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門山歌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門山歌劇

中文名稱;海門山歌劇

曲目數量;200

發行時間;1955年

音樂風格;山歌

譽為;江海平原一枝花

海門山歌劇,為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流行於江蘇南通海門一帶的傳統戲曲劇種,它源于海門山歌,1955年發展成舞台劇。海門山歌劇團是海門山歌劇種唯一的劇團,被譽為"江海平原一枝花"。

海門山歌不僅在海門流行,還傳唱於啟東、通州部分地區,鹽城大豐沙地移民區,上海的崇明、奉賢,蘇州張家港等地,是吳歌的一個重要支脈。

2008年6月,海門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593Ⅱ-94。

簡介

1955年,陸行白等將敘事山歌《搖船郎》整理改編成第一個山歌小戲《淘米記》 ,由中興鎮業餘劇團首演,1956年春節參加了海門縣文藝會演,後由茅鎮業餘劇團演出,相繼參加了市、省會演,1957年3月,《淘米記》進京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民間歌舞會演,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並接見了全體演員。1958年8月,海門山歌劇團成立。劇團至今已上演了200多個劇目,其中創作劇目30多個,代表劇目有《淘米記》、《采桃》、《倆媳婦》、《銀花姑娘》、《青龍角》、 《獻給媽媽的歌》等。

1993年5月和2002年12月,海門山歌劇團兩次晉京,上演了山歌劇《青龍角》和《獻給媽媽的歌》。海門山歌劇的演出範圍除了海門本地外,還包括整個南通地區和江浙滬的吳語區。海門山劇團不僅是個專業戲曲團體,也是海門山歌傳播的載體,山歌發展的基地和山歌演員的人才庫。[1]

藝術特點

海門山歌劇曲調優美樸實,清新流暢,鄉土氣息濃重,有鮮明地方特色。海門山歌劇常用曲調60多首,其中以"山歌調"、"對花調"為基本調,以羽、徵調式兩種聲腔形成對比;由板腔,聯曲兩種板式結構組織而成。已有板式:"山歌調"慢板、中板、清板、流水板、聯板、緊板、疊板、快拉慢唱等九種板式,"對花調"慢板、中板、清板、寬板、雲水板、簡板等六種板式。並吸收交關小調搭說唱音樂。有個用來抒情,有個用來敘事。如"月月節",搿首曲調感情充沛,意境深遠,用來載歌載舞最為合適;《小郎依兒來》活躍有彈性;"香袋調"旋律優美,容易上口;"佛祈調"非常靈活,弗受唱詞字數限制,可長可短,可緊可鬆,可以表達愉快個心情;"打櫻桃調"、"五更鼓兒調"擅長男女對歌、抒發愛情;另外有"牌經調""采仙桃調"等油腔滑調,適合反面人物表演。

山歌劇個聲腔,儕是五聲音階,有個加進"清角"、"變徵"、"變宮"音;旋法特點除級進,最有特色四度、五度、小六度、小七度個跳進,加25、36、63、31、65等,由於羽音勒調式里向非常突出,使得海門山歌劇音樂唱腔形成獨特風格;其潤腔方法緊密結合襯詞個運用,如:"嗨、唷、呀、啊、洛"等,使得海門山歌富有色彩。

曲牌中,海門鑼鼓蠻有特色,但是只能搭曲牌或曲子中同時使用。至於常用鑼鼓經,根據京劇鑼鼓稍加改動因地而用。樂隊編制是主奏樂器、基本樂器、色彩樂器。如主胡、笛子、琵琶為主奏組;以揚琴、大提琴、三弦、笙、中胡等為基本樂器;剩下來個是嗩吶、小提琴、西洋木管、電子琴為樂彩樂器。主奏二胡音量搭音樂比較高亢清脆。

歷史發展

清朝時期

清代中期,江南朝現在個海門地區大量移民,搿星移民就把吳歌傳進沙地地區。經過海門等地方個老百姓世代口頭傳唱,弗斷修飾創造,逐點逐點發展成功海門山歌。

民國時期

民國24年(1935年),管劍閣丁仲皋搜集海門山歌整理成功《江口情歌》,勒上海大夏大學校刊浪發表,隨即編輯成專集。第二年,管劍閣搜集個長篇敘事山歌《紅娘子》發表勒勒武漢《天地人》雜誌。

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之後,當地業餘文藝演出非常活躍,發展了豐富多彩個新山歌,反映了當時老百姓個現實生活,歌頌勞動搭愛情,抨擊各種弗合理個現象。

1954年,海門山歌正式搬上舞台。

20世紀50-60年代,有一支業餘演出隊(陸行白等人)以敘事山歌《搖船郎》為基礎,整理創作第一個海門山歌小戲《淘米記》,受到當地人個好評。接下去搿個戲參加了南通地區搭江蘇省個匯演。

1957年,《淘米記》又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演員受到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個接見,並且合影留念。

