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区
海陵区,泰州市辖区。位于江苏省中部,东经119°54′42〞,北纬32°29′54〞。西邻江都市,北、东与姜堰市接壤,南连高港区。总面积309平方千米。总人口57万人(2010年)。辖10个街道、3个镇: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城北街道、京泰路街道、红旗街道、凤凰街道、寺巷街道、明珠街道、九龙镇、罡杨镇、苏陈镇。其中,寺巷街道、明珠街道由泰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区政府驻城中街道府前路26号。
全区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南部多属平地,北部河网密布,地面标高2.6—5.5米,最高处岳阜标高20.28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1],年平均气温在13.9℃—15.7℃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49.1毫米。
目录
历史沿革
周时称海阳。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海陵县,隶属临淮郡。东晋义熙七年(411年)设海陵郡,领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五县,隶属南兖州。梁,海陵县由广陵郡改属海陵郡。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增辖临泽县,领六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海陵废郡。建陵县并入海陵县。
唐武德三年称吴陵,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开始,辖海陵、兴化、如皋、盐城等县,隶属东都府。宋初为泰州军事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泰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称泰州。明、清沿用。民国建立,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
1949年1月21日泰州解放,22日成立泰州市人民政府,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5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称苏北泰州专区。1950年1月18日,泰州专区与扬州专区合并为泰州专区,专署驻泰州市,辖泰州、扬州两市及泰县、泰兴、靖江、江都、兴化、高邮、宝应、仪征,六合9县。1950年8月,扬州市直属苏北行署,泰州专区辖1市9县。1953年2月8日,泰州专区改称扬州专区。1954年11月21日,泰州市改为省辖市。1958年7月改为地辖市,属扬州地区。
泰州市与泰县曾两度合并。1950年5月8日至10月7日,泰州市与泰县合并为泰县。1959年1月9日至1962年5月24日,泰州与泰县合并为泰州县。县政府均驻泰州。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泰州市,原县级泰州市改为海陵区。
199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姜堰市的寺巷、鲍徐、塘湾、白马、野徐5个乡镇和泰州市的口岸、刁铺、永安洲、田河、许庄5个乡镇划归海陵区管辖。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新设高港区,区政府驻口岸镇;管辖从海陵区划出的口岸、刁铺、许庄、田河、永安洲、白马、野徐7个乡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海陵区(辖9个街道、4个镇、2个乡)总人口402355人,其中:城中街道24741人,城南街道34283人,城北街道42411人,城西街道38376人,西仓街道11859人,下坝街道18625人,泰山街道4097人,丰乐街道2257人,新区街道12383人,九龙镇26855人,寺巷镇59932人,塘湾镇31138人,泰东镇29528人,东郊乡32920人,西郊乡29899人,红旗良种场3051人。
2009年末,海陵区总面积304平方千米、总人口55.93万人。其中:九龙镇面积30.9平方千米、人口28886人,罡杨镇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2154人,苏陈镇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38910人,寺巷镇面积51.49平方千米、人口61589人。(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缺街道数据)
2010年,撤销寺巷镇,设立寺巷街道、明珠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海陵区辖10个街道[2]、3个镇: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城北街道、京泰路街道、红旗街道、凤凰街道、九龙镇、罡杨镇、苏陈镇;寺巷街道、明珠街道(由泰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区政府驻府前路26号。
视频
海陵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搜狐,2018-12-05
- ↑ 话说世界系列:城市街道的发展 ,搜狐,20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