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明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大明湖風景區
外文名稱:Daming Lake
別名:明湖
所屬地區 :山東省
地理位置 :濟南城北部
面積 : 46萬平方米
氣候條件 : 暖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 明湖秋月、歷亭秋風、鐘鳴蛙靜
美食 : 冰糖蓮子羹、碧筒飲
名勝古蹟 : 明湖居、秋柳園
景點簡歷
一湖煙水,綠樹蔽空,碧波間菡萏映日,景色佳麗。公園內亭台樓榭,曲徑迴廊,文人墨跡,錯落其間,其中清人劉鳳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對聯,尤為人們所稱頌。沿湖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南有稼軒祠、遐園、明湖居、秋柳園,湖東北有南豐祠、張公祠、匯波樓、北極閣,湖北有鐵公祠、小滄浪,湖中有歷下亭、匯泉堂等名勝古蹟。
馬可·波羅在《中國遊記》中寫道:「園林美麗,堪悅心目,湖光山色,應接不暇」。大明湖為諸泉匯流而成,出小清河入渤海,有「淫雨不漲,久旱不涸」的特點。
位於湖心島的歷下亭。上懸清高宗御書「歷下亭」匾額。亭前楹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是杜甫的詩句。古歷下亭在五龍潭一帶。宋以後遷至今大明湖南畔,今歷下亭建於清康熙年間,歷來為文人會集之地。
大明湖水來源於城內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有"眾泉匯流"乏說,水質清冽,天光雲影,游魚可見。大明湖水源充足,排水便利,故有"恆雨不漲,久旱不涸"的長處,經年水位恆定。水深平均兩米左右,最深處約四米,沿湖岸邊一米左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風景的最好寫照。
1958年正式闢建為公園,經過疏浚清淤、修繕擴建,砌築了湖岸,美化了園容,恢復重建了名勝古蹟,增添了茶社飯店、遊船和遊樂設施,使之舊貌變新顏,姿容勝往昔,成為濟南著名風景遊覽區之一。
景點氣候
山東氣候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類型。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春秋短暫、冬夏較長。年平均氣溫11~14℃,由東北沿海向西南內陸遞增,膠東半島、黃河三角洲年均在12℃以下,魯西南在14℃以上。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由零下4℃遞增到1℃,最熱月7月由24℃遞增到27℃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在零下11~20℃之間,極端最高氣溫36~43℃。
全年無霜期也由東北沿海向西南遞增,魯北和膠東一般為180天,魯西南地區可達220天。各地大於10℃的積溫,一般在3800~4600℃,可以滿足農作物一年二作的熱量要求。全省光照時數年均2290~289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2~65%,較南鄰的江蘇省和安徽省高出三、四百個小時。全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魯南魯東,一般在800~900毫米以上;魯西北和黃河三角洲則在600毫米以下。降水季節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於6、7、8三個月,易形成澇災。9~11月份降水一般100~200毫米,12~2月降水僅15~50毫米,3~5月也在100毫米以下。冬、春及晚秋易發生旱象。[2]
景區遊覽
明湖秋月
秋夜在視野開闊的大明湖岸賞月,歷來被視為一種良辰美景。此時,湖平如鏡,清風拂面,柳枝輕搖,荷香浮動,一輪明月漸上中天,清輝似瀉,波光飄渺,恍若置身仙境,美不勝收。[3]
歷亭秋風
距大明湖南岸不遠,水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亭名歷下亭。其前身為客亭,最早見諸文字記載是在北魏酈道元著的《水經注》中,大意是,濼水北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東西兩面則湖,湖上有亭名曰客亭。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唐天寶年間,杜甫與北海太守李邕在此宴飲,杜甫即興賦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中的歷下亭即客亭,並沿襲至今,被稱為中華古亭之一。
鐘鳴蛙靜
在南豐祠晏公台上有一鍾亭,亭內懸一古鐘明昌鍾亭。該鐘始建於金代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年),高2.3米,口徑1.7米,厚0.13米,重8000公斤,懸掛於6米高台之上。每當夜幕降臨或晨曦時分,圓潤雄渾的鐘聲響徹雲霄,經曲岸水面迴蕩互激,與周圍蒼煙暮靄、水樹應和而構成。