1958年8月,海門縣政府勒省、地兩級政府支持下,正式成立專業個海門山歌劇團。從此之後,海門山歌劇作為一個新個劇種出現勒舞台浪。

80年代,交關山歌搭研究山歌個論文勒省級以上期刊發表。

1984年,海門山歌研究會成立。

1985年8月,海門縣舉辦首屆海門山歌會唱,50多名歌手演唱山歌40多首,《光明日報》、《新華日報》先後對此作了報道。

1986年7月,宋衛香演唱海門山歌《小阿姐看中搖船郎》,隨南通民間藝術團進京演出。

1987年, 《海門山歌選》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收錄海門山歌250多首。

1993年第二次進京演出《青龍角》,獲得成功,同年年底參加江蘇省第一屆戲劇節,演出《青龍角》獲多項獎項。[2]

1995年,海門山歌《青龍角》進京演出。

2007年,海門山歌進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8月19日到21日,中國.海門山歌節舉行,標誌着海門山歌文化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3]

分類

海門山歌分兩類:

一類是即興山歌

大多勒田裡做生活或者農閒辰光,隨口編成,歌詞有四句、六句、八句等,譬如《西北天烏雲獨腳撐》 、 《隔江看見野花紅》 、 《東南風爽急悠悠》等。

第二類是敘事山歌

歌詞有十多句、幾十句,乃至幾百句弗等,譬如講《販桃郎》、 《搖船郎》 、 《繡花鞋》 、《拔蒜苗》等。敘事山歌中個系列山歌,人物、情節互相連貫,又獨立成篇,如《紅娘子》等。海門山歌以反映男女愛情生活題材為多,如《小阿姐看中搖船郎》、《情郎山歌》等,有"嘸郎嘸姐弗成歌"個說法,有個山歌從反映農民生活個艱辛,表現農民對地主剝削個痛恨,如《望望日頭望望天》、 《長工苦》 ;還有把古人古事串成山歌,如《十字歌》等;有星山歌滑稽,純屬消遣,有星是調情戲弄。

文化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培養起來的地方劇種中,有四大劇種是中國戲曲事業的領軍劇種。其中北為龍江劇、南為白劇、西為隴劇,而東,就是廣泛流傳於江海大地的海門山歌劇。

海門山歌包括通東民歌和沙地山歌,都來源於百姓的日常生活。祖輩居住在海門北部的農民和漁民在生產生活中總愛引吭高歌,男女青年也常用歌的形式表達愛情,這形成了海門山歌中的通東民歌。明清期間,大批崇明人和江南人過江開墾定居。他們的到來,形成了海門南部地區的沙地山歌。在明代有關史料中,曾用"山歌幽咽聞清晝、蘆笛高低吹暮煙"的文字來形容海門山歌,這也是有關海門山歌的最早記載。海門山歌語言淳樸自然,形象生動、情趣盎然。音樂清純甜美,悠揚婉轉。由於歌曲表達的含義不同,海門山歌又分為即興山歌和敘事山歌。

1958年,海門山歌劇團正式成立,使海門山歌由單一的歌曲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山歌劇。形成了自己的唱腔、聲腔系統,有自己的表演行當,同時也有戲曲表演程式,已經初步具備戲曲成熟狀態的這樣一個戲曲劇種。

劇團成立40多年來,創作、移植了200多個劇目。1993年和2002年,山歌劇《青龍角》和《獻給媽媽的歌》分別進京演出。海門山歌劇團也獲得了"天下第一團"的美譽。海門山歌劇到現在還保留一種地方的文化色彩,地域文化色彩,特別是以山歌為基礎,山歌調和對話調這兩個結合,到現在能保持這樣一種風格,這非常可貴的。山歌劇確實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力,今後還可以獲得很大的發展。

近年來,海門市不斷加強了海門山歌及山歌劇的創作。今年初新編排的海門山歌劇《采桃》應邀參加了第三屆中國濱州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從全國50多個專業團體選送的曲目中脫穎而出,獲得銀獎,這是海門山歌有史以來獲得的最高藝術獎項。2002年,海門山歌被列為海門市中小學校的鄉土教材。從1998年開始,海門市每年舉辦一次山歌會唱,讓山歌之花繼續盛開在江海大地,香飄四季。[4]

現狀

在調查中,鄒仁岳先生就這個問題談了他的一些看法。他認為觀眾是劇團生存的先決條件,群眾是山歌流傳的深厚基礎。過去,因為社會環境封閉,文化生活貧乏,所以山歌演唱是人們豐富生活的重要方式。而如今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的多元化,信息傳播的現代化,讓人們耳邊迴響的不僅是混合泥土的鄉音,而是五湖四海的濤聲。尤其是海門山歌如今面對的是一代全新的觀眾。他們對此的喜愛與否,將直接決定着海門山歌的命運。

在談到人才問題時,鄒仁岳先生認為現下的海門山歌在寫作編劇、導演和演員各個環節上都面臨的人才斷流的危險。另外,長期以來的"官辦文化",使劇團以"正規"自居,失去了精幹活潑的靈氣。又加上長期的一支獨秀,缺乏競爭。所有這些,在如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突飛猛進的新世紀裡,變成了制約海門山歌發展的鐐銬。

相關視頻

海門大型山歌劇親人

海門山歌劇團應邀湯西村演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