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冊頁 |
冊頁 是書畫作品的一種裝裱形式,也是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傳統形制中的一種,書畫冊頁是受書籍冊頁裝出現的影響而形成的。冊頁裝由最早的捲軸裝經折裝的過渡後發展而來,現存最晚的古代書籍基本以線裝書為主。而書畫冊頁則由宋代時受書籍冊頁裝的影響出現的。作為一種書畫小品,其尺幅不大,易於創作,易於保存的特點深受書畫家和收藏家的喜愛。[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冊頁
別名 小品
拼音 cè yè
性質 中國書畫裝裱體式之一
介紹
冊頁 【注音】:cè yè
中國書畫裝裱體式之一。因畫身不大,亦稱"小品",又稱冊葉,葉冊。由一張張對摺的硬紙板組成,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閱。冊頁有三種樣式,一種是橫式畫心,裱成上下翻閱的,稱為"推篷式";一種是豎式畫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稱為"蝴蝶式";另一種裱成通折連成一體的,稱為"經折式"(經摺式),較小的豎條稱為"摺子";也有的裱成單片,稱為"散裝"。
一般冊頁均取偶數,少則四開、八開,多則十二、十六、二十四開等,頁數再多可分為兩冊,每本冊頁的前後各加素白副頁(又稱護頁)兩開或四開。 一般都外鑲邊框,上下加檀木、楠木或宋錦裱裝的硬殼板面做為封面和封底,收疊時成一部書狀。這樣無論是欣賞、攜帶,還是保藏都比較方便。
歷史源流
起源於唐代,是為解決長卷翻看不便和散頁保藏不便,受書籍裝幀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書畫裝裱形式。
在唐以前,書籍、字畫多數是捲軸,捲軸式書籍不便閱讀,如果要讀一卷書的最後一個章節的話,必先展舒到最後方可,費時費力。為了方便閱讀,唐人便把橫捲款式的書籍摺疊起來,像摺扇一樣,前後再糊以較厚的紙作封面,起牢固作用。因唐代的書籍多為經書,故稱為"經折式"冊頁。印刷術的發明又促進了這一款式的發展,後來又出現了"包背裝"與"蝴蝶裝",一直延用至今。
自唐時,即有人把長幅畫卷切割、裝裱成單幅葉子,又因葉子久翻易亂不便保存,進而裝潢成冊,人稱為"頁冊"。自唐宋以來,各代的書畫集藏者,將一些零散的單件式手札、團扇、摺扇類書畫小品,分門別類地集中改裝成冊頁。現存的明清以前的原裝冊頁,除了少數敦煌實物以外幾乎未見。而明清以前的不少小幅書畫原作,因明清人集裝成冊後,才使其得以留存至今。可見冊頁對於小幅書畫原作的收藏保護之價值。到了明朝,冊頁開始成為時尚,故明清時的成本冊頁,多是預先裝裱製作成冊,後作書畫。
類別與制式
冊頁的分類方法有兩種,即樣式和制式的分類。
從樣式上說
冊頁大體分為兩類。一類為摺疊式,另一類是活頁式。摺疊式冊頁上下表層裝有硬殼封面,與此相連的頁心為前後重複開合的相連疊體,其前後兩面皆可有畫;活頁式冊頁較為簡單,一般將單幅作品裱成單頁,並以盒裝。
從制式上說
可分為集成冊頁和空白冊頁兩類。集成冊頁是先有頁心書畫,後經裝裱而成的冊頁;而空白冊頁則是先預製成的冊頁。從歷史沿革可以推斷,集成冊頁應是起源,且一直占據歷史上的主流;而從當代的發展看,空白冊頁制式大有成為主流的趨勢。
冊頁的畫幅較小,直長者像小軸,橫長者像小卷,也有許多近於正方形、正圓、橢圓、葫蘆腰,以及拆下來的各種形狀的扇面等集裝成冊。
裝裱知識
冊頁是中國傳統的裝裱款式之一。冊頁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如一些小幅面的書畫小品,書畫扇面、名人信札和古人留下來的各類"帖"、"柬"等墨跡及各種拓片等等,以冊頁形式裝裱起來,即便於隨手展閱欣賞,又利於長期收藏。
形式
