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淮劇是源自中國江蘇省江淮地區的地方戲劇,主要流行於鹽城淮安泰州揚州等地,在上海安徽等省市,中國大陸以外如台灣也有一定的影響。唱腔樸實。淮劇的方言是以淮語洪巢片建鹽方言中建湖話音係為基礎。

目前有16個公有淮劇團,分布在江蘇省鹽城、淮安、泰州、揚州、建湖阜寧射陽濱海大豐漣水興化泰興寶應等市、縣。以及上海市。江蘇省淮劇團設於鹽城市[1]

目錄

歷史沿革

最初的淮劇,多為民間生活小戲,其主要唱調是在「門嘆詞」、「香火調」和部分民歌小曲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淮調(後稱老淮調)。後受徽戲和京戲影響,移植演出了一些表現歷史生活的大戲,因需扎靠、打把子,故稱「靠把戲」。在唱腔上,相應吸收了徽戲的唱腔加以變化,創造了「靠把調」(又稱老徽調)。

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未採用管弦樂器伴奏。1930年前後,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開始創作了採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拉調」唱腔在板式變化上有新的豐富和發展,加之此時出現了李玉花、董桂英等第一批女演員,使淮劇的表演藝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流動地區也從鹽城、泰州、阜寧、淮安、寶應、興化一帶,逐步擴大而流布江蘇全省。

1912年,淮劇藝人何孔德、何孔標、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演唱[2]。1939年,著名演員筱文艷在「拉調」等唱腔的基礎上,新創出「自由調」,使淮劇唱腔大大地增強了表現力。之後,名演員何叫天又創出了「連環句」唱調,進一步豐富了「自由調」。在蘇北抗日根據地,1942年成立了鹽阜文工團等文藝演出團、隊,建立了「淮戲研究組」,不但創作演出了反映人民革命鬥爭的現代戲,也新創了「新淮調」、「新悲調」等唱腔,並吸收揚州「小開口」(見揚劇)的一些曲子,使淮劇唱腔更加豐富起來。淮劇唱腔除以上主要唱調外,尚有〔南昌調〕、〔淮悲調〕、〔春調〕、〔十字調〕、〔下河調〕、〔葉子調〕等腔調,以及部分來自民歌、小曲的調子,如〔磨房調〕、〔補缸調〕、〔跳槽調〕、〔八段錦〕、〔藍橋調〕等。伴奏樂器有二胡三弦揚琴嗩吶等;打擊樂器扁鼓蘇鑼鐃鈸堂鑼等。在鹽阜「花鼓鑼」、「僮子鑼」、「麒麟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整套伴唱鑼鼓,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流派紛呈

淮劇流派有「筱派旦腔」、「何派生腔」、「李派旦腔」、「馬派自由調」、「徐派老旦」、「周派生腔」、「楊派生腔」、「李派生腔」八大流派。分別是淮劇名家筱文艷、何叫天、李玉花、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楊占魁、李少林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淮劇藝術流派。當下流行的派別是以陳德林、黃素萍為代表的陳派,代表的是現代唱腔。

視頻

淮劇 相關視頻

越調藝術家李玉花從藝70周年紀念演出
越調老錄像《張廷秀私訪》81年 李玉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