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河
洹河 |
中文名稱: 洹河(Huan He) 別名: 安陽河 源頭: 林慮山 所在地: 河南安陽 |
洹河(Huan He),古稱洹水,又名安陽河,是安陽的母親河,也是安陽境內一條古老而重要的河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貞,其烄於洹泉"的字名,這說明洹河見之於文字記載,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洹河東流入內黃至范陽口入衛河,全長約170公里。 洹水入衛河後向北流去,最後匯入海河,從天津流入渤海。[1]
目錄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洹河,發源於林慮山,流至林州市的橫水後潛入地下,潛流到安陽縣善應露出地面。善應村頭的百畝泉水,串串騰升,即是"遏橫而入,逢善便擊"的洹水。
洹河是安陽的母親河,她孕育了安陽兒女,也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洹河又是戰略要地。在洹河之濱,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天翻地覆的巨變。
流經地區
洹河是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林濾山東麓,自西向東流經林州市、安陽縣、鶴壁市、安陽縣、安陽市區、內黃縣,在內黃石盤屯鄉趙莊南(范陽口)注入衛河。主要支流有粉紅江、金線河、珠泉河等,源泉有小南海泉、珍珠泉等。
流域概況
全長170公里,流域面積1953平方公里,年均逕流量2.65億立方米,河床最大流量每秒1100立方米,為常年河。幹流全長164公里,流域面積1953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
戰國時期,蘇秦掌六國相印於洹水之上,如今柴庫村村西尚有拜相台遺址。
西晉安陽縣於洹水南安陽城。唐代廢魏郡復置"相州",州治設安陽。
就近代而言,清末,袁世凱擇居安陽洹上村,曾"垂釣洹水之上",對策劃末代清王朝滅亡起過重要作用,後由於袁復帝,使這段史實遜色。
北伐期間,即1928年4月,馮玉祥的國民軍第二集團軍與張作霖的奉直魯聯軍,在洹水鏖戰近一個月,史稱豫北戰役,4月30日馮軍發起反攻,奉直魯聯軍向北一潰千里,6月上旬北伐軍進入北京,長達兩年之久的北伐戰爭勝利結束。
此役間,參戰雙方的鹿鍾麟與張學良,都下有保護園林的命令,使這座集明清皇陵建築之精華的園林,完好地保存下來。
洹水的歷史可以說明安陽的歷史,安陽的文化可以說是洹水文化。洹河對安陽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仍起着重大作用。
旅遊開發
昔日洹水,清徹透底,蜿蜒東流,每當雲霧升起,從遠眺望,如同玉龍飛騰,日睛雲開,涓流淌漾,波光粼粼,美不勝收。加之浣紗少女用清脆的歌喉,唱一支悠悠溪曲,更顯出洹水的情韻。洹水之美,光色之麗,深深的留在人們的腦海中。
人云:安陽景色在洹水,實非虛傳。也有八大景觀,而與洹水相關者,就有其四,即"善應松濤、""漫水長虹"、"柏門珠沼"、"鯨背觀瀾",各有其特色,物類造化各異,無不賞心悅目。
善應松濤
"善應松濤"是指,在善應村村頭,有百畝珠泉,人稱"小南海",也名"絡絲潭。"此處是洹水入橫(水)潛流透出之地。其泉眼密布,水珠串串交替起伏,沸騰翻滾着爭奪上升,珠水匯集成譚,淌漾暢流東去。有人說此乃洹水之源,殊不知系入橫(水)透出之水。"小南海"之濱,緊依懸崖峭壁的牛頭山,山腰有座精巧玲瓏的古剎,如懸半空,寺院樓台映入清流,其倒影燦爛地飄動着閃閃發光,甚是美觀。牛頭山間,松柏叢生,蒼勁葉茂,迎風起伏,波濤萬狀、雅士觀之,名曰"善應松濤"。松濤映水尤顯壯麗,水伴山勢,更為雅致,其山影水色頗受遊人的讚美。時有元代名醫許有壬(曾任中書左丞)游此,即興賦詩:
崖上留題破紫煙,
岩前滄茗挹清泉,
爛游三日酒如川。
有水有山高士宅,
無風無雨小春天,
人間真是地行仙。
尤觀松濤山口之下,有座三疊石橋,遊客臥於橋端,納涼避暑,聽牧童悠閒的笛音,看少女洗紗的舞姿,陶醉景色,美不可言。余游之流連忘返,懷情難捨,暢吟:
松柏生濤風起舞,泉水爭流擊岸生。
