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ETtoday新聞雲 歐盟新建議改COVID-19旅行規則,區域風險降為考量個人情況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議會25日通過一項修改COVID-19旅行規則的建議,根據現在接種疫苗人數提升以及歐盟數位接種證明的普及,應將旅行規則從國家、區域層面的考量,降為個人風險的考量。

營養午餐
原圖鏈接

營養午餐(Nutritious lunch)健康的午餐應以五穀為主,配合大量蔬菜、瓜類及水果,適量肉類、蛋類及魚類食物,並減少油、鹽及糖分,要講究1:2:3的比例,即六分之一是肉或魚或蛋類,三分之一是蔬菜,二分之一是飯或粉,要注意三低一高,即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維

  • 營養午餐優先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將持續督導各縣市政府檢驗食材,並提高生鮮農產品及加工品每年抽查件數,加強源頭控管,維護用餐安全。
  • 教育部表示,將按照學校衛生法第23條第2項規定,營養午餐優先採用具三章一Q標章標示食材,其中肉類、蛋類一律採用國產在地具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或TAP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或國產生鮮豬肉追溯、國產生鮮禽肉溯源、台灣雞蛋溯源或國產洗選鮮蛋溯源的產品。
  • 肉類加工(再製)品,則採用「肉品原料來源」為國產在地的優良產品。
  • 教育部承諾,將持續督導縣市政府及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午餐食材,落實學校驗收機制,並藉由跨部會協商,提高生鮮農產品及加工品每年抽查件數,加強源頭控管、加倍查驗,確保食材來源符合規定。
  • 從「吃飽」到「飲食均衡」:臺灣的校園營養午餐走過一甲子,由早期的濟貧措施轉往普遍設置,由國際援助轉為自力辦理,期間歷經麵食推廣再到米食復興,亦由講究「吃飽」改為追求「低油、低糖、適當熱量」,這背後凸顯了不同時期國家外交、糧食、教育政策的變遷,以及國民對於營養需求的認識變化。
  • 一項有趣的數字顯示,教育部最新修訂公布的〈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中,國小1 - 3年級與4 - 6年級的建議熱量分別為650卡、750卡,國中則為850卡,遠比不上1960年代教育廳所訂定國小學生的923卡(當時國小學生的建議熱量,已直逼現今高中男生的950卡標準了)。
  • 這充分顯示出,當前臺灣校園營養午餐所追求的,不再是所謂的「吃飽」(熱量充足),而是所謂的「吃巧」(飲食均衡)。
  • 飲食均衡的追求之外,如今的校園營養午餐更希望朝向營養教育的拓展、食農素養的培育,甚至文化認同的學習等等。
  • 近年來也有不少關注校園營養午餐議題的組織成立,他們辦理臺灣學校午餐競賽、觀摩日本「給食」制度,並且推動學校午餐專法的制訂。
  • 從補助到補充,從吃飽到均衡,臺灣的校園營養午餐持續發展,在下個十年、二十年,將會蛻變出不同的新風貌。

