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因子
激活因子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目錄
名詞解釋
激活因子(activators)是一類與阻遏物(repressors)作用相反的蛋白質分子。激活因子與DNA結合併增強啟動子處RNA聚合酶的活性。通過激活因子進行的調控稱為正調控(positive regulation)。
激活因子(activator)催化纖溶酶原向纖溶酶的轉化,後者可降解大量的組織蛋白,並將無活性的膠原酶原轉變成有活性的膠原酶,從而降解膠原類基質。研究發現,高水平的尿激酶型PA(uPA)與腫瘤的侵襲過程密切相關;多種腫瘤組織的惡性發展伴有uPA的抑制因子1型(PAI1)和2型(PAI2)量的變化。
作用條件
惡性腫瘤侵襲臨近正常組織的能力,涉及到腫瘤細胞生長和播散到周圍正常組織屏障的破壞,在此過程中,腫瘤細胞分泌的PAs提供了關鍵性的細胞分子作用機制。uPA既可以酶原形式,也可以活性酶形式結合到特定的細胞表面受體,使纖溶酶原活化成纖溶酶,與其它蛋白分解酶一同引起組織降解和細胞遷移,在腫瘤的侵襲和轉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隨人腦膠質瘤分級的增高,腫瘤惡性程度增加,uPA表達水平顯著性升高,而正常腦組織則無uPA表達,表明uPA在膠質瘤的發生和演進過程中的作用可能通過增加腫瘤細胞的侵襲力來實現。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
- ↑ 日文是怎麼來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漢文,改換成他們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
- ↑ 與漢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國人看它如天書,俄羅斯人卻如數家珍,搜狐,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