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王小妮诗歌)
作品原文
那些整夜
蜷缩在旧草席上的人们
凭借什么悟性
睁开了两只泥沼一样的眼睛。
睡的味儿还缩在屋角。
靠那个部件的力气
他们直立起来
准确无误地
拿到了食物和水。
需要多么大的智慧
他们在昨天的裤子里
取出与他有关的一串钥匙
需要什么样的连贯力
他们上路出门
每一个交叉路口
都不能使他们迷失。
我坐在理性的清晨。
我看见在我以外
是人的河水。
没有一个人向我问路
虽然我从没遇到
大过拇指甲的智慧。
金属的质地显然太软。
是什么念头支撑了他们
头也不回地
走进太阳那伤人的灰尘。
灾害和幸运
都悬在那最细的线上。
太阳,像胆囊
升起来了。
1993
作者简介
王小妮,满族,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毕业后做电影文学编辑。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受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2003年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1]
曾担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代表作有《月光》《落在海里的雪》《上课记》《1966年》等。[2]
诗人马莉画过一幅王小妮肖像,似乎可以引为佐证,画中人紧绷着嘴,不苟言笑。而王小妮的丈夫徐敬亚也曾在文章里将妻子描述为“一个不会下任何棋打任何牌的女人,一个拒绝唱卡拉OK的女人,一个没有饰物没有化妆品的女人,一个连自行车也不会骑的女人,一个一生中从未去过理发店的女人……在最看重名声与利益的年代,她几乎不用与自己的私念战斗,就可以安然默默地写作。”这简直就是一个圣徒的形象,这只是在说她的一个面。
王小妮是一个擅用线条的高手,从她的画中可以看出一二。九十年代起,诗歌寂寞,诗人都开始画画,并成为新的话题。媒体却从未注意到王小妮的画,只有极细心的读者才会发现《方圆四十里》《1966年》这几部书的插画署名是王小妮本人。事实上,王小妮应该算是中国当代诗人之中最早画画的,在文革下乡插队期间她编辑了一份知青小报,展露了绘画才华,成为那个丘陵县里山野闻名的小画家。1978年吉林大学成立赤子心诗社,社刊《赤子心》的封面别具一格,均为王小妮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