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蓋澆面
歷史起源
淮安蓋澆面發端於北宋。時南方漕船至末口入淮,須人工盤過北神堰,故「船一靠岸,千車萬擔。」近三萬扛工縴夫多是淮河北岸壯勞力,
晨昏在此作業,午間休息。每日成群結隊,到楚州西門內龍興寺前蹭戲。既合淮北人好麵食的口味又廉價且飽腹的午餐,
惟有蓋澆面:以淮安獨特的手工小刀面,配上長魚、蝦仁、腰花、肚絲,以及豬牛羊肉雞魚蛋等炒成的幾十種不同澆頭,
一碗一澆、現炒現澆。既能領略淮菜小炒的精華,又可當主食,有湯有水,經濟實惠。最便宜的是陽春麵,只用骨頭湯加醬油青蒜芫荽。豐儉隨人,各有所愛。
食品特色
當然,蓋澆面,外地也有,有的名氣比淮安的還大,但真正論品種、精細、口味,淮安蓋澆面稱得上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外地的蓋澆面一般用撈麵,麵條里沒有湯,澆頭品種很少、炒法單一,大多是事先炒好,上麵條時才盛一勺澆在上面。
而淮安蓋澆面是用小刀面下好,撈出盛在碗中,兌以骨頭湯或雞湯,再配長魚、腰花、肚絲、蝦仁,以及豬牛羊肉雞魚蛋、
各種蔬菜等炒成的幾十種不同澆頭,一碗一炒、一碗一澆、現炒現澆。既能領略淮菜小炒的精華,又可當主食,飯、菜、
湯皆有,美味可口,經濟實惠。和外地的蓋澆面相比,淮安蓋澆面的優勢一目了然:配料豐富、品種齊全、
炒法講究、口味獨特、有湯有水……冬天的早晨,一大碗熱氣騰騰的蓋澆面下肚,頓感渾身溫暖、通體舒暢、心滿意足。
未來發展
北方人一直認為他們做麵食最地道、最正宗,淮安屬於南北交匯之地,所以在麵食製作上一直沒有北方人自信,
體現在麵條上更甚。我們的麵條連正規的名字都沒有,而直接叫長魚面、腰花面、肚絲面、肉絲麵、
豬肝面……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作為中國四大菜系,早已名揚海內外,而作為淮揚菜名點的蓋澆面卻仍然「藏在深閨人未識」,
甚至我們的許多市民都不知道平時吃的麵條就叫蓋澆面。甘肅蘭州牛肉拉麵、福建萬縣麵食小吃與淮安蓋澆面相比,
都難出其右,卻能在我們淮安乃至全國大行其道,這應該值得我們深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