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渭城覽古(鄭劍)

渭城覽古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渭城覽古》中國當代作家鄭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渭城覽古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朝雨瀟瀟,楊柳青青。渭城客舍,離別的詩句寫了又寫,從遙遠的秦漢,一直到迷離的現代。讀過的詩句都化作似水柔情,飲下的美酒都融入錚錚鐵骨。而渭城到底是哪座城池,我卻從不曾細究。直到有一天,收到去咸陽學習的通知,看到咸陽師院的備註——渭城校區,我才猛然醒悟,渭城原來就是咸陽。又從網上搜索得知,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項羽一把火把咸陽城燒為灰燼,劉邦又修新城,漢武帝時因新城臨近渭水,改新城為渭城。我曾幾次途經咸陽,卻未曾有片刻停留,深為遺憾,這一次,定要一覽渭城風貌。

車進咸陽。高樓,天橋,處處顯示着一座都市的現代氣息。

入師範,報名,註冊。時間尚早,搜索高德地圖。地圖顯示,咸陽博物館離師院三公里有餘,途中有鳳凰台,附近有廊橋古渡。還有半日時間,後面學習緊張,未必有閒。於是,我便決定步行前往博物館。

循着導航所指示,我一路向南。

到北平街,一座高大的牌樓橫亘路口,藍綠為色,斗拱雕梁,絢麗雄偉,車輛從牌樓下穿梭而過,現代都市平增了一份古意。

轉入谷家巷,向前走了二百多米,一座高台赫然橫亘面前,頂上約略看到飛檐翹角,琉璃碧瓦。轉過高台,有一石碑,上書「鳳凰台」。背面有簡介,說是秦穆公之女弄玉與蕭史吹簫引鳳的地方。弄玉與蕭史,這對神仙眷侶,以音樂相識,以音樂相伴,成為天下夫妻的典範。向東二百餘里的華山西峰,有玉女峰,也是他們吹簫引鳳的地方。東有玉女峰,西有鳳凰台,這一東一西,相互呼應,應和的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

來到一扇鐵門口,有人正拉門出來,詢問能否一觀。他回答,現在正在整修,整修之後,再擇日開放。

只能悻悻離開。

往南轉出小巷,店面皆仿古建築,我想,大概到博物館了。行不到百米,便看到斗拱飛檐的牌樓上書寫着「文廟」兩個大字,豎掛的門牌寫着「咸陽博物館」的字樣,旁邊還有一個牌子,寫着「今日閉館」。一位老人坐在門邊,詢問今日可否參觀,老人很熱情地說:「今天不行。星期一閉館,星期二到星期天正常開館。」真是不幸。

幸運的是,廊橋古渡就在街對面。只是導航把我引到南陽樓,出南陽樓,對面是古渡遺址博物館,可惜又是閉館。博物館後面,就是渭河。

來到水邊。碧水蕩漾,楊柳輕拂。西邊,廊橋橫跨渭水兩岸。橋上,青檐灰瓦,樓閣聳立,似乎是阿房宮挺立水上。古樸,典雅,雄偉,恢宏,這正是秦建築的風格。秦崇尚水德,以黑為尊,帝王着黑衣,台榭樓閣也以黑、深灰為主。

從北面上橋,一組雕塑列於橋端。商鞅、張儀、范睢、白起、蒙恬、蒙驁、王翦、王賁、宣太后、巴寡婦清,都是為秦奉獻心力和才智,為秦之強大和開拓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雕像於此,是世人對他們功績的肯定與頌揚。那麼,那些胸懷大志,橫掃六合的秦國君王,也一定在這座橋上占有一席之地。

從橋北到橋南,樓閣館藏皆關閉靜休,只有陽光從西邊斜射過來,映在河面,投射在樓閣之上。橋南,並不見其他雕像,我有些詫異。畢竟,從偏狹一隅的小諸侯國到統一天下的大帝國,這些秦國君王功不可沒。不必說起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的秦孝公,不必說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單說一下秦惠文王,我們就不能不佩服秦國國君的胸懷和氣魄。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兒子,商鞅變法,這位公子是反對的,他甚至故意觸犯新法,結果連累師父割鼻刺面,自己也被貶為庶民,流放民間。流落民間的公子終於看到了新法帶給國家的巨大好處。秦孝公去世,公子繼位,這就是秦惠文王。他延續商鞅之法,勵精圖治,使秦國日益強大。而後來的各位國君,沿用商鞅之法,使秦國國內政令暢通,國富兵強,最終統一天下,開創了一個大一統的強大帝國。廊橋古渡之上,沒有為他們立像,多少有點遺憾。