一種意境。由近及遠,繞耳不息,使人聽後心明意淨,恍入夢境。與金鐘鳴響相對應的是蛙聲寂靜。大明湖有「蛇不見,蛙不鳴」的傳說,這是一大生態之謎。每逢盛夏,護城河及北園一帶蛙聲舔噪,響成一片,而大明湖內卻無一聲蛙鳴。這一鳴一靜形成鮮明對比,乃大明湖一大特色。
佛山倒影
在滄浪亭內,立有「佛山倒影」石碑。該景觀由於劉鶚《老殘遊記》中的精彩描繪而被廣為傳誦。「鵲華煙雨」是將湖北部的小山收入眼底;而「佛山倒影」則是把湖南岸的群山攬入懷中。最佳觀賞時間為春秋佳日,新雨之後的晨曦或夕照之時。佛山倒影是清朝末年著名小說家劉鶚命名的,說的是千佛山倒映在大明湖中的影子。他來濟南時,正是秋天。於是在《老殘遊記》中寫到:「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清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那樓台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卻有一層蘆葦,密密遮住。現在正是着花的時候,一片白花映着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匯波樓
大明湖的東北隅,有門稱北水門。過去,府城眾泉之水多從此過,故門也稱匯波門。門上有橋稱匯波橋,橋下有廟稱晏公廟,廟下有台稱晏公台,
台下有門為券門。門下有水,門側有柳,柳將門籠罩,垂入水中,微風徐吹,柳絲飄蕩,水皺波紋,相錯如錦,夕陽照之,將四周景物染成橘紅,顯得格外妖繞,其景即稱「匯波晚照」。滄桑之變,券門堵塞,此景隨化為烏有。
後期,匯波橋上蓋上匯波樓。其樓峭拔高聳,蔚為大觀。登樓遠眺,北可見齊煙九點,南可望群山如屏。近可觀明湖碧波、畫舫爭渡。傍晚時分,夕陽吐霞,金輝熠熠,只見楊柳披彩,芰荷艷紅,舟棹唱晚,波光泛金,彩樓沐輝,群鳥歸林,宛如酣暢淋漓的絕妙畫圖。
丹舫
丹舫指的是大明湖南門內的明湖牌坊。
1953年由文廟移來,牌坊上「大明湖」三個鎦金大字由清代著名書法家於書佃題寫。整個牌坊由六根紅柱支撐,每根柱子前後均有高大的石鼓挾抱,另有十二根朱紅柱為斜撐,所以稱為丹坊。它高8.3米,闊14.7米,立於石砌台階之上,為「五間七踩重昂單檐」式,牌坊項呈「三階錯落」式,上覆金黃色琉璃瓦,顯得富麗堂皇。它飛檐起脊,造型優美,脊上和微翹的檐角上,各飾有脊獸;檐下有雲頭斗拱,使建築極富民族特色。明湖牌坊一直被人們視為大明湖的標誌,尤其是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雄偉壯觀,金碧輝煌。
滄浪荷韻
明湖北岸有一庭園:鐵公祠,面山傍水,繞以長廊,湖水穿渠引入亭中。小滄浪亭居園中臨湖處,建於1792年,三面荷池,境界清幽,這裡有古人詩詞碑刻等墨寶多處。
《詩經》中曾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詩句。登亭四眺,全湖在目;晴明之日,可見十里之外的千佛山。每逢夏日,池中荷花盛開,花瓣重重疊疊,花色淡粉嬌嫩,清香瀰漫,給人「滄浪訪古賢,荷香繞畫梁」之感。
遐園好音
遐園位於大明湖南門西側,始建於1909年,是當時的山東省圖書館,也是全國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因藏書豐盛,且物種豐富,歷來就有「歷下風物以此為盛」的贊語。園內楊柳垂蔭,山石嶙峋,麗水虹橋,曲徑通幽,書聲朗朗,黃鸝和鳴,泉水叮咚,景色如詩如畫,被譽為鬧市中的一方淨土,「濟南第一庭院」。
旅遊信息
大明湖名聞遐邇,遊客眾多,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約兩百萬人次,在濟南諸公園中最多。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蹟周匝其間。尤其它乃繁華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實屬難得。
交通
京滬和濟青等高速公路可直達大明湖的北門。
濟南市區內通往大明湖的公交車
西南門
11、41、66、106、k54、k98、k109、k91、k95 直達
東門
41、83、30、31、36、3763、118、122、201(大站快車)直達
北門
6、30、33、83、118、122
南門
11、41、106、k54、k95、k98、k109 直達
旅遊直通車
為方便廣大遊客的遊程,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五龍潭聯合推出「景區旅遊直通車」服務,凡在這四家景區門口購買其他任一景區門票的遊客,都可免費乘坐景區旅遊直通車直接到達想去的景區。此外,我們與旅行社聯合提供泰山、曲阜、青島、嶗山、煙臺、蓬萊、威海、長島、日照、劉公島、紅葉谷、靈岩寺、野生動物世界、百脈泉、九頂塔等景區的旅遊業務。[2]
視頻
20遊覽濟南5A級景區大明湖,遇到正在修繕的鐘樓寺鐘樓台基
大明湖 濟南市 碧波蕩漾 風景區 深秋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