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紅劇
淮紅劇 |
中文名稱;淮紅劇 原名;清音 地址;江蘇省宿遷市 主調;淮安滿江紅 級別;淮陽縣劉莊清真寺 |
淮紅劇是江蘇省宿遷市的一種的戲曲劇種。原名清音,俗稱旱船調,主要以喜劇、鬧劇為主,有唱腔、道白,道白就是宿遷話,唱腔變化不太多。又有"百曲"之稱。因其主調為淮安滿江紅而得名"淮紅"。上世紀六十年代,宿遷淮紅戲同丹陽丹劇、海門山歌劇一起被譽為江蘇戲曲「三枝花」。[1]
目錄
簡介
唱[滿江紅]、[鴛鴦句]、[穿心子]、[數落]、[鳳陽歌]、[魏調]。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簡短故事或頌揚功德、祝賀吉慶的唱詞。因而,淮紅劇在宿遷城鄉及周邊睢寧、新沂、沭陽、泗陽、泗
洪、淮陰、漣水、灌南等地廣為流傳,深受人民群眾喜愛。上世紀六十年代,宿遷淮紅戲同丹陽丹劇、海門山歌劇一起被譽為江蘇戲曲"三枝花",受到時任中共江蘇省委、省政府領導江謂清、惠裕宇、歐陽惠林等接見。如今,隨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夠了解和演唱該劇的藝人越來越少,瀕臨失傳。淮紅戲的生存狀況已引起我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2007年,淮紅戲被列入我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宿遷飽受黃河水患,民不聊生,有許多民間藝人靠說唱謀生,他們多順水隨舟流動,沿河、沿湖登岸隨意作場。當時的藝人流動性很大,吸收了各地流行的民間小調,曲調趨於豐富。清乾隆年間,水患得到有效治理,許多藝人也相對穩定,淮紅戲因此得到迅速發展。到清後期,在宿遷地區形成,流布於宿遷、淮安、沭陽、泗陽、泗洪、淮陰、漣水、灌南等地。
清末民初,淮紅劇在演唱上有了新的發展,形成了東西兩大流派,東派以宿城梁邦傑為代表,唱腔以柔為主,委婉纏綿,餘味無窮;西派以宿遷縣雙莊鄉羅運章為代表,唱腔以剛見長,響而不噪,渾厚樸實。在表演方面,已逐漸發展成為戲曲的初級形式,在旱船表演間歇時,一生一旦上場,對歌對舞,演出《觀燈》、《算命》、《叩百子》等饒有興趣的小型節目。1928年,宿遷縣民眾教育館辦的業餘娛樂社,由梁邦傑、臧玉堂、程步瀛、楊瑞芝、陸玉堂、錢永祥、柴長慶、蘇宜嶺、鞏鳳嶺等人組成"清音演出組"在舞台上演出《水漫金山》、《算命》、《潘金蓮拾麥》、《陳妙常追舟》等劇目,頗受群眾喜愛。這是淮紅劇第一次登上戲曲舞台。後抗日戰爭爆發,戰亂迭起,娛樂社解散,這枝含苞初放的小花,也隨之凋謝。
新中國成立後,淮紅戲獲得了新生,為搶救民族文化藝術遺產,江蘇省文化局於1954年和1959年,兩度派員來宿遷會同文化館挖掘整理,縣文教局根據省文化局挖掘整理旱船調的指示,組織文化館侯鑄九等人,在梁、羅兩大流派中,挖掘整理出淮紅曲牌如: [八角鼓]、[鳳陽歌]等近百個,唱本數十個,並編印成冊。1954年底,宿城北關鎮成立了群英業餘淮紅劇團,夏承祥為團長,程步瀛任導演,主要演員有柴長慶、蘇宜嶺、鞏風嶺、鄧士英、錢永祥、夏永俠、楊金斗等。建團初期,由於國家經濟不足,劇團經費由演員自籌,借空閒民房或院落演出,節目以清唱為主,頗受淮紅戲愛好者歡迎,每晚聽眾濟濟一堂,有時近千人。
1958年,省音協秘書長張仲樵來宿調查淮紅劇音樂,會同文化館同志採訪了埠子鎮淮紅老藝人楊瑞芝先生,並音樂記譜一個多月,楊瑞芝的"鳳陽歌"《萬歲毛澤東》,由蘇力記譜(張筆名)載人《江蘇民間音樂集成》。同年秋,宿城鎮以群英淮紅劇團為基礎,又吸收了卓耀坤、馬斯玉、黃元良、郭玉榮、周士賢等淮紅劇愛好者,擴大成立了霸王公社業餘淮紅劇團,以劉漢傑為團長,演職員二十多人。在公社黨委的領導下,執行"雙百"文藝方針,以小型多樣、自編自演為主,創作演出了現代戲《月下操練》、《送塘泥》、《採蓮船》、《爭肥記》、《齊走陽關道》及傳統戲《追舟》、《雙下山》等劇目。表演上吸收京劇藝術形式,唱、念均用宿遷方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富有地方色彩,令人耳目一新。與此同時,雙莊、耿車公社和果園場也先後成立了淮紅戲業餘劇團。
1960年1月,霸王公社業餘淮紅劇團,參加省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現代戲《送塘泥》,獲得好評,省文化局撥專款四萬元,支持宿遷成立專業淮紅戲劇團。是年3月,經縣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將霸王公社業餘淮紅戲劇團,辦成實驗性質的專業淮紅戲劇團,由霸王公社領導首排《太平圖》。同年秋,與撤銷後的縣京劇團合併成立宿遷縣呂劇團,從此,淮紅劇又流於業餘演唱。