東面,渭河之上,廊橋正對着一座現代化的橋樑,是渭城橋。車輛來往,絡繹不絕。廊橋厚朴典雅,古意盎然;渭橋纜繩深吊,鋼筋鐵骨,彰顯時代氣息。一東一西,兩座橋樑,昭示千年秦都的時代風華。

靜水深流,廊橋橫臥,樓閣高聳。

在渭城水邊,兩千年前與兩千年後似乎重疊,分不清是秦的古渡,還是唐代的客舍,抑或是現代公園。

當然,不見秦裝漢服,不見送別的酒,不見征塵漫漫。小孩子和媽媽嬉戲着,玩得正開心;年輕人相依相偎,你儂我儂;老人們在水邊,在橋上走過,步履輕快而矯健。

古渡新氣象,這是時代的變遷,這也是文化的疊加。秦建築的風格,現代的鋼筋鐵骨,永恆的情感交融,賦於廊橋古渡厚重的文化積澱和俠骨柔情。 渭河靜水柔波,高樓櫛比鱗次,夕陽餘暉落在水面,明亮而深沉。

忙裡偷閒,趁着學習間歇,我去了圓明寺。

圓明寺,在渭城區塔爾坡,其前身是唐代的「資善院」,金朝時更名為「圓明寺」。

姜子牙、王昭君、慈禧太后都曾在這裡留下了歷史傳說。

清末戰亂頻仍,寺內古蹟被全部燒毀。民國二十年,熱愛佛教的信徒出資在原址上修了一座小廟,命名為「台台廟」,後來,因諸多原因,台台廟也淪為雜草叢生的廢墟。

一九九七年冬天,當地居民在建房時挖出了圓明寺的寺碑。咸陽的三寶弟子發願重建圓明寺,他們的至誠之心感動了性空法師。當時,性空法師在陝西乾縣鐵佛寺出家,他擁有中央美術學院與廣州佛學院雙重學歷,佛學造詣與美學造詣都極高。一九九八年農曆正月初九,性空法師被佛家弟子迎入咸陽,開始了圓明寺的籌備重建工作。

在圓明寺原址上,性空法師親自設計、修建了一座嶄新而古老的圓明寺。說它「嶄新」,因為它的確是新修的。說它「古老」,是因為它呈現的是古代建築的風格與氣派。

如果沒有了解圓明寺的歷史,站在圓明寺的大殿前,我還以為這是幾百年前修建的古寺。

整個寺廟建在一個高台之上,占地並不廣大。寺廟座北朝南,前面有民居阻隔,另闢東門。

我從東門而入,沿台階升至寺門。地域狹小,寺門也不寬大。

寺門內,鐘鼓樓,分列兩側。向內,東西兩邊是配殿,分別是堂房客房。寺門正對的是大雄寶殿。殿前兩邊臥着兩個石獅,中間是圓形寶鼎。大殿門口,供奉一尊彌勒佛,笑口常開。

大殿內佛像高峻,俯視眾生。殿內安寂,蒲團上並無僧人禮佛,但大佛莊嚴,讓人不敢仰視。

出大殿向後,沿台階而上,是另一層院落,一座兩層樓閣赫然聳立。第一層是三聖寶殿,第二層是萬佛寶殿。殿門關閉上鎖,不能入內一觀。通過窗格,約略可見三聖殿內佛家寶相。萬佛殿內的萬佛之相,只能暗自揣想了。

在高台之上,寶殿雄偉,布局緊湊,卻層次分明,足見設計者的匠心。灰瓦,飛檐,紅柱,藍綠繪牆,建築宏大,繪圖精美,佛相華嚴。這是佛家建築的一處勝景,凝聚着性空法師的智慧與虔誠。

只看外形,你或許會和我一樣,還以為這是幾百年前的建築遺存,但細細撫摸端詳,你就會發現這是現代鋼筋水泥的結晶。這是把古建築藝術與現代技術相融合的建築範本。木質建構的樓閣寺廟經不起風雨侵蝕,更經不起戰火焚燒。在中國大地上,有哪一座保留下來的樓閣,不是建了又毀,毀了又建。岳陽樓、鸛雀樓、滕王閣,無一不是。能長久地保存,千年不倒的,恐怕只有那些石頭雕刻或者壘積而成的古蹟。像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至今仍在風沙山野間挺立着,接受世人的膜拜。