初草尖尖秀春意,半山小寺晚霞紅。
漫水長虹
洹水迂迴婉轉,流經曲溝鄉南固現村,在河谷之處有座青石漫水小橋,寬三米許,全系石條鋪架,並用雙燕尾鐵練鎖就,橋身映入河中,恰象長虹落水影波閃爍。橋頭有老柳一株,干高冠大,葉枝盈滿,濃蔭蓋地。肩客行人,到此歇腳乘涼,仰觀巢鵲,飛鳥在蒼穹翱翔,與彩雲並舞;近觀農田園地,艷麗的菜花引來蜂蝶翩躚,其自然景色,賞心悅目。
橋西岸畔,有石碑數幢,清末重臣李秉衡來此一游,觀其景,愛其色,揮筆題寫了"漫水長虹"四個斗大的草書,後人刻於石上,立橋邊,進一步增強了佳景之氣魄。遊人曰:有景有文方致遠,物我兩忘才傳神,此為安陽之其一景觀也。
柏門珠沼
水冶西北一公里處有一"珍珠泉",潺潺流水晝夜不息的向東流淌着,入於洹河,系洹水之一源。相傳宋仁宗時,大將軍韓琦領兵過此,天氣炎熱、乾渴難忍,苦無飲水,一怒之下,把劍猛插於地,拔劍時,泉水順劍涌流,將軍大興曰:"水來矣"!後人名曰:"拔劍泉"。時而,戰馬奔哮,馬蹄蹈地,踏出水來,就此名之曰:"馬蹄泉"。此外,還有"心字泉"、"少白泉"、"臥龍泉"、"五四泉"、"五八泉"、"六○泉",各有其說法。在此地珠水串串可見,蒙以神奇故事,尤顯人傑地靈。明代趙康王朱厚煜游此,即興賦詩:
宋室名臣幾將壇,軍中藉藉獨稱韓。
文章焰奪南星燦,將業功高北斗寒。
內功皇圖盤石固,外匡震宇秦山安。
望海浪說能消渴,得以靈泉劍下歡。
"珍珠泉"水,瑩晶耐觀,遂於泉池之中,修建亭台屋宇;台前移植古柏兩株,相距咫尺,樹幹六尺高處交接並長,生氣昂然,形成自然門狀,雅士游此命之曰:"柏門珠沼"。余游此頗有感嘆,雲:
瑤池清泉吐珍珠,串串飛起匯洹流。
一瀉千里飄銀帶,百鳥歌詠古樹頭。
松柏相握開口笑,青山依舊浮雲悠。
此處堪稱八景地,夕陽光華任風流。
鯨背觀瀾
鯨背者,乃是洹水流經的安陽橋。其橋建於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許有壬曾書碑記其事。橋身北高南低,恰似頭北尾南的巨鯨臥於洹水之上,因之,此橋也稱"鯨背橋"。橋基用重石鋪底,橋身七孔,以石拱圈,上下一體,異常宏偉壯觀,是豫北名橋。清末,光緒皇帝和慈禧回京途中,曾經此橋北上,因而稱"御橋"。橋欄石柱,雕鑿着各式姿態的雄獅,其刻功精良,氣度磅礴,若扶獅漫遊,遠看貨船往來,扁舟捕撈,則是一派繁榮影象。俯視細魚追逐,群鴨戲水,尤顯悠閒自在,但當洶湧洪濤,一瀉千里,猛擊橋礅,激起浪花數尺,其聲如雷霆暴怒,又是何等驚心!墨客騷人登橋觀瀾,蔚然曰:
洹水景色名不虛,鯨魚飛起化彩虹。
四時滄桑何所惜,昇平光華看如今。
余觀此景生情,情深景麗,情景交加,其樂無窮。有人說:"看景不如聽景",聽景之美,在於對景色的點染。我說的洹水景觀,只其一二,望讀者新睹歟!
我是1930年出生於洹水北岸的西於曹村。上學、工作及養老均在洹濱,與洹有不解之緣,現就鯨背橋之變再述一二。
鯨背橋外
鯨背橋魚尾即是長40米用石條鋪設的凹形路面,此路面低於北邊流水橋孔頂部尺余。這段低凹路面平時供車馬人行,汛期供流水排洪,實質是泄洪處。為適應社會的發展,1961年填平了魚尾,使橋面南北成為平坦大道。1963年洪水瀑漲,但失去了魚尾的泄洪處,洪水無處可排,8月8日下午3時,洪水淹泡了安陽橋村大半個村莊,袁林馬鞍橋下,洪水滾滾東流。駐安部隊用兩個連的力量,速將橋南挖開兩條深溝,下午5時,洪水才排泄東流。此後,政府又在橋南加修了兩大孔,其北邊原七孔未動。1988年,又將橋面拓寬,兩側有了人行道,下邊的七孔橋體未動。
安陽橋碑
很多史資都記載許有壬為安陽橋書碑,但如今無有人見過此碑。1959年洪水將南一孔下的泥紗沖走,幾個青年潛入橋下戲水時,曾摸到此孔北壁中間低部壁上,鑲有一塊石碑,是否許書之碑?待考證。
古剎王廟
安陽橋東南60米處的南岸上,有一坐南面北的大王廟,日偽及國民黨統制時期,我曾數次到廟瞻仰,發現原廟基規模很大,1949年安陽解放時,存有西、南兩房各三間大殿,東屋及臨街僅存房基。廟的西牆和北邊大橋東側南北相照,廟院有明清時期維修或重建橋的記事石碑。廟前的台級下(河南岸的堤),有座氣勢磅礴的石排坊,中上部面北懸刻有"大王廟"三個斗大的字體。1961年修路時,將四塊石碑及排坊拆下的石條。運到袁林東牆外保存。
一塊墓碑
1964年秋,在安陽橋東約90米處的河北堤岸下挖沙時,挖出一塊墓碑,上刻:"大唐故人×××"葬於郡橋西一里,安陽城北十里--亂草崗。此墓距北堤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