常見的書畫冊頁中,大多數為"開板式",而在這種款式中,又分為幾種裝裱形式。 "蝴蝶式":如書畫的規格系橫窄豎長者,可裱為左右開板式,即由左往右翻閱的豎式冊頁,俗稱蝴蝶式。 "推蓬式":如書畫的規格系豎窄橫寬者,可以裝裱為上下開板式,即由下往上翻閱的橫開式冊頁,俗稱推蓬式。 "經折式":通冊是為一個整體,其形式如同摺扇。這種冊頁多用於裝裱法帖和信札之類,其規格一般較小,背紙也較前兩種稍薄。
結構
開板式冊頁的每一開都是由對摺的兩頁組成,可裝兩幅書畫心。開數一般取雙數,少則4開、6開一冊,多則24開一冊。常見的多是12開一冊。因冊頁系隨手展閱之品,故幅面一般不宜太大,規格一般可取一平尺左右。 不論書畫心是多少幅,開板式冊頁的前後應加1-2開空白背紙,一作裝貼面板之用,一作名人題首和題後用。
配色
冊頁的鑲料可選用綾、絹、錦綾。書法冊頁多用淡青色、淡灰色、米黃色或白色。忌用艷麗而火氣的顏色。若用仿古作舊紙完成的作品,可以用色調深沉的鑲料。在一本冊頁中,顏色可以統一,也可以多樣,當然,應根據作品的創作形式來確定。
裝面
冊頁面都為硬板式,有木面和錦面之別,規格應比冊頁稍大。木面可以紅木、檀木、梧桐木以及樟木等上好木料,製成0.4--0.6厘米的板面,正面四圍打去稜角,並磨光上蠟,取其木質原色,即華貴,又便於鐫刻。錦面是以木板做胎,用錦綾糊就。胎板多用纖維板等不易變形的材料。
摺疊其他信息 《裝潢志》:"冊以厚實為勝,大着紙十層,小者亦必六七層"。古人裝冊比較注重厚實,現在最多不超8層,較小規格的冊頁一般5層即可。(層數是指冊頁的背紙,太薄了容易變形,影響整體效果)
常見類型
旋風裝
(龍鱗裝)唐代風行的捲軸裝方式與方便翻檢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繼續採用單面書寫的捲軸裝,翻檢方便很難達到;完全突破捲軸裝,採用新的裝幀方式,一時又無可能。於是便出現了從傳統裝幀到新裝幀過渡的旋風形式。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載:"成都古仙人吳彩鸞善書名字,今世間所傳《唐韻》猶有,皆旋風頁,字畫清勁,人家往往有之"。現故宮博物院藏有《唐寫王仁日句刊謬補缺切韻》,展示了旋風裝的形制。該書共有五卷,凡二十四頁,除首頁是單面書寫外,其餘二十三頁均為雙面書寫,所以共有四十七面,每面三十五行(部分三十六行)。其裝幀形方式,是以一比書頁略寬的長條紙作底,除首頁因系單面書寫,全幅裱於底紙右端外,其餘二十三頁因均系雙面書寫,故以每頁右邊無字空條外,逐頁向左鱗次相錯地粘裱在首頁的末尾的底紙上。收藏時,從首向履捲起,外表仍是捲軸裝,但打開來翻閱時,"除首頁全裱於底紙上不能翻動外,其餘均能跟閱覽現代書籍一樣,逐頁翻轉"。這種裝幀形式,既保留了捲軸裝的外殼,又解決了翻檢時不夠方便的矛盾,可謂獨具風格,世所罕見。大概因為一書長期卷舒後,書頁很象空氣分成若干層朝一個方向放心轉而形成的旋風,所以稱做"旋風裝";又因其書各頁看上去錯落相積,好像龍鱗,所以又稱"龍鱗裝"。
經折裝
經折裝是對捲軸的一種改造,名為"經"折,應與佛經有關。唐朝時佛教在中國達到了鼎盛時期,寺院遍布各地,僧尼、善男信女普便誦經。傳統書籍的捲軸裝形式,給誦經帶來不小的麻煩。任何一種紙質經卷,由於長期卷舒產生的慣性,讀過的部分,會自動自左向右捲起,未讀的部分,則會自右向左捲起。如不隨時調整鎮尺的位置,則左右兩端同時向中間捲起,根本無法適應佛教弟子正襟危坐的誦經姿勢。所以一場針對捲軸裝的改革首先在佛教經卷上發生了。這就是將寫有文字的整幅經卷沿內文空隙,按照一定的行數或寬度,一反一正地摺疊起來,形成一個長方形,然後在首尾分別粘上硬紙,作為封面、封底。經折裝書籍展開以後雖仍為長卷,但卻徹底脫離了捲軸的形式,是書籍形制的一大進步,是從捲軸裝到冊葉裝的過渡形式。這種摺疊形式始於唐代,沿用到北宋,至今有些裱本字帖仍使用這種形式。經折裝在閱讀時容易散開,仍不理想,於是人們又對經折裝做了改進:用一張整紙對摺起來,作為書籍的封面、封底,並將其與書的首頁、末頁粘接在一起。這樣在閱讀時,書便不會散開成一條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