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山近代建築群
歷史
煙臺山近代建築群所在的煙臺山位於煙臺市芝罘區北部,海拔53米。公元1389年,明朝為防止倭寇入侵在煙臺山山頂設置狼煙墩台,煙臺山及煙臺市由此得名[1]。天啟年間,當地民眾為了求雨,又在煙臺山山頂修建了龍王廟。1858年,清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依照與英、法等國簽訂的《天津條約》將登州開闢為通商口岸,但在1861年英國登州領事馬禮遜要求清朝將通商口岸改為煙臺,於是清朝辟煙臺為通商口岸並設東海關。1861年8月22日,煙臺正式開埠,英國於不久後率先建立領事館,此後,法國、美國等16個國家也陸續在煙臺山及周邊地區建立領事館,並修築洋行、醫院、教堂、俱樂部、商行等各類機構和建築,並形成了西起碼頭,東至東炮台的外國人居留區。
1946年,中國共產黨在煙臺山下修建了抗日烈士紀念碑,這成為煙臺山近代建築群中建成時間最晚的文物。20世紀90年代開始,煙臺市政府開始對煙臺市近代建築群進行環境治理,並同逐步撤離當地的駐軍和民眾。2006年,煙臺山近代建築群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18年11月,煙臺山近代建築群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如今,煙臺山附近的多數領事館建築保存完好,其中一些在修繕後成為博物館、陳列館等。如美國駐煙臺領事館官邸現為煙臺開埠陳列館,東海關總檢察長官邸為冰心紀念館,東海關副稅務司官邸現為煙臺京劇藝術館等。
視頻
煙臺山近代建築群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煙臺古建築 ,豆丁網
- ↑ 煙臺山近代建築群等4處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位,搜狐,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