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炳燭夜讀是一則出自《說苑·建本》的成語,原意為黑夜裡點起蠟燭,借着微弱的燭光讀書。現在一般指學習做事認真刻苦,即使到了晚上,也要利用睡覺的時間努力用功[1]

[]

目錄

寓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與普遍性相互聯結,不可分割。師曠的分析告訴我們:人在不同的時期,對學習的狀態是有所不同的,這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但他的分析同樣告訴我們:不管怎麼樣,學習對人總是有好處的,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詞語出處

題名:說苑·卷三建本

所屬文學時期:秦漢文學

所屬朝代:漢代

作品體裁:記敘文

原文內容

炳燭①夜讀

晉平公⑨問於①師曠②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③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④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⑤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⑥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⑦乎?」平公曰:「善哉!」——《說苑·建本》

注釋

①炳燭:點燃蠟燭②於:向,對③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人,著名樂師,目盲④戲:對……開玩笑。⑤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盲臣。⑥而,能夠,又能。⑦昧,昏暗。行,此作並列、行列。昧行,在黑暗中行走。⑧安:怎麼⑨好:喜歡

譯文 晉平公向師曠問道:「我年齡七十歲了,想要(再)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師曠說:「為什麼不點燃蠟燭(學習)呢?」平公說:「哪有作為別人的臣子(的人)戲弄他的君主的呀?」師曠回答:「我哪敢戲弄我的君主呀!我是聽說,年輕時喜歡學習,如同升起的太陽;壯年時喜歡學習,如同中午的太陽;年老時喜歡學習,如同點燃蠟燭的明亮。點燃蠟燭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一個(更好)呢?」平公說:「說的好啊!」

含義:

好學,總不嫌晚。師曠對晉平公說的一番話,對任何時期,任何年代想要學習的人都是忠言激勵。如今,世界發展很快,變化很大,過去學會學精的東西,今天並不一定適用、貼合;今天出現的新事物,還需要繼續學習、理解。社會在不斷進步,競爭尤其激烈,要迎頭趕上,與時俱進,除了學習,增添新知識,增進新技能,沒有別的再佳的選擇。少年如此,壯年如此,老年也不能例外。古人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例如從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一些年歲較大的人,思想跟不上形勢發展,往往感到不很習慣,甚至反感。這中間,情況是複雜的,但是,對當今社會新生事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學習,不足重視,不去接觸乃是主要原因。所以遇到問題,困惑多多,就如師曠所說的,不去取得炳燭之明,容易陷入昧行。

道理 1.讀書學習無論對什麼人來說都有益。

2.要熱愛學習、珍惜時間。

3.要努力學習,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4.要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