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流光碎影牟罗寨(李跃平)

流光碎影牟罗寨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流光碎影牟罗寨》中国当代作家李跃平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流光碎影牟罗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质疑的当下,为误读的历史正名,牟罗寨得名于南宋时期,牟鹏飞、罗盖二人年少时,深受耕读文化的影响,也许是天资,也许是幸运,长成之后,他们二人被钦点为十二甲进士。这原本是一个读书人追求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和理想的存在方式,但是,“靖康之变”后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国运不昌,帝王懦弱,奸臣当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之一,胸怀报负的牟鹏飞、罗盖在看似洒脱恣意的处事情怀中,却隐藏着深沉的无奈与悲哀。

有一天,牟鹏飞在家中阅读《晋书陶潜传》,陶渊明是晋代的典型的田园诗人,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就是耕读文化的产物,他的《归去来辞》、《归田园居》等诗篇,是他通过耕读,接近生产实际,接近农民,写出了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生活、反映农民喜怒哀乐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陶渊明从41岁辞官,过了20多年的耕读生活,而这些正契合了牟鹏飞的心灵。

寻找已逝的精神家园,只求逸于世外,绝不为权力的虚名卷入纷扰之中,然而人心中的沧海化为桑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从现世的世情嗜欲中抽身出来,不再由一种异己的力量所裹挟,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让人由随心所欲的自由所引领。这是一种试图在无奈沉重的世界里唤醒人内心的畅快与天真,它演变为读书人的基本人格。

陶渊明“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的生命体验,让一种残酷的设想出现在牟鹏飞的心中,他合上手中的《晋书陶潜传》,轻手轻脚的来到罗盖的住处,但出于慎重,牟鹏飞并没有说出自己内心中真实的想法,罗盖也没有多说,而是捧出一坛酒,两人就这样喝了起来。

也许是酒逢知己,不一会儿,两人都有了醉意。就在这时,牟鹏飞好像听见罗盖喉咙里喃喃有声,当他仔细一听,原来在酒力的作用下,罗盖正在念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这正是一种迹象,说明了罗盖心中对南宋王朝的不满。牟鹏飞用询问的目光凝视了罗盖一会儿,确认了罗盖心灵深处最隐秘的角落里,还残存着一个读书人应有的真诚和良知。牟鹏飞冒失的向罗盖说出了辞官隐居的想法。

罗盖好像没有听见,迟纯了很久,他原本有特权在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南宋王朝安稳度日,甚至极力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然而眼前的一切又让他灰心丧气,他明白,稍稍放任自流,就会造成他人生真正的不幸。南宋王朝不仅伤害的是牟、罗二人,而是伤害一切读书人应有的理想和抱负。

罗盖避开牟鹏飞的目光,可怕的南宋王朝阴霾弥漫,在他面前只剩下无能为力的锥心之痛,而牟鹏飞要掌控自己命运的决绝让他震撼。罗盖呆呆地看着牟鹏飞,默默地点了点头,脸上那淡淡的阴郁中又浮现出往日从未有过的神情

是的,只有辞官隐心才不会迷失,灵魂可得安宁,命运在短短的几个时辰内,就露出了自由和欢乐的笑意。就这样,牟、罗二人辞官隐居在这片海拔500米,面积0.5平方公里的寨子里,他们在心中起誓,无论生死,这儿就是他们的归宿,就是他们已逝的精神天堂。

寨内青松挺拔阡陌纵横山花烂漫,沃野相连,寨门由青石卷拱而成,外小内大,突兀在100多米高的悬崖上,四周陡壁,不可攀爬,若晴日可睹峨眉雄姿,牟、罗二人的到来,使这个寨子成为一块与世无争的宁静土地,现存大、小寨门和三道寨墙,均为南宋遗迹。

如果仅仅是因为志同道合,安贫守节,而选择辞官隐居,那就媚俗而流于肤浅,陶醉在自恋的孤独里,也无法让牟、罗二人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和人格尊严。牟鹏飞与罗盖在以节义贞操为重的同时,更以天下苍生为重,悬壶济世,以医技普济众生,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幸福和安康,连百里之外的患者也前来求医,同时也医治了读书人身上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

牟、罗二人去逝后,当地的老百姓在寨里塑像供奉于庙中,该塑像浑身上下都挂着灯盏,据说那里痛,就在那里点燃灯盏,病可全愈。直到今天,我们从庙中供奉的部分残缺不全的大小精美石刻佛像,可以推断出牟罗寨曾有过实实在在的繁荣。

历史的册页,有时读来还真得会让人感到晕眩,当一切繁华都褪于苍凉的地方,这才是生命中最本色的地方。牟、罗二人坚忍不拔,不屈不饶,如松的品格,让我看到命运对他们已经显示出了某些暗喻,那种纯真的本性,坚贞的气节和独立人格,一直不停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从而承载起读书人骄傲理由。

[1]

作者简介

李跃平,系重庆市作协会员,公开发表各类作品1500余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