圓明寺,用現代技術與材料承載古建築藝術,應該有更頑強的生命力。

學習結束,還有半日可消磨,我便去參觀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咸陽古文化一條街——中山街中段,由明洪武四年所建的文廟改造而成。建築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是研究明清建築的範本。博物館占地面積約8531平方米,四進院落,坐北面南,主要建築有牌樓、獻殿(一殿)、東西兩廡、大成殿(二殿)、三殿、小牌樓、偏院正殿等。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展示秦漢歷史文物為主,共九個展廳,館藏文物 1萬餘件,主要陳列着秦咸陽歷史文物、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咸陽碑石、宗教文物、以及咸陽出土的歷代兵馬俑珍品。

留連於館舍廊亭之間,瞻仰秦漢古物,追念秦皇漢武的文治武功,秦漢歷史以一種更直觀的方式展現在我的面前。

從非子開始,秦才有了自已的歷史。

公元前897年,非子居住犬丘(今甘肅天水一帶),在汧渭之間為周王室養馬。公元前770年,秦襄王護送周平王東遷,賜岐、豐之地,被封諸侯,開始立國。其後秦八次遷都,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建都咸陽。秦國歷經變法圖強,向東過黃河,出函谷關,橫掃六合,吞併六國,最終一統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長達五個半世紀分封割據、混戰紛爭的局面。

秦在立國以前,還是一支遊牧部落,建國以後的一段時期,還明顯地保留着遊牧民族的特點,比起齊、晉等國落後很多。自秦文公四年秦國的勢力發展到「汧渭之會」以後,農業代替牧畜業成為秦的主要經濟形態。定居關中以後,農業生產水平迅速提高,到穆公時代,秦國的農業生產已經趕上甚至超過東方諸國。先進的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極大地帶動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公元前246年以後,鄭國渠和都江堰的修築,更使秦的農業資源大為充足,加快了秦統一六國的歷史進程。

在這個過程中,秦人的學習與包容精神為自己贏得了進步與發展。

秦人向比自己先進的周人學習;向與自己作戰的草原部落——戎狄學習;向東的征戰中,又與六國文化融合,完成了對原有區域文化的超越。蒜頭扁壺、雙耳銅釜,是向北方草原民族學習的證明,塔爾坡秦墓葬區出土的楚式玉佩、蘭池安遺址中的齊式樹枝雙獸紋和燕式獸面紋瓦當,是仿建六國宮殿的明證。 而對人才的吸納和包容,才是秦國強大的最重要的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商鞅是衛國人;張儀首創「連橫」之策,以「橫」破「縱」,為秦國奪得漢中巴蜀之地,而他是魏國人;為秦國修建鄭國渠的鄭國是韓國人,據說還是韓國派到秦國的間諜;范睢採取遠交近攻的政策,孤立趙國,為白起攻下趙國助了一臂之力,范睢也是魏國人;百里奚是衛國人;李斯是楚國人。這些人並非秦人,卻被秦人所用,為秦君或出謀劃策,或修渠沃野,為秦國的強大奉獻智慧力量

一、二、三號展廳中,樓閣宏偉,劍氣崢嶸,玉佩溫潤,陶罐樸拙,銅壺精緻,更有地下管道的巧妙,這一切,都彰顯了大秦的燦爛與輝煌。

在咸陽博物館,讓人震撼的,莫過於西漢兵馬俑。

玉蘭花開,陽光正落在酒杯一樣的花朵上,寧靜清雅。在偏院小牌樓上,是醒目的「西漢兵馬俑」的五個大字。穿過牌樓,進入展廳,三千兵俑整齊排列。 戰馬昂首,騎兵端坐其上,整裝待發。步兵站立,目光前視,服飾仍可見出鮮亮之色。士兵皆空手作持握狀,據說,他們的兵器大多以木為柄。歷經千年,木柄都已化為泥土。

這些兵馬俑,1965年出土於楊家灣附近漢高祖劉邦長陵陪葬墓區。埋藏兵馬俑的豎穴土洞式陪葬坑,7座一穴一洞,3座一穴二洞,形成13個方陣,東西相對,排成兩列。陵墓內共清理出士兵俑1965件,騎馬俑583件,盾版模型410件,號稱「三千人馬」。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從皇家的陵寢中,走出一支雄糾糾氣昂昂的大漢雄兵。站在兵馬陣前,雖隔兩千年的時光,我仍然能夠感受到他們鬥志與雄風。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在西去的大路上,在遠古的戰場上,大漠,落日,旌旗,騎兵,是永恆的意象。西出陽關,或許無故人,但從未缺少刀劍錚錚的激越,從不缺少戰馬嘶鳴的悲壯。我分明看到古代將士的雄心與豪情。「犯我中華,雖遠必誅。」馳騁疆場,奮戰九州,大漢雄風在中華大地獵獵飛揚。衛青、霍去病、周亞夫,帶領漢家兵團,出武關,出大散關,去玉門關,向更遠的遠方進軍。封狼居胥,勒石紀功,一腔豪情,化作赫赫功績。

