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步道
燕子口步道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花蓮縣秀林鄉
里程: 1.3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247~390公尺
高度落差: 143公尺
路面狀況: 柏油路、石板路、木棧道
所需時間: 20 分鐘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太魯閣國家公園
山脈: 中央山脈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基點: 無[1]
目錄
步道簡介
燕子口步道聞名遐邇,是中外旅客到太魯閣的必賞景點之一,步道沿途進行人車分道,對於遊客安全及生態保育貢獻不小。
沿著中橫公路到達燕子口,立霧溪峽谷在此變得更狹窄了,從這裡向西延伸到慈母橋,是立霧溪峽谷最膾炙人口的一段。燕子口步道從燕子口到靳珩橋,途中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印地安酋長岩等景觀。
立霧溪的侵蝕作用在天祥以東形成深峻的峽谷,峽谷岩壁高達數百至上千公尺,燕子口附近河谷兩岸的距離極近,不僅可看到下方淙淙碧綠的溪水,也可看到對岸岩壁的細緻紋路,波瀾壯闊的景色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而靳珩公園是為了紀念中橫公路開闢期間,不幸犧牲的靳珩段長所建,公園中有靳珩段長塑像、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及小型商店,而商店外的觀景平台,則是欣賞印地安酋長岩最佳的位置。燕子口步道可說是一條兼具地形、生態與人文特色的步道。
第一站 壺穴
燕子口對岸山壁有許多洞穴,這即是「壺穴」,是燕子口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觀。
第二站 靳珩公園
從燕子口往西行約三百公尺處的靳珩橋,橋跨立霧溪支流魯丹溪。民國47年中橫公路闢建期間,靳珩段長巡視橋樑工程時,被地震落石擊中所站的木板橋,因此墜入溪谷不幸殉職。後人為紀念他,除將新建的橋取名為靳珩橋,並在橋旁建靳珩公園,公園中有他的塑像,亦有經國先生所撰立的碑文。
第三站 印地安酋長岩
從靳珩公園觀景平台朝立霧溪對岸望去,有一巨大的大理岩突出於立霧溪中,仔細觀察巨石,儼然是人像的側面,眼凹、鼻樑、下巴、酒窩都清晰可辨,加上上方稀疏著生的植物,二者搭配一看則像是戴著羽冠的印地安人,維妙維肖,著實令人稱奇。
第四站 錐麓斷崖
位在燕子口和九曲洞之間,是一片垂直陡立的大理石峭壁,寬約1200公尺,海拔高約1100公尺。從公路上隔溪對岸是錐麓斷崖,是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之稜所形成的深窄直立的斷崖。[2]
交通方式
開車
【燕子口】
1.台9線→台8線(中橫公路)179K→燕子口。
2.台8線(中橫公路)→179K→燕子口。
【靳珩公園】
1.台9線→台8線(中橫公路)179K→燕子口→178.6K→靳珩公園。
2.台8線(中橫公路)→178.6K→靳珩公園。
大眾運輸
【燕子口】
於花蓮或新城火車站搭乘花蓮客運太魯閣任我行路線至燕子口站下車。
【靳珩公園】
無公車直達。
路線地圖
出發點: 燕子口/靳珩公園
路線: 燕子口→(10分鐘)→飛燕迎賓→(6分鐘)→靳珩橋→(4分鐘)→靳珩公園
備註:
1.出發前請先查詢步道是否開放。 2.步道偶有落石,進入步道建議配戴安全帽,若未自備安全帽,可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站借用。 3.本區道路狹窄,行走時請注意來車。
人文生態
燕子口
由溪谷吹來的風,進入立霧溪峽谷後因為地形的關係致使風速加快,而形成上升氣流。昆蟲們跟著氣流飛行,因此吸引許多燕子前來覓食,九曲洞、燕子口等地都可看見這樣的景況。燕子口是燕子經常出現的地區,據說也會在山壁的壺穴中築巢,這也是燕子口地名的由來。
靳珩公園
靳珩先生於中橫公路修建時期擔任公路局橫貫公路合流工程處段長,1957年巡視橋梁工程時不幸被落石擊中墜落溪谷而殉職,為紀念靳珩,這座橋樑被命名為靳珩橋,並在橋旁設立靳珩公園,園內有靳段長雕像及蔣經國先生撰寫的碑文,以及殉職員工紀念碑。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
太魯閣國家公園與花蓮縣政府於2000年共同舉辦第一屆太魯閣國際馬拉松,活動大受好評,一年一度的太魯閣國際馬拉松已成為路跑熱門賽事。
動物
燕子口的燕子大致有洋燕、家雨燕(又稱小雨燕)和毛腳燕,最常見的是洋燕,毛腳燕較為罕見。早期隧道人車往來頻繁,導致燕群數量大量減少,考量遊客人身安全及生態保育,太魯閣國家公園開始規劃人車分道工程。自1999年燕子口至錐麓隧道人車分道作業完成後,燕子數量有增加的趨勢。
植物
步道沿途多為裸露岩壁,植物以東方狗脊蕨、密花苧麻、太魯閣櫟、台灣蘆竹、黃連木等岩生植物為主。
地形地貌
燕子口附近區域地層年代屬更新是,為階地堆積層,由礫石、沙和泥組成。立霧溪經年累月的切割作用,造成峽谷地形。而燕子口一帶的洞穴則可分為兩種,其一是「溶穴」,由地下水溶蝕而成,有時還可見到湧泉,另一種是「壺穴」,由立霧溪侵蝕而成。
特色
太魯閣必遊景點之一,全程平緩好走,壯麗的峽谷景緻讓人讚嘆不已。[3]
視頻
燕子口步道!輕鬆欣賞世界級的太魯閣峽谷美景
花蓮絕美步道-燕子口步道
太魯閣燕子口步道~ Hello台灣!好久不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