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贛
簡介
湘贛位於湖南、江西兩省邊界地區。亦稱湘贛蘇區。1929年1月,紅軍第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後,留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部分紅軍和各縣赤衛隊,在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特別委員會領導下,經過兩年的鬥爭,擴大了根據地。1931年 7月,中共湘東南、湘南兩特委和西路、南路、北路3個分委根據中共蘇區中央局決定,將所轄的 贛江以西地區合併為湘贛省。8月1日,中共湘贛臨時省委在永新成立,王首道任省委書記。10月,中共湘贛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和湘贛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 蓮花縣 花塘村召開,正式成立了中共湘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王首道、 任弼時先後任省委書記,袁德生、譚余保先後任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省委、省蘇及省直機關均駐 永新縣城。至此,以 永新為中心的湘贛革命根據地正式形
湘贛革命根據地成,它包括 贛江以西、袁水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大余以北的廣大地區,約20餘縣,人口100餘萬。此後,省委和蘇維埃政府領導紅軍和游擊隊發動群眾,深入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並建立了永新、 寧岡、蓮花、上猶、崇義等十幾個縣蘇維埃政府。1932年2月,湘贛革命根據地紅軍獨立第1、第3師合編為紅軍第8軍,由 李天柱代軍長,王震代政委。1933年6月, 任弼時任湘贛省委書記。同時,以由紅8軍改編的紅17師和由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調來的紅18師在 永新組成紅六軍團, 任弼時任軍政委員會主席,1934年8月,肖克任軍團長, 王震任軍團政委。隨後紅六軍團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在軍政委員會主席 任弼時、軍團長、蕭克、政治委員 王震的率領下,撤離湘贛革命根據地向湘中轉移,留下部分紅軍在湘贛地區堅持游擊戰爭。 湘贛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可靠的西部屏障和鞏固的戰略側翼,同時也是溝通中央革命根據地與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主要橋樑。[1]
歷史
湘贛革命根據地,是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 井岡山、贛西南、湘東南地區革命鬥爭基礎上,於1930年2月至1934年8月建立發展起來的,是既井岡山根據地( 1927年10月-1930年2月)後的第二個根據地。
根據地位於 贛江以西,株萍鐵路和袁水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大余以北湘贛邊界,包括湖南的茶陵、攸縣、酃縣、醴陵、 耒陽、 資興、 郴縣、桂陽、宜章9個縣及長湘區委,江西的 永新、 寧岡、蓮花、安福、遂川、吉安、 萍鄉、 新余、 宜春、 峽江、分宜、上猶、崇文、萬安、信豐、大余等16個縣, 根據地地圖 共計25個縣,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基本蘇區人口100餘萬。境內山高林密,水網交織,南北走向的羅霄山脈,橫臥於湘贛兩省邊界。連綿不斷的崇高峻岭,險要的地勢,豐富的物產,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游擊戰爭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邊界人民飽受軍閥豪紳士匪的殘酷壓迫蹂躪,陷入苦難深淵。工農群眾富有強烈的反抗鬥爭精神,早在 大革命時期,就經歷了革命鬥爭的洗禮,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在各地普遍開展。大革命失敗後,湘贛邊在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下,曾經創建了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贛西面、湘東南地區,也風起雲湧地開展了 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革命鬥爭,相繼建立了革命武裝和蘇維埃政權,為湘贛革命根據地形成奠定了牢固基礎。
相關視頻
穿越湘贛邊 重走秋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