在咸陽博物館,玉蘭花正在開放,秦風漢韻,盪氣迴腸。

在渭水邊,古渡遺址博物館也正在開放。

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在渭河「咸陽古渡」原址上修建,通過古渡遺址展示、120餘件文物陳列和模擬場景再現等方式真實展現咸陽古渡的歷史發展和變遷。

館中展出了在渡口出土的歷代文物,鏨花金執壺、三彩單峰駝、三彩胡人牽馬瓷、銅蠟台、透雕蓮蛙歙硯、天青釉雙耳三足爐,與西域文化融合的玉高腳杯、海獸葡萄鏡……這些文物直觀地展現了古渡昔日的繁華。

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博物館讓我讀到關於渭水,關於古渡的故事歷史。文王迎親、渭水訪賢,渭橋驚馬、唐太宗與頡利可汗便橋結盟,帝王的故事總是流傳得更久遠。

而追溯古渡歷史,同樣久遠的還有橋。秦代時,渭水北有咸陽宮,南有興樂宮,為了連接兩宮,在渭水上修建中渭橋。漢武帝修建茂陵,因為道路曲折,諸多不便,就在長安西門外渭水上修建了西渭橋,也叫便民橋,就是咸陽橋。咸陽橋不僅直通茂陵,而且成為漢唐通往西域、南達巴蜀的咽喉要道,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絲綢之路」上的使者商賈踏上咸陽橋,就算來到了絲路的終點長安;走過咸陽橋,即踏上去西域的旅途。征戰的將士跨過咸陽橋,便走向黃沙漫漫、刀光劍影的邊關;踏上咸陽橋,便回到歌舞昇平、溫柔富貴的長安城。這座橋連接渭水兩岸,連接了長安與西域,連接中原與邊關,連接東西貿易,也連接了戰爭與和平。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咸陽橋上,朋友傷別,淚濕衣襟。杜甫曾有詩云,「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烽火狼煙,生離死別,這裡有建功揚名的豪邁,也有骨肉分別的悲傷。「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這裡遠去的身影堅定、昂揚,浩氣長存。

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出逃,楊國忠害怕叛軍來追,便放火燒毀了咸陽橋。宋元時期,咸陽橋損毀嚴重,無法使用,渡口作為南北交往的形式更加繁盛。明洪武年間,依城南河堤,修建咸陽古渡。明嘉靖年間,重修河堤,構建碼頭,以舟為浮橋,冬天走橋,夏天乘船。從張飛廟到清渭樓,店鋪林立,人流如潮,車馬喧鬧,貸物集散,熱鬧非凡,不減隋唐。

咸陽橋,在歷史的影像中模糊又清晰;咸陽古渡,在詩歌里,在水光槳影里餘韻悠長。古渡的繁華景象在現有的圖片中依稀可見,歷代詩人也用文字的形式記錄當年的景象。關於咸陽古渡最早的文字記載《詩經·大雅·大明》:「 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丕顯其光。 」唐代詩人溫庭筠有詩《咸陽值雨》:「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還似洞庭春水色,曉雲將入岳陽天。」最負盛名的當屬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陽關三疊》,一唱三嘆,離愁別緒,依依之情,宛若渭水長流。清人郭唐藩的《渡頭欸乃》寫道:「渭水黃花古渡頭,表里山河幾千秋。臨流不見蹇裳客,冬自橋樑夏自舟。」詩句猶在耳畔迴響,而古渡卻已遙遠

「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江上太公何處去,煙波依舊漢時秋。」渭水依舊流淌,擺渡的船隻,長蒿短漿,桅杆帆影,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如今的渭河之上,現代化橋樑飛架兩岸,車來車往,穿流不息,絡繹不絕。汽艇在水中滑過,小火車在岸邊奔跑,古渡以另一種風貌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走出古渡博物館,我像走出深邃的歷史。對面的南陽樓宏偉壯美,城門下車流如潮。陽光下,咸陽城一派祥和景象。 結束渭城之行,沿着渭河,驅車向東,清渭樓從車窗外一閃而過,雄偉之姿卻在我的心頭蕩漾。只是,清渭樓在我的身後越來越遠,千年秦都也越來越遠。而陽光依舊熱烈而奔放,渭水依舊浩蕩而悠長。[1]

作者簡介

鄭劍,中學教師,陝西省渭南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