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建築
流體建築(英語:Blobitecture),又譯成球狀結構,通常用於描述具有彎曲和圓形形狀的建築物。詞源blob建築-blobism和blobismus的結合,是建築運動的術語,90年代中期盛行。來自捷克-英國建築師揚•卡普利基(JanKaplický)於1986年在倫敦的「 blob辦公大樓」首次使用了「 blob」一詞。該建築的特點是有機,空氣動力學的形狀以及先進的技術和節能解決方案。
目錄
興起
「 blob建築」是掀起新一代建築運動-流體建築的術語,第一座完整的Blob建築物是由Lars Spuybroek(NOX)和Kas Oosterhuis在荷蘭建造的。它被稱為「水亭」(1993-1997),它具有完全基於計算機的形狀,使用計算機輔助工具製造,並具有電子交互內部,遊客可以在其中轉換聲光。[ blobword ] -Blobitecture 「 blob architecture」一詞是由建築師Greg Lynn在1995年用metaball圖形的軟體進行數字設計的實驗中創造出來的。不久,許多建築師和家具設計師開始嘗試使用這概念創建新的和不尋常的形式,其中,建築物具有有機變形蟲形狀的建築形式,是後期建築師爭相學習的造型。他們廣泛通過操縱計算機建模平台的算法來得出表單為藍圖。與此相關的其他一些計算機輔助設計功能是非均勻有理樣條,自由曲面以及通過類似於計算機斷層掃描的方法對雕刻形式進行數字化。
設計概念
流體建築的流動性作為萬物的本質之一,在力學、物質以及空間,都可以發現這個通性,流動性物質的建築建構方法亦是人類長久以來所追求的。然而在傳統工業化製程上,有其先天的限制。傳統製作曲面之加工方式大多需要製作模具,因而使得價格昂貴或品質難以控制。當建築發展開始出現自由形體時,精準且有效率之曲面單元成型方式至為關鍵,而每個曲面單元中更細微的紋理設計亦為重要。因此,此設計之挑戰旨在於將現代工業化建築生產線上之線性或平面建材,於經濟效益之考量下轉變為雙曲面[1]。
領先實例
創新與仿效
流體建築屬於實驗建築,2004年這個詞,特別是在流行語中,已經與外觀怪異的建築聯繫在一起,包括弗蘭克•蓋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畢爾巴鄂(1997)和體驗音樂計劃(2000)。從狹義上講,這些不是斑點建築,即使它們是由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尤其是CATIA)設計的。這樣做的原因是它們是根據物理模型而不是計算機操縱來設計的。有一個先例是Archigram,這是一群在1960年代工作的英國建築師,Peter Cook屬於該建築師。他們對充氣建築以及塑料可能產生的形狀感興趣。羅恩•赫倫(Ron Herron)也是Archigram的成員,他從1960年代的項目中創建了類似斑點的建築,例如《步行城市》和《即時城市》,邁克爾•韋伯(Michael Webb)和罪惡中心也是如此。
另一個先例是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對測地穹頂的研究提供了風格和結構上的先例。他測地線圓頂構成了包括《伊甸園計劃》在內的作品的基石。包括尼邁耶 Edificio Copan建於1957年起伏不定,引起了通常在建築中出現的不規則非線性的樣式。在1970年代,實驗建築充滿了迷幻感,這是其中的一部分。
摩登原始人屋
摩登原始人房屋(Flintstone House),建在大型充氣氣球上,是威廉•尼科爾森(William Nicholson)於1976年創作的。弗雷德里克•凱斯勒(Frederick Kiesler)未建的「無盡之屋」是早期斑點狀建築的另一個實例,儘管它在計劃上是對稱的,並且在計算機之前進行了設計。他的《神殿的書》(建於1965年)的設計具有獨特的液滴形式,也預見了當今建築師感興趣的形式。
