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海口港

图片来自中文百科知识
启用    1925

年柜量   163.3万 TEU(2015)

港口代码  CNHIG[

年货物吨位 1.01亿吨

海口港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为全国主要港口之一和海南省最大的港口,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3.3万标准箱。[1]

海口港位于海口市,是从事港口装卸、仓储、水上客货运输、货柜运输、外轮理货、船舶修理、商业贸易、旅游、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多元化的综合性经济实体。海口港现由秀英、马村和新海三大港区组成,其中秀英港区是海口港的主体港区,承担著海口港大部分的散杂货、轮渡运输以及全部的货柜业务,属国家一级开放口岸。该港区未来功能退化后,将逐步转型发展成为国际邮轮母港和游艇帆船基地。而新海港区未来将逐步承接秀英港区现有的汽车轮渡业务,承担海南绝大部分旅客及农产品、基建物资的进出岛业务。

海口港位于海南岛北部,海口湾中部海岸线上 ( 海口湾处于北纬 20 ° 05 ′,东经 110 ° 15 ′,北临琼州海峡,东与铺前湾交界,西至澄迈湾,是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开敞海湾 ) ,北隔琼州海峡与我国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

海口港是海南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现与日本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科威特、沙乌地阿拉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运输往来。海口港又是海南省旅客进出的重要通道,目前开通了海口——海安、海口——北海、海口——广州等地汽车、旅客滚装轮航班,每年旅客进出港量约 140 万人次;海口——广州、湛江、北海等地的国内货柜航线。

目录

历史

光绪二年(1876),海口设“琼海关”,在长堤(今海甸河一带)建码头,可泊浅水船只。用于货物装运和旅客出洋。

1918年,港口迁至琼海关前(原海口海关处)。

1925年,将原海口所城城墙拆除,建长堤码头堤岸,并在岸上修建长提路,海口港原先码头。

1933年,在书场村东北侧(现秀英港区)建设一座码头,水深1米。又名书场码头。

1939年,日军在原书场码头东侧新建栈桥码头1座,可停靠800吨级船,配备防波堤1条,另配有起重机、气象台等设施,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遭到英美飞机轰炸。加之因国共内战等原因码头无法得到修复,几近荒废。

1952年开始修复海口港设施,于1954年完工并于同年投产。

1973年,扩建海口内港(位于今新港路尽头),并于同年更名海口新港。

1974年,兴建2座客运码头,并于1975年投产。

1983年,建设海口港客运港及配套设施工程,于1985年投产。

1984年,海口新港进行第二期扩建工程,于同年底竣工。

1987年,海口电厂配套码头开工,此为马村港雏形。

1990年,建设2座万吨级码头及配套设施,1993年投产。

2005年,海口港,海口新港,马村港整合重组,成立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2008年,建设海口港二期集装箱码头工程,于2009年投产。

2011年,海口新港关闭,其轮渡业务搬迁至秀英港。

2013年,新海港轮渡码头一期开工建设,并于2015年底建成投产。二期于2016年开工,2017年建成投产。

港区分布

海口港现有秀英港,新海港,马村港三座港区。

  • 秀英港区: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滨海大道,主要承担琼州海峡客滚船业务及集装箱业务。按照规划,未来秀英港区将改造成为邮轮码头并保留短途客运,海上执法,救援,后勤保障功能。[2]
  • 新海港区:位于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新海村,2015年建成,主要承担琼州海峡及北海航线客滚船业务。未来将承接秀英港区的汽车滚装运输业务。
  • 马村港区:位于澄迈县老城镇马村,目前承担原秀英港区的散杂货业务,另有电厂码头,油轮码头等专用码头。待四期集装箱码头建成后承接秀英港区的集装箱业务。

港口设施

秀英港

分为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轮渡码头三种不同功能的码头,共有近30个生产泊位,最大可停泊5万吨级船舶,配备塔吊15座,其中轻型塔吊3座。集装箱吊7座,其中轻型集装箱吊1座。客运方面拥有5000吨级渡轮泊位7座,3000吨级渡轮泊位5座。建有5000平米客运大楼一座。另配备海警,后勤保障等专用码头。

新海港

为渡轮码头,共有16座轮渡泊位,其中5000吨级泊位14座,1万吨级泊位2座。拥有临时客运大楼一座,另配备货车检查站,交通征稽等设施。目前正在建设码头综合枢纽项目,计划于2022年建成。

马村港

为散货码头,生产泊位共计2座,均为4万吨级泊位。另有电厂专用码头3.5万吨级泊位1座,共配备14台塔吊及2台轻型塔吊。

视频

崛起吧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口延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