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斗虎
牛斗虎 |
牛斗虎, 又名「牛斗鼓」是一种模拟动物形体、习性的传统民间舞蹈。[1] 流传于盂县一带。相传这种舞蹈是根据当地流传的一则民间传说而起源。牛斗虎以牛虎争斗为内容,形象地刻画了老虎的凶猛威武,又颂扬了老牛忠厚倔犟,不畏强暴,英勇保护小主人的献身精神。整个舞蹈由2人扮演牛,2人扮演虎,1人扮演人熊。牛皮与虎皮均以布制成,披于演员身上表演。伴奏由大鼓、大锣、大镲演奏锣鼓点“霸王战”。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成为元宵节之夜最受欢迎的节目。
目录
基本内容
基本简介
山西省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牛斗虎》近百年以来,在山西省的祁县地区流传,每逢正月十五闹红火,特别是街头表演社火时,为其伴奏的大都是清一色传统的民间音乐曲目《牛斗虎》。大多数祁县城乡的人们在闲暇无事时,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要铺开摊子,闹耍儿,唱秧歌、打《牛斗虎》。《牛斗虎》的传承和祁太秧歌有着紧密相连的渊源。当初,先民们在田间劳动、休息和取得丰收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喜庆丰收,他们边唱边跳边拍打,用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慢慢的随之早期的秧歌和简易的打击乐器也就在劳动和生活之中诞生出来了。经过漫长的岁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地进化演变,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独具地方浓郁特色的祁太秧歌。祁县民间社火打击乐“牛斗虎”也随之开始在民间流传。
“牛斗虎”又名“牛斗鼓”。起初属于地方社火中的锣鼓杂戏,没有唱腔表白,只有模仿牛虎相斗的动作表演,打击乐在旁边伴奏。这个古老的传统节目在传世的过程中,慢慢将动物相斗的场面给失传了,只留下了打击乐伴奏的锣鼓经也濒临消失。挖掘抢救“牛斗虎”的工作迫在眉睫。“牛斗虎”在祁县地区的流行程度和地位曾经是家喻户晓的。“牛斗虎”的演奏,从缓慢的节拍开始,逐渐加快加大打击吹奏的力度和速度,中段达到激昂、热烈的高潮,随后便在活泼愉快的慢板中悠悠的结束。“牛斗虎”的扮相和服饰,打斗动作的表演也是有其独特艺术风格和魅力的,表演时可以是一对,两对或是多对的打斗。在不同的场合能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不只限于打击乐的伴奏上。
历史来源
楼观台乡地处终南山脚下,森林茂密,常有野兽出没。据八家庄老艺人赵振贵(1902年生)和尚万仁(1911年生)回忆说:原来村子祠堂里有一块木牌,上面记载着清光绪年间,村中有一位叫杜困的木匠。一天到终南山白龙寺去干活,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一只金钱豹弓背猫腰向山下窥视,他顺山坡向下看去,原来一牧童正在山坡下放牛,他吓出一身冷汗。还未喊出声来,金钱豹已向牧童扑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牛长哞一声,用力将两角向金钱豹顶去,于是牛与豹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最终金钱豹被老牛顶跑了。杜困目睹了这一激烈壮观的场面,非常激动。当年正月耍社火时,他就编排了牛斗虎这个节目,为了便于表演,将金钱豹改为一只猛虎。牛斗虎这个节目在八家庄相传已有六代,第一代虎头的扮演者即舞蹈的创始人杜困,第二代是杜困的儿子杜金成,第三代是尚忠,第四代尚廷忠,第五代赵振贵,第六代是赵明。
据祁县文化馆薛贵棻同志早在1984年在“山西剧种概说”上发表的《扎根于晋中农村的祁太秧歌》一文和《祁太秧歌音乐》(山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记载,《牛斗虎》源自清末以来的祁太秧歌的传统音乐。晋中秧歌的一些曲目和明朝万历年的刊本《玉谷调簧》里的两首民歌极其相似,清朝康熙年间刘廷凯在《长留集》诗中也谈到“孤笛横吹南部曲,悲笳频咽并州腔”,清乾隆年间徐昆所写的《青主先生》一文中谈到“余在阳城,得先生寿毛首卷一轴,仙品也。开首一书札云:“老人家甚是不待动,书是两三行,眵如胶矣。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汉都坐在板凳上,听什么“飞龙闹勾栏”,消遣时光,倒还使的。姚大哥说“十九日请看唱,割肉二斤,烧酒煮茄,尽是受用,不知真个请不请?若到跟前无动静,便过红土沟吃两碗大锅粥也好。”根据上述三人所谈言词,就是原始的祁太秧歌了,《玉谷调簧》里的两首民歌实际上也是秧歌,民歌秧歌没有多大的差别,因太原晋中地区,太原秧歌没也包括在祁太秧歌里边。[2]晋剧(中路梆子)很可能是吸收了晋中秧歌的音乐后才形成了一个剧种,书上谈到中路梆子可能在清中期乾隆年间就初步形成,据此推断,明万历年间民间所唱曲调即是晋中秧歌,因秧歌早于剧种,晋中祁太秧歌和“牛斗虎”同属秧歌类,那么祁县“牛斗虎”在那个时候也可能就出现雏形了。如今,在祁县地区传留下来的民间打击曲目了了无几,好多的精华曲目没能传承下来。除为中路梆子、晋中秧歌演唱伴奏留传下的打击乐目以外,所剩无几了。
参考文献
- ↑ 武漢歌舞劇院. 每周品鑑幾百年非遺《牛斗虎》,一個大寫的服. 每日頭條文化. 2017-12-11 [2022-07-09].
- ↑ 传承百年“牛斗虎”舞出时代精气神,大众日报,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