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齡皋
潘齡皋(1867年-1954年),字頤山,錫九,號葛城居士(安新古稱葛城),河北安新人。1881年,15歲的潘齡皋考中秀才,清光緒二十年(1894)中舉人,甲辰恩科(1904)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先後在甘肅任知縣、知州、知府。直隸知州。1921年10月,任甘肅省省長,因痛恨官場腐敗,於1922年8月辭職回鄉。後移居天津、北平,以賦詩、寫字為樂,鬻書自給。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日偽統治時期,他因拒絕出任偽河北省省長而被捕入獄。1948年,潘齡皋幾次寫信給傅作義,勸其與中共和談。1949年後,他任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議,中央文史館館員。1954年病逝於北京。[1]
目錄
生平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甲午),他由津赴京應鄉試,考中舉人,翌年(乙未)殿試,獲二甲十三名點為翰林。授翰林院庶吉士,人稱潘翰林。在翰林院三年後,於1898年赴甘肅,任隆德縣知縣。在任期間,他多施惠政。民感其行,甚為愛之,曾有扒靴留帽立生祠之說。此後,他又出任張掖、皋蘭知縣,秦州、肅州知州,不久又被任命為蘭州知府,但未到任即被選拔為甘肅省巡警道。於1906年卸任還鄉。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建立後,潘齡皋曾暫代任甘肅省提學使、布政使。1914年6月出任邊關道(安肅道)道尹兼嘉峪關監督,1919年3月辭職。1921年6月,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委任他為查勘甘、新禁煙大員,1921年10月任甘肅省省長。因軍閥傾扎,派系紛爭,迫於形勢壓力,於第二年7月辭職,回家鄉安州賦閒。
回鄉期間,潘齡皋閒靜少言,深居簡出,苦攻書法。宋哲元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時,聘請潘齡皋為參議員。他為宋手書四條屏朱伯廬《治家格言》在宋部將士中散發。
抗日時期
「七七」事變後,潘齡皋曾任安新縣縣長。1938年日軍進駐安州後,多次請潘出任縣維持會會長,他拒受偽職,遂於1938年1月逃離家鄉,定居北平。隨之,日軍誘逼潘齡皋出任河北省偽省長,漢奸、北平維持會會長江朝宗、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等人多次勸他出山,他均以種種藉口,堅辭不受,日酋惱羞成怒,遂命憲兵將其逮捕。被捕時潘齡皋穿戴好壽衣壽帽,以示不再生還的決心。入獄後十餘日,經友人取保釋放。他寧肯以鬻字收入維持生計,也不俯首於日軍換取榮華富貴,不失民族氣節。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擬將潘齡皋安置在華北行轅任職,但他目睹當局腐敗狀況,對國民黨政府不抱任何幻想,遂以年老體衰為由,拒不受職。
平津戰役其間,恰潘齡皋任北京「文友社」責任社友(即社長),該社是以倡導和平、弘揚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名流組織。他倡導「文友社」暨平津工商各界代表聯電致作戰雙方,請劃平津為非戰區城市。天津解放後,潘齡皋兩次寫信給傅作義,力勸傅和談。傅作義將軍等將領對潘齡皋十分器重,邀請他參加賢達會,並在會上發表和平解放北平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潘齡皋繼續任「文友社」社長。1949年10月1日,潘齡皋參加了開國大典,晚上又應邀去中南海赴國宴,席間與林伯渠、徐特立、呂正操等領導及各界代表暢談、和詩,以詩文記錄盛況。同年12月1日,毛澤東主席簽發委任令,任命潘齡皋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議,1951年7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1949年8月至1954年,他是北京市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三、四屆代表、北京市第二屆政協委員。晚年,潘齡皋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照顧,生活安定,心情舒暢。周恩來總理和呂正操將軍曾親自到他家訪問,並為他調換住宅。
1950年《人民日報》刊登了他的詩文手跡:中華大國幾千年,封建由來帝制專。今朝改變新生面,人民生活樂安然。
1954年6月19日,潘齡皋病逝於北京,享年87歲。
參考文獻
- ↑ 近代書法家潘齡皋(1867-1954),近現代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