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Chu Kochen Honors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之名命名,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1](工科)混合班,现任院长是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
竺可桢学院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基地。
学院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实施哲学思想教育、数理能力训练等本科全程培养的卓越教育计划,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学院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潜能充分发掘提供朝气蓬勃、张弛有度的发展空间。
目录
学院历史
1984年设立混合班
1994年设立工程教育高级班(交叉复合班)
1999年设立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交叉复合班)
2000年成立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增设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
2002年设立金融学实验班
2003年设立公共管理强化班(交叉复合班)
2005年设立巴德年医学班
2006年调整混合班、文、理实验班为工、文、理三大类平台
2008年设立李志文商学班、设立文化中国人才计划、设计创新班(交叉复合班)、将“英语+X”双学位班扩展为“外语+X”实验班
2009年设立神农班(交叉复合班)
2010年理、工、文三大类平台调整为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设立求是科学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调整李志文商学班、文化中国人才计划、设计创新班、神农班等交叉复合班转至香港专业院系管理
2012年设立求是科学班(生物医学、食品安全与营养方向)、设立启真班
2016年设立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下设桑格双学位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2017年设立应用生物科学(农学试验班),即新神农班;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调整为: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自动化(控制)+机械电子工程
2018年设立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英才班)、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智慧能源班)
2019年设立图灵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三个专业方向)、机器人工程班、智能财务班;新增求是科学班(基础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地质学、心理学)
师资力量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
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宗旨
竺可桢学院学生是由全国各地高中免试推荐入学的保送生和报考浙江大学的高分考生中经过严格遴选的优秀学生组成。实行开放式办学和“自主进出入制”。
前期培养阶段,被浙大其他学院录取的优秀学生经考核后可进入竺可桢学院学习,而一定比例的不适应竺可桢学院教学模式的学生可选择进入其他学院学习。
视频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强基计划解读|“东方剑桥”——浙江大学,搜狐,2020-06-13
- ↑ 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中国科学院院士?,搜狐,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