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橋
煙霞橋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的橋樑,大約始建於明代。現今的橋樑於1992年重建,並於當年12月竣工啟用。
該橋位於惠州西湖煙霞堤,是惠州西湖「五湖六橋八景」[1]中「六橋」的第三橋,亦是惠州西湖平湖與鱷湖的分界線。
目錄
構造與意義
現今的煙霞橋為惠城區的一條橫跨西湖的橋樑,長25米,寬5米,為混凝土工整花崗石塊混合結構單孔風景橋。橋拱高2.8米,總高4米,兩端各建有一對石雕燈塔。
由於橋樑重建後的造型較為輕巧,故重建後的該橋被認為是兼具傳統民族特色及時代氣息。此外,該橋亦曾與臨近的永福寺一同被《惠州府志》[2]列為歸善縣八景,稱「山寺嵐煙」(一說「野寺嵐煙」)。
歷史
有關煙霞橋的文字記錄始於明代中期,當中《東坡集》記載的修橋年份為「丙寅年」,惟具體修築年份尚無法考證,而彼時修築的橋樑為斷橋。二十年後,橋樑連同煙霞堤被大水沖毀,後於甲午年重修。民國時期,由於煙霞堤被改為鱷湖路,該橋被加寬2米,但橋面未被改造。
1959年,廣汕公路環惠州西湖的路段重修後,橋樑被改為公路橋;有關部門亦增高該橋橋下的橋閘,以發展漁業。1992年,作為整治恢復菱湖工程的一部分,原下角街道辦事處重修該橋為如今的形態,並於該年12月完工。
關聯藝術創作
明代詩人陳運曾賦「西湖六橋」組詩,當中《煙霞橋》云:
「 花宮迢遞滿煙霞,水色山光勝若耶。野老身閒無一事,相逢惟渝建溪茶。 」 —— 陳運, 《煙霞橋》
此外,明代學者張萱曾賦《永福寺》一詩,其頷聯「漁唱半歸孤嶼外,鐘聲已過斷橋西」中的「斷橋」即是指煙霞橋。
視頻
煙霞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好消息!惠州西湖古八景之一即將重現了 ,搜狐,2017-12-11
- ↑ 《惠州府志》原文及譯文 ,瑞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