臺灣[營養午餐]的歷史淵源

  • 臺灣的學校提供學生午餐,是戰後之事,有一說是起源於1951年臺灣接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撥贈脫脂奶粉,由省教育廳指定151所國民學校提供營養不良學生飲用;
    • 也有說起始於1957年省教育廳與農復會,選擇屏東及桃園5所山區國民學校作為「營養教育示範學校」,其午餐來源有美援的脫脂奶粉、政府贈送的酵母菌,以及學生在課餘時間自己種植蔬菜製成的佐餐濃湯。
  • 從這兩種說法可以發現,戰後學校營養午餐的最初目的在於濟貧(營養不良學生、山區國民學校),提供佐餐用的營養補充品,而非整套午餐,並且背後都有美援的影子。
    • 當時的農復會認為,臺灣在食物營養方面熱量已不見得缺乏,但蛋白質仍然短缺,其次還有鈣、維生素B類等營養素缺乏問題,因此特別強調補充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品,例如牛奶、酵母粉等。
  • 又名「午膳湯」的熱湯,是政府的補助計畫之一,內含脫脂奶粉10克、酵母粉5克,以及大豆、小魚和蔬菜,如今難以想像它的滋味。根據當時農復會的報告,若干國小實施這些供應計畫之後,學童的體重身高均有顯著增進,成效甚佳。
  • 比較全面性地供給午餐,則是要到1964年與美國政府合作的「學童營養午餐計畫」,於267所國民學校辦理,有20萬名學童受惠。
    • 這項計畫為期兩年,據報告成果良好,省府欲擴大辦理,但隨著1968年美援結束,政府改向聯合國糧農組織申請補助。
  • 計畫一直運轉至1971年,國民中學也開始辦理學校午餐,但該年底臺灣宣布退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援助便在1972年提前結束。
    • 接下來的學校營養午餐,臺灣政府再無外力可倚,必須自主承擔。
  • 在美援身影下的學校營養午餐,還有一件趣事可提,那便是「麵食推廣運動」。
    • 美國在戰後積極向其他國家推銷剩餘農產品,而當時國際小麥的價格只有稻米的一半,國人若能多吃麵食,節省下的稻米便能出口賺取外匯,因此政府開始大力鼓吹麵食,這股風潮也吹進營養午餐計畫,學童的餐食中開始出現麵條、饅頭、麵包等。
  • 當時的媒體也配合政策宣傳,例如1963年《豐年》雜誌曾推出漫畫搭配順口溜,稱「麵食有影營養多,常食體格大又高,米飯那有麵食好,饅頭水餃雞蛋糕。」直接將麵食與體格發育連結,並且貶抑米食。
    • 當時甚至還有汙名化米食的報導,指出吃米過多將導致胃病、腳氣病和早衰早死。若將此時的報導,與20年後政府推廣米食運動的宣傳兩相對照,不禁令人啞然失笑。
  • 社會變遷下的校園營養午餐: 原本在外力支援下的校園營養午餐,隨著1970年代臺灣在國際外交上遭挫,也多生波折。
    • 雖然1973年起省府自籌經費接辦,訂立「學生午餐自立計畫」,但經費籌措困難,到了1977年,臺北市仍宣布停辦營養午餐。
  • 1982年,教育部推出「擴大並改善學生午餐計畫」,正式將辦理學校午餐所需人力、設備與經費納入各縣市政府自行列管項目;1987年,睽違十年之後臺北市恢復辦理營養午餐,而高雄市則首先聘請營養專業人員擔任午餐幹事。
  • 1991年,為配合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教育部核定「發展與改進國民小學學校午餐五年計畫」,補助623所國民小學開辦午餐,期望五年後能使國小午餐普及率達60%以上,並提升午餐內容品質。
  • 由這些政策舉措來看,雖然過程起伏,但社會對於學校應辦理學童午餐的認知逐漸趨同,這與臺灣邁入工商業經濟型態有關。當雙薪家庭增加,職業婦女不可能再像從前為子女備妥午餐,等待他們回家享用再返校,就連日日準備便當讓小孩帶往學校蒸,都是沉重負荷。
  • 訂購廠商餐盒雖然是一種方式,但長此以往仍有家長對其衛生、營養均衡抱持疑慮,若能由學校辦理營養午餐,並有午餐經理和營養師把關,那是再好不過。
  • 政府早在1980年代初就發現國人的米食消費量減少,而發起推廣米食運動,學童午餐的主食也改為米飯。
  • 1991年「五年計畫」之初,教育部也協調農委會,以市場米價之五折補貼供應學校午餐,使學校午餐的主食支出大幅降低,培養青年學子多以米飯取代麵食之習慣。
  • 1996年「五年計畫」結束,成效卓著,教育部繼續展開「第二期發展與改進學校午餐計畫」,除了希望將午餐普及率提高至80%以外,這時也發現學童過重、肥胖的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推動「低油、低糖、適當熱量」之午餐。時至今日,有些學校還有「無肉日」、「蔬食日」的設計。
  • 時序進入新世紀,校園營養午餐的普及率逐漸提升,並陸續擴散到國中甚至高中階段。2002年《學校衛生法》公布,其中第23條便規定班級數四十班以上的學校,應至少設置營養師一人,並且實施營養教育。明確將營養師及營養教育納入法規之中。[1]

政府的免費營養午餐

  • 教育部原本編29億特別預算,要在今年9月到12月,補助各縣市政府舉辦不排富的免費營養午餐,不過因為監察院以不公平為由,糾正教育部,現在教育部決定喊停,不過也強調,這些錢還是會給地方政府,讓各縣市政府用在教育設備上面,對經濟弱勢學生的營養午餐補助,還會是繼續,不受影響。
  • 小學生大口大口吃著營養午餐,不過教育部原本在今年9月到12月,要補助各縣市國中小學,開辦不排富的營養午餐免費政策,要暫時喊卡,就是因為監察院在今年二月,已經糾正教育部,認為營養午餐不排富,不符公平正義。
  • 教育部次長  吳財順:原來預定在9月要實施的,全體國中小學生不排富的免費午餐,我們認為應該參酌監察院的意見,我們決定不辦理。
  • 若營養午餐不排富全面施辦,國中小學童230萬人得花169億,而這回喊卡的29億特別預算,教育部強調,錢還是會給,但各縣市教育局,可以把這筆特別預算的款項,用在國民教育其他項目,而全教會其實對教育部政策能轉彎,也表示肯定,認為營養午餐免費,並不是教育政策最重要的一環,錢就應花在刀口上。
  • 全國家長協會理事長 謝國清: 營養午餐並不是一個最急須的一個政策,而且有更多急須的,譬如說我們一直強調的12年國教,或者是一些所謂的偏鄉的教師協助,這不是更重要嗎?
  • 不排富的國中小營養午餐暫時喊卡,不過教育部也強調,各縣市仍可以用自己的預算辦營養午餐,而教育部對經濟弱勢的學生,包括中低收入戶,和家庭變故的學童,仍會繼續補助,不會受到影響。[2]

目錄

參考來源

  1. 佳格小學堂文章. 【七月號】從「吃飽」到「均衡」:臺灣學校營養午餐小史. 健康GO. [2022-01-28] (中文). 
  2. 李曉儒 彭耀祖. 免費營養午餐喊卡 弱勢生仍補助. 公視新聞網. 2021-05-30 [2022-01-2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