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成立于2009年,由原襄阳师专马列主义教研室、历史科、政史系、原襄樊学院管理学系、政法系、经济与政法学院到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的发展历程。学院现有法学、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全日制[1]在校生721人,研究生42人。
目录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专职教师26人,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占教师总数的53.8%;学校教学名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硕士生导师10人,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杨海蛟研究员为政治学学科“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为“隆中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为“彩虹学者”。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35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6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近5年来在CSSCI期刊 [2]上发表文章80多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50多部,出版教材10多部。政治学一级学科被湖北省学位办授予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学院于2008年成功地举办中国政治学会年会暨中国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通过多年的努力,社会工作专业已获批国家专业硕士点建设。
特点与优势
政法学院以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与优势,通过精炼专业核心能力和深化校企校地协同,确立了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凸显地方办学特色为着眼点,以科教协同校企合作为实现路径,初步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双证通融”、法学专业“卓越基层法律人才”等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院法学、社会工作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法学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达44%。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模拟法庭也已成为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的特殊实验室。
社会服务
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学院开办了襄阳市村官培训班、地税干部业务培训班、襄阳市城管干部培训班、襄阳市社工师考试培训班、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0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院以社团为载体,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以“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为保障,以丰富的学科竞赛活动为手段,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提高的三结合。学院现有校级示范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级重点培育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近30个。学院现有马列研读社、法学社、演讲协会、新希望勤工助学服务社、拓景行知协会等学生社团。出版学生自编刊物《荆襄学子》,编辑马列研读社社刊《学习与探讨》。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严谨的学术环境,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社会声誉。
视频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到底有什么区别?该如何选择?,搜狐,2021-05-04
- ↑ 学术期刊索引的SCI、SSCI、EI、ISTP、ISSHP……都是什么意思? ,搜狐,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