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帶
火山帶 |
中文名: 火山帶 主要分布: 全球4個主要火山帶 |
火山帶,火山活動的地區。與地殼斷裂帶、新構造運動強烈帶或板塊構造邊緣軟弱帶有關,常呈有規律的帶狀分布。世界上有4個主要火山帶,分別是環太平洋火山帶、地中海火山帶、大西洋海嶺火山帶、東非火山帶。[1]
目錄
基本介紹
世界上有4個主要火山帶:①環太平洋火山帶,有400餘座活火山,其中厄瓜多爾的科托帕克希火山(5890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阿根廷安第斯山脈的阿空加瓜火山(6940米)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②地中海火山帶。西起伊比利亞半島,向東經喜馬拉雅山與環太平洋火山帶相接;③大西洋海嶺火山帶。北起格陵蘭島,經冰島、亞速爾群島至聖赫勒拿島,約有近60座活火山;④東非火山帶。沿東非大斷裂帶分布,如著名的乞力馬扎羅火山(5895米)。
中國境內約有660座火山,絕大多數是死火山,主要分布在3個地帶:①環蒙古高原帶。火山數目最多,如大同、五大連池火山群;②青藏高原帶。如雲南騰衝火山群;③環太平洋帶。如長白山及台灣大屯火山群。
分布地區
環太平洋火山帶
環太平洋火山帶,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脈,轉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向西南延續的是千島群島、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群島,全長4萬餘公里,呈一向南開口的環形構造系。環太平洋火山帶也稱環太平洋火環,有活火山512座,其中南美洲笠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南段的30餘座活火山,北段有16座活火山,中段尤耶亞科火山海拔6723m,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
大洋中脊火山帶
大洋中脊也稱大洋裂谷,它在全球呈「W」形展布,從北極盆穿過冰島,到南大西洋,這一段是等分了大西洋殼,並和兩岸海岸線平行。向南繞非洲的南端轉向NE與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大陸北端與東非裂谷相接。向南繞澳大利亞東去,與太平洋中脊南端相邊,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東部,向北延促又進入北極區海域,整個大洋中脊構成了「W」形圖案,成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總長8萬餘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為隆起的海嶺,比兩側海原高出2-3公里,故稱其為大洋中脊,在海嶺中央又多有寬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塹,因此又稱其為大洋裂谷。
東非裂谷火山帶
東非裂谷是大陸最大裂谷帶,分為兩支: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亞中部,至紅海北端,長約5800公里,再往北與西亞的約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阿爾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羅河谷,長約1700公里。裂谷帶一般深達1000-2000m,寬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亞高原東側大裂谷帶中的阿薩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陸地上的最低點。
阿爾卑斯火山帶
該火山帶分布於橫貫歐亞的緯向構造帶內,西起比利牛斯島,經阿爾卑斯山脈至喜馬拉雅山,全長10餘萬公里。這一緯向構造帶是南北擠壓形成的緯向褶皺隆起帶,主要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
中國七大火山火山帶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新生代以來有火山群120個,火山千餘座,大抵可分為7個火山帶。
1、台灣火山帶由赤尾嶼、黃尾嶼、釣魚島經台灣島至火燒島、蘭嶼一帶,形成長達690公里的火山島弧,再向西南與南海海盆火山區相連。共有14個火山群,70餘座火山。
2、長白山——廬江火山帶沿依蘭—依通斷裂及其以東的張廣才嶺、長白山和渤海以南的郯廬斷裂帶呈北北東向分布,長2200公里,寬200餘公里,分布41個火山群,549座火山。其中有著名的鏡泊湖、長白山和龍岡火山群。
3、福鼎——海南島火山帶分布於東南沿海大陸邊緣地區,長1200公里,帶內有4個火山群,101座火山。
4、大興安嶺——太行山火山帶北起黑龍江省呼瑪,南至河南省汝陽,長約2500公里,寬200餘公里,分布有28個火山群,300餘座火山。著名的有大同火山群和達萊偌爾火山群。
5、小興安嶺火山帶西南麓有9個火山群,西端有2個火山群,60餘座火山,平行于山脈分布,小興安嶺西南麓近山脈分布的有門魯河火山群、科洛火山群和五大連池火山群。外側是嫩江的尖山、德都的連花山、克山的尖山、克東的二克山、綏稜的閣山和慶安的疙疸山火山群。
6、西崑侖山——可可西里山火山帶沿西崑侖山——可可西里山南麓呈東西向分布,西起班公湖,東到胃都一帶。長約1300公里,寬200來公里,有12個火山群,64座火山。
7、岡底斯山——騰衝火山帶由岡底斯山向東經雅魯藏布江,沿瀾滄江至騰衝,長約2200公里、寬約150公里。目前僅發現3個火山群,48座火山。
此外,還有伊寧和獨山子火山群沿天山北側呈東西向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