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半島
澳門半島(葡語:Península de Macau,英語:Peninsula of Macao)是組成中國澳門的三部分之一,是澳門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澳門最早開發的地區,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1]。澳門半島原是海島,後因西江上游帶來的泥沙沖積成一道南北方向的沙堤,使這個小島成為與大陸一體相連的半島。
目錄
行政區劃
澳門半島由五個堂區組成,分別是:花地瑪堂區、聖安多尼堂區、大堂區、望德堂區、風順堂區。澳門半島的平地大部分由填海取得。澳門半島的面積約為9.1平方公里。人口約38.8萬人。
地理環境
澳門半島開發最早,分布着澳門的市區,是中國澳門的行政、經濟、交通、文化中心的所在,絕大部分人口和工商業均集中於此。澳門半島為一條狹長的地帶,形狀像是一隻靴子,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最寬約為1.8公里,面積9.1平方公里。半島自東北向西南傾斜,與華南沿岸山脈震旦走向相同。東北端以寬約240米的陸地與珠海市相連。長軸線從東北的關閘至西南的半圓形地(媽閣嘴)長約4公里,西北—東南走向的短軸線則從沙梨頭海邊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區東南角長約2.5公里。半島上有蓮花山、東望洋山(松山)、炮台山、西望洋山和媽閣山等山脈,其中最高的是松山,海拔93米,其他大都在海拔50-75米左右。半島上除了連島沙洲和附屬堆積地區較平坦外,大部分是丘陵。由於不斷地移山填海,使半島的面積也不斷增加,差不多約有半數土地是填海造成的。半島的東西兩岸地形各不相同,東岸面對大海是外港,風浪較大,因海水侵蝕有不少海崖和海穴,主要有港澳碼頭;西岸岸線較平直,面臨內河是內港,受西江影響而沉積淤塞,沿岸有20多個碼頭,主要是貨運及內河客運;南環海岸海水較深,堤岸迂迴,建有兩座通向氹仔的跨海大橋,一長2570米,1974年通車,另一長約4400米,1994年通車;東北方部分地區則已填築成地。
澳門半島在數千年前為一海上小島(澳門島),是萬山群島的一部分,其後因珠江口西側的泥沙而令珠海和澳門之間形成一連島沙洲(現址於的關閘),澳門島才開始與中國大陸相連,加上多年的填海才形成澳門半島。
澳門半島的北面關閘地區和廣東省珠海市拱北連接,西面與同屬珠海市的灣仔對望,南面與氹仔隔海相望,東北面則與香港的大嶼山隔珠江入海口相望。
澳門半島的最高點為東望洋山北峰,高度為海拔93米。
澳門半島和氹仔島之間有三條大橋連接。分別為嘉樂庇總督大橋(1974年落成)、友誼大橋(1994年落成)和西灣大橋(2004年12月落成)。
澳門半島上有兩個港口,分別為西面的內港和東面的外港。外港的外港碼頭是現時來往香港與澳門的主要途徑。
港珠澳大橋澳門落腳點位於澳門半島東北區明珠。
視頻
澳門半島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軍網,2019-12-5
- ↑ 2019第66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時間+地點+門票)訂票指南,大河票務網,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