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腴
海腴又名人參(學名: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達60厘米;根莖短,主根紡錘形;掌狀複葉3~6輪生莖頂,葉柄長3~8厘米,
無毛;小葉3~5,膜質,中央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8~12厘米,
側生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
具細密鋸齒,齒具刺尖,上面疏被刺毛,下面無毛,側脈5~6對;
小葉柄長0.5~2.5厘米;傘形花序單生莖頂,具30~50花,
花序梗長15~30厘米;花梗長0.8~1.5厘米;花淡黃綠色;萼具5小齒,
無毛;花瓣5;花絲短;子房2室,花柱2,離生;果扁球形,鮮紅色,徑6~7毫米;種子腎形,乳白色。
分布於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在中國分布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人參[1]
拉丁學名:Panax ginseng C. A. Meyer
別名:棒槌、棒棰、棒錘、地精、老山參、人參、山參、神草、血參、野山參、園參、高麗參、吉林參、人銜生、曬參、野人參、圓參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傘形目
科:五加科
族:人參族
屬:人參屬
種:人參
命名者及年代:C. A. Meyer,1842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極危(IUCN標準)
擴展閱讀
目錄
本草綱目-人參更多
「釋名」人 (音參。或省作 )、黃參(《吳普》)、血參(《別錄》)、人銜(《本經》)、 鬼蓋(《本經》)、神草(《別錄》)、土精(《別錄》)、地精(《廣雅》)、海腴、皺面還丹 (《廣雅》)。
時珍曰∶人KT 年深,浸漸長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謂之人 、神草。
字,從 ,亦浸漸之義。 ,即浸字,後世因字文繁,遂以參星之字代之,
從簡便爾。然承誤日久, 亦不能變矣,惟張仲景《傷寒論》尚作KT 字。《別錄》一名人銜銜乃 字之訛也。
其成有 階級,故曰人銜。其草背陽向陰,故曰鬼蓋。
其在五參,色黃屬土,而補脾胃,生陰血,故 有黃參、血參之名。
得地之精靈,故有土精、地精之名。《廣五行記》雲∶隋文帝時,
上黨 有人宅後每夜聞人呼聲,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許,見人參枝葉異常,
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參, 一如人體,四肢畢備,呼聲遂絕。觀此,則土精之名,
尤可證也。《禮斗威儀》雲∶下有人 參,上有紫氣。《春秋運斗樞》雲∶
搖光星散而為人參。人君廢山瀆之利,則搖光不明,人 參不生。觀此,則神草之名,又可證矣。
「主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久服輕身延年(《本 經》)。
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
通血脈,破堅積, 令人不忘(《別錄》)。主五勞七傷,虛損痰弱,
止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 治肺痿及癇疾,冷氣逆上,
傷寒不下食,凡虛而多夢紛紜者加之(甄權)。止煩躁,變酸水 (李 )。
消食開胃,調中治氣,殺金石藥毒(大明)。治肺胃陽氣不足,肺氣虛促,
短氣少氣, 補中緩中,瀉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元素)。
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 眩暈頭痛,反胃吐食, 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
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 、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時珍)。
特徵
一般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2]
喜質地疏鬆、通氣性好、排水性好、養料肥沃的砂質壤土;
喜陰,涼爽而濕潤的氣候對其生長有利;耐低溫,忌強光直射,喜散射較弱的光照。
人參的肉質根為強壯滋補藥,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
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人參的莖、葉、花,果以及加工副產品都是輕工業的原料,
可加工出諸如含有人參成分的煙、酒、茶、晶、膏等商品。
人參栽培是農民多種經營的重要項目,能給國家提供大量的稅金和利潤。
參考來源
- ↑ 人參_中藥材_,中醫世家
- ↑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人參的副作用,39藥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