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鶚 | |
---|---|
劉鶚 | |
原文名 | eliu |
出生 |
中國江蘇丹徒(今鎮江市) | 1857年10月18日
逝世 | 1909年8月23日 | (51歲)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字雲摶、公約、鐵雲,號老殘 |
職業 | 小說家 |
知名作品 |
《老殘遊記》 《老殘遊記》續集等 |
劉鶚,生於1857年10月18日,卒於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鴻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資料來源見鏈接)[1]。
生平資料
劉鶚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場文字。他承襲家學,致力於數學、醫學、水利、音樂、算學等實際學問,並縱覽百家,喜歡收集書畫碑帖、金石甲骨。其《鐵雲藏龜》一書,最早將甲骨卜辭公之於世,"甲骨四堂"中的二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鶚的影響。而劉鶚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雲藏龜》等書,更是其拓印、系統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
早年科場不利,轉而行醫和經商。光緒十四年(1888年)至二十一年,先後入河南巡撫吳大澄、山東巡撫張曜幕府,幫辦治黃工程,成績顯著,被保薦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知府任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應外商福公司之聘,任籌采山西礦產經理。後又曾參與擬訂河南礦務機關豫豐公司章程,並為福公司擘劃開採四川麻哈金礦、浙江衢嚴溫處四府煤鐵礦,成為外商之買辦與經紀人。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劉鶚向聯軍處購得太倉儲粟,設平糶局以賑北京飢困。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以"私售倉粟"罪把他充軍新疆,次年死於烏魯木齊。[2]
《老殘遊記》
《老殘遊記》[3]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劉鶚的代表作,流傳甚廣。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遊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深度開發,尤其是他在書中敢於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並不比貪官好多少。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慧眼的、其描寫技術受到胡適盛讚。
《老殘遊記》續
作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之間。據劉大紳說,共有14回,今殘存9回。1934年在《人間世》半月刊上發表4回,次年良友圖書公司出版6回的單行本。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老殘遊記資料》收錄了後3回。續集前6回,雖然也有對官僚子弟肆意蹂躪婦女惡行的揭露,但主要的是通過泰山斗姥宮尼姑逸雲的戀愛故事及其內心深入細微的思想活動,以及赤龍子的言談行徑,宣傳了體真悟道的妙理。後3回則是描寫老殘游地獄,以寓其懲惡勸善之旨。[4]
其他作品
還殘存《外編》4700餘字,寫於光緒三十一年以後。除《老殘遊記》外,劉鶚著有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治河著作《歷代黃河變遷圖考》、《治河七說》、《治河續說》,醫學著作《人命安和集》(未完成),金石著作《鐵雲藏陶》、《鐵雲泥封》、《鐵雲藏龜》,《鐵雲藏龜》是第一部甲骨文集錄,奠定了後來甲骨文研究基礎。詩歌創作《鐵雲詩存》。1980年齊魯書社出版了《鐵雲詩存》,其詩清新俊逸,功力頗深,反映了他的一些行蹤和思想感情。 魯迅認為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中國清末4部譴責小說的合稱 。即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曾樸的《孽海花》。[5]
詩歌作品
聞新事
平原草木幾無主,金谷樓台半是塵。
已信齊桓能輔國,焉知陳勝足亡秦?
早發陽城,疾赴軍壘,風雪失路,因記其苦二首 其一
虛名不直死,何事苦紛紛。曠野惟空壘,長途只斷雲。
日斜心更恐,風急耳多聞。未用輕衰颯,狂歌一張軍。
早發陽城,疾赴軍壘,風雪失路,因記其苦二首 其二
生死不須念,羸驂當疾驅。悔來無及事,到此欲何如?
有友堪同命,無人可寄書。忽看氈帳近,魂魄暫時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