1978年,縣文教局組織文化館,劇團音樂工作者李兆益、梁生安、楊邦彥等,花費一年時間,對淮紅劇音樂,再次進行挖掘整理(省文化局前曾派員兩次來宿挖掘整理淮紅戲曲牌,可惜的是他們整出的曲牌和唱本,在"文革"中均遭到焚毀),研討其唱腔、伴奏特色,並在《插路標》、《出禮》、《二憨送布》等劇中,加以實踐,使原有曲牌有了新的發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縣京劇團也於1983年用淮紅劇曲調,移植到花鼓戲《家庭公案》中去,作了一次大膽的嘗試。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淮紅戲已有二十多個唱本參加省、市級匯演和展演獲獎。通過數代人的努力,淮紅戲具備了地方戲曲劇種的各項條件。同時,淮紅戲中的曲牌(旱船調)在宿遷、沭陽、泗洪、淮安、漣水、灌南等縣廣泛流行,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特別是旅居海外的宿遷老一輩華僑對淮紅戲唱段十分喜愛,省、市報紙、電台多次予以報道,江蘇省戲曲志將淮紅戲列為原淮陰地區流行的七大劇種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政府對淮紅戲的挖掘、培育工作十分重視,先後已挖掘傳統小戲(折子戲)、坐唱、說唱等多種淮紅戲表演形式。2005年元月,在市委擴大會期間,宿豫區組織的"山魂水韻"大型文藝演出中,用淮紅戲曲調演唱《說宿豫,唱宿遷》獲得觀眾好評。對弘揚這一地方戲曲曲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3]
表演形式
淮紅戲最初演唱形式有二:其一,坐唱,運用曲牌聯唱,來表現民間故事內容;其二,在節日、廟會上,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簡短故事或頌揚功德、祝賀吉慶的唱詞。
傳統的表演形式中,演唱多由女藝人自擊板鼓而歌,伴奏多為盲人,樂器有二胡、琵琶、揚琴、月琴等。後來發展為:淮紅戲樂隊主弦採用高胡,其它伴奏樂器有二胡、中胡、揚琴、琵琶、三弦,低音多用大提琴,吹管樂常用竹笛、嗩吶、笙。主弦高胡的演奏,採取套子(加法)手法。其它樂器用托腔伴奏(隨腔伴奏),有時採用反正弓拉法進行伴奏。樂隊伴奏時一般多用唱繁伴簡,唱簡伴繁的方法,使伴奏與唱腔音樂自然形成民間"支聲復調"的效果。淮紅戲的打擊樂一般採用京劇的鑼鼓經。但應提出的是在打擊樂中,使用小碟子進行伴奏,風格獨特。小碟子音高,選用與劇中主要曲牌調的高低一致或相近似。敲碟子的節奏比較豐富,變化也是多樣的。
唱腔特點
淮紅戲的唱腔屬於曲牌體的結構形式。它基本上是以[滿江紅]為主體曲牌,採用串腔手法,少部分為板腔體。有機地聯綴若干個不同的民間曲牌,形成"聲樂套曲",演唱較為完整的故事。在清曲中的一個重要的曲牌組合形式《五瓣梅套曲》,必須用[滿江紅]開始,[疊板]、[落板]結束。這種組腔方式已成為淮紅戲的基本規律。
主要曲牌
淮紅戲主要曲牌有:[滿江紅]、[鳳陽歌]、[鴛鴦句]、[穿心子]、[上河調]、[小河調]、[剪剪花]、[小郎調]、[數落]、[羅江怨]、[銀紐綠]、[關東調]、[八角鼓]、[魏調]、[楊柳青]、[鮮花調]、[八段錦]、[道情]、[蓮花落]、[十杯酒]、[梳妝檯]、[補缸]、[太平年]、[數落板]、[垛子趕板落腔]等。
傳承譜系
淮紅戲自清嘉慶年間以來已傳至六代,每個時期的代表性傳承人有:
嘉慶年間程二(名字不祥);
同治、光緒年間吳敬齋;
民國初年至1949年前:宋呂慶(編、演)陳加棠(編、演)、錢祥(樂隊);
建國後到七十年代初李占魁(編、演)傅錦佩(編、演)、王茂學(樂隊)劉漢傑(編、演)、蔡士民(編劇)、於慶堂(司鼓)、陳友洋(演員);
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楊邦彥(作曲)梁生安(作曲)張志清(劇本)楊靜(編劇)鄭奇恩(編劇)楊佑智(導演)楊士聖(樂隊)李文章(樂隊)劉獻奎(編、演)、羅緒文(編、演)於洪南(主胡)。
參考資料
- ↑ 江蘇戲曲淮紅劇 , CN人才網 2017-12-27日
- ↑ 委婉纏綿的戲曲淮紅劇 , 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9-07-29
- ↑ 淮紅劇又叫淮紅調、旱船調,是宿遷土生土長的地方戲種 , 網易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