如果要從形式而不是技術的問題看待斑點建築,那麼還應該考慮的是巴塞羅那的安東尼•高迪和布魯諾•托特和赫爾曼•芬斯特林等表現主義者的有機設計。同樣,必須將Vittorio Giorgini(Casa Saldarini),PascalHaüsermann,尤其是Antti Lovag的工作作為成功構建的Blob的示例。後者建造了著名的萬國宮-靠近時裝設計師Pierre Cardin擁有的法國蔚藍海岸戛納電影節。
內置示例
奧地利格拉茨的彼得·庫克(Peter Cook)和科林·弗尼爾(Colin Fournier)的藝術館(Kunsthaus)(2003),也可以被視為斑點的建築物。其他例子包括羅伊·梅森(Roy Mason)的Xanadu House(1979),以及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de Meuron)在其安聯球場(2005)進行的一次罕見的郊遊。到2005年,諾曼·福斯特曾投身於流體建築在一定程度上也與他的大腦形設計語言學圖書館在柏林自由大學和賢者蓋茨黑德於2004年在法國出生的建築師開業蓮亨利帕維 [ FR ]構建自由形生物形態的房子在以色列(2012年)。
十大流體建築
- 1、西班牙大都市陽傘:坐落在西班牙塞維亞的大都市陽傘,是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與城市整個歷史和都市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其建築師J. Mayer H因建築設計精巧於2012年榮獲紅點設計大獎。
- 2、奧地利格拉茨美術館:奧地利的格拉茨美術館又被稱為「友好的外星人」,為慶祝格拉茨2003年被命名為「歐洲文化之都」而建。它表面的有機玻璃板是由不足900隻的傳統螢光燈組成的,藉助於自然光熱,就可以看到圖像和動畫。
- 3、美國音樂體驗館:音樂體驗館有著西雅圖最醒目的建築造型,其精緻色澤和紋理的應用可以追溯到一個融化的電吉他,建築師蓋里從電吉他中獲得靈感。此外,它的建造曾得到微軟創始人之一的保羅•艾倫贊助。
- 4、美國紐約八雲杉街:10500塊或平整或蜷曲的不鏽鋼面板組成了摩天大樓的正面。為了讓建築更好地融入到城市文脈中,塔底五層都用磚頭覆蓋。其建築師亦弗蘭克•蓋里。
- 5、英國塞爾福里奇百貨公司大樓:塞爾里奇百貨公司大樓全由60厘米寬,閃閃發光的鋁鍍層,穴狀購物大世界的奇思妙想是未來派建築設計的開端。其建築師為此設計贏得了6項大獎,包括2004年英國皇家建築學會獎。
- 6、英國聖蓋茨黑德音樂廳:彎曲的玻璃地幔之下是3個不同大小但全配有高端科技的音樂廳。聖蓋茨黑德音樂廳於2004年建成,其自身複雜的形狀已成為紐卡斯爾市一道亮麗的風景。
- 7、荷蘭阿德米菡建築入口:從950平米的底層到250平米的頂層,地板區域都隨著建築流動形態的變化而變化。總讓人聯想起雞蛋的阿德米菡建築入口正發展成為埃因霍溫新的零售區。
- 8、波蘭金色梯田:金色梯田的建造很複雜,是華沙到目前為止最昂貴房地產項目的一部分。這個購物中心有著玻璃頂,含有 4700 塊單獨的玻璃元素,以複雜的波浪狀向四處擴展,由捷得公司設計。
- 9、英國倫敦市政廳:倫敦市政廳是大倫敦政府和倫敦市長的辦公地,福斯特事務所設計將其設計成橢圓形的初衷是為了使建設儘可能地持續進行。同時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建築表面積已減小。
- 10、德國伯雷瑟廣場中央合作銀行大廈:為了配合柏林巴黎廣場歷史重建的嚴格規定,蓋里以簡潔風格塑造了中行合作銀行大廈的表面。魚狀的玻璃頂,不鏽鋼鍍層、盤旋在中庭的蚌形禮堂,都使建築別具一格[2]。
影片
參考資料
- ↑ 流動形體之構築最新消息/淡江建築
- ↑ 世界10大流體造型建築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