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鬼井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文化部iCulture

基本資料

等級    直轄市定古蹟

別稱    林投井

公告日期  1985年11月27日

登錄類別  古井

地理位置  台南市北區自強街146巷10號

建成年代  約在1653年

烏鬼井據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命令印尼班達島土人所蓋,而因為班達島土人膚色黝黑又頗識水性,遂被稱作「烏鬼」,井名也因此而來[1]。位於臺南市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2][3]

目錄

資產簡介

  • 「烏鬼」一詞,在中國古詩中略有所見,如《漫叟詩話》裡有:川人每呼豬作烏鬼聲,故調之烏鬼」;《楊慎外集》中:「峽中養鴉雛,帶銅錫環獻神之烏鬼」;《山谷別集》.「以烏鴉為烏鬼」;《海國見聞錄》謂:「菲洲黑人,中國舊呼為烏鬼」,可見烏鬼為鳥毛、豬毛、人種名等等。
  • 臺灣所稱的烏鬼,由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王必昌編輯的《重修臺灣縣志》中提到:「烏鬼,番國名,紅毛奴也,其人遍體純黑。」,紅毛指的是荷蘭人,那麼烏鬼便是荷蘭人帶來的混身黑皮膚的奴才了。
  • 連雅堂在《臺南古蹟志》裡提到,烏鬼其實就是黑奴,非洲地區的人,通常被用來開闢荒地或當奴隸使用,身份非常低賤,幹活做事如同牛、馬般的勞碌。所以,烏鬼井的書意可說是烏鬼開鑿的井或烏鬼使用的井。
  • 根據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雜記志的古蹟編說到:「紅毛命烏鬼鑿井」,因此,臺南烏鬼井即是荷蘭人命黑奴們所開鑿而做為飲用的井。

歷史沿革

  • 烏鬼井位於臺灣府城鎮北坊水仔尾北邊,約在1653年時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所鑿[1]。因砌以林投,所以又名林投井。其水源豐沛,常為往來商船所用[4]
  • 到了乾隆時期,該井改砌磚壁,直徑為1.85公尺,深3.48公尺,而水位常保在地下57公分處[1]
  • 到了日治時期,該井一度被填土掩埋,直到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才由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勘考挖掘並修復,供附近居民使用[4]
  • 然而隨著自來水的普及,該井便不再使用,並且為了安全因素而加上水泥蓋[4]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石萬壽. 樂君甲子集.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254. ISBN 957-01-6745-9. 
  2. 烏鬼井.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3. 烏鬼井,隨意窩,2009-12-30
  4. 4.0 4.1 4.2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957-308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