到。他到云冈四次,他崇尚秦汉和盛唐的石雕艺术,是开创岩雕艺术的初衷。洪世清认为,宋元的雕塑过于清秀,明清的雕塑过于轻巧,传统的石狮和龙柱艺术,严格说来是一种摆设和标志,很难称之为艺术品。恢复秦汉和盛唐的艺术气魄,在新一代新思维方面,大地岩雕或大海岩雕才可以突破。

洪世清并不急于整理和阐明自己的艺术观点,他希望用自己的艺术品说明这一切,给后人以评说的依据。他现存在大鹿岛和崇武半岛的百余件岩雕艺术品,将同他的名字一样不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洪世清,为开创中国的岩雕艺术,必将于万里海途上,继续他的浪游和创造。

岩雕艺术

洪世清的岩雕,从浙江大鹿岛开创伊始,到崇武岛的继续扩大完善,正在逐渐引起海内外广泛的注意。洪世清是画坛公认的一位多面手,他的金石,曾得齐白石老先生的夸奖,他的中国画,潘天寿评之:"画事神情为难,世清老弟于此独有会心。"他的油画罗马尼亚国家美协称为"第二天才",他的指画被称为"一绝"。特别要指出的是,洪世清的熊猫画独具一格,有"南洪北吴"之誉,堪于吴作人大师并肩比美。

然而,洪世清于花甲之年,却独钟情于岩雕艺术。他不辞劳苦寻找天然岩面,夏日汗衫短裤,汗流浃背,冬日朔风凛烈,独立岩头。他常常衣冠不整,手上身上脸上沾满了石粉泥迹。在大鹿岛他留下四十多件艺术品,在崇武半岛这个更加美丽恢宏的山海间,他又留下近六十件的艺术品,他的目标是九十九件,以此数将他的岩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洪世清提倡"残缺美",他不需要石匠的雕琢。在崇武"鱼龙窟"岩雕群中,海螃蟹以及各种鱼群,都顺其自然稍加雕塑,那几锤几钎足以使之出神入化,这才是艺术的功力。有一鱼雕太过工整,洪世清说最终还得给它两锤以求得自然美,那两锤打在哪里,至今尚未构思清楚。"残缺美"可以使人有回味的余地,给"石雕艺术"更多想像。洪世清的大地艺术观点,统而言之,是"三分之一工艺三分之一天然三分之一时空"。他手下的艺术品将经受时空的变化和大自然溶为一体。在滩头有一产卵石龟,随潮汐沙滩的变化,时而露身时而探头;在礁边有一群海鱼,时在水底时在水面;在海埭上有一螃蟹,被大浪推动,不断转向移位。这就是时空和天然的魄力.非工艺可以完成,又非得有洪世清的艺术方可完成。

洪世清热爱自由的海,奔腾的浪,广博的大自然,他的心胸开阔,为人极为诚正,并没有什么"大师"状。他上上下下都坐班车,从不给地方添麻烦,他居住在简陋的石头屋,平时少言,却和各界人士相处融洽,大人小孩都认得他洪教授,绝无生分。对于自己的坎坷遭遇,他避而不谈。他需要的是明天,不是昨天。[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