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祁太秧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祁太秧歌在其流行地也稱秧歌,也有晉中秧歌,太谷秧歌的稱呼,是形成於明、清,流行於山西省中部,汾河中游晉中盆地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念白和唱腔皆用地方方言,內容多為百姓生活中的小故事。歷史上,伴隨着晉商文化的興盛,祁太秧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播。

祁太秧歌是晉中盆地,以祁縣太谷為軸心,輻射周邊10餘縣的鄉土小戲,是民間自編自演的小曲、雜說、歌舞、戲曲的綜合體藝術[1]。它以農村生活故事、民間習俗、傳聞軼事等為題材,以優美的曲調和表演形式,真實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2019年11月12日,祁太秧歌項目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特色

它是我省戲曲花籃中一支絢麗多彩的奇范,應該深入研究,很好繼承發展,使它更加繁榮興盛,積極為四化建設服務。明代正統到崇禎年間,是小曲(亦稱時曲或俗曲)廣泛傳播的時期。當時晉中一帶,已流行着當地民間藝人傳唱的小曲曲。祁縣文化館曾搜集抄錄了不少古代小曲曲,如:《編根羅》(誇耀長袍)、《並蒂蓮》、《一塊銅》、《小尿床》、《高老莊》、《小二姐拜媒》、《銅青螞昨》等20餘首曲詞。它們大都是反映當時當地民間生活故事的,從中可以看出端倪。 據明英宗朝廷禁唱「妻上夫墳曲」條令稱:正統間,北京滿城忽唱《妻上夫墳》曲……(亦稱《小寡婦上墳》曲,祁太秧歌中亦有此曲。)《顧曲雜言》云:嘉靖、隆慶年間,「乃興《鬧五更》、《哭皇天》、《粉紅蓮》……」等曲,與祁太秧歌小曲不但同名,而且形式也大同小異。明代萬曆刊本,《玉谷調簧》里,有詠私情的問答體小曲,同祁太秧歌小曲《娘問女》、《挑水》的題材和體裁極其相似。可見明代小曲盛行之時,晉中平原的小曲亦在廣泛流行。每逢元宵節鬧紅火時,各地大搞龍燈、旱船、背棍、高蹺以及鼓樂歡奏等活動,大大小小的舞隊極其普遍。其中的扮演者,在舞蹈間歇唱支小曲,渲染氣氛,載歌載舞,歌舞結合,這種形式就是祁太秧歌的起源。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關於「祁太秧歌」(名為傳入晉中後起,原載「小歌舞」)較多描述最早的是在安徽,據史料記載,真正形成「祁太秧歌」的是由清雍正時期安徽「小歌舞」注入之後才形成。兩者關係大概可以如此定義,流傳較廣的「祁太秧歌」其曲調、曲牌多為晉中原有,但表現形式,尤其是表現題材多由徽傳入。「祁太秧歌」 的曲調非常豐富,現在能搜集到的曲子約三百餘首,是一個既能登台表演又適於在生活中隨時哼唱的歌種。它所反映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風味,在山西民歌中別具一格;它曲調淳樸、健康、音調別致,特色鮮明。幾百個秧歌曲調各有特點,韻味也各不相同,有的以曲調優美 、秀麗 ,節奏舒展、抒情性強見長,如《繡花燈》、《采棉花》等;有的則以節奏緊湊、音調簡潔,似說似唱,善於敘事著稱,如《換碗》、《洗衣計》等;有的又因曲調較快、活潑,風格清新 、開朗 ,適於載歌載舞的表演,如《看秧歌》、《大挑菜》等;也有的曲調低回委婉,適於表現悲劇性的內容,如《起解蘇三》、《郭巨埋兒》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祁太秧歌」的調式非常豐富,變化形態也比較複雜[2],從調式的交替、轉換與綜合的方式和手法來看,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看鐵棍》結束在「4」音上,這在其它歌種中是少見的。其另一特點是它歌詞的生活化與口語化。由於過多地使用生活語言,因而給人有不合轍押韻的感覺,但當它與曲調結合再加進諸如:「依兒喲、呀得兒丟 、衣打去 、晦得兒……」等虛字襯詞,結合運用當地方言演唱時,這種感覺就會立即消失。但儘管這樣,它在唱詞上的要求卻不是嚴格的 ,因而 ,有許多歌詞都和說話一樣,屬於「大白話」,如《雙喚妹》等。

傳統曲目

各地也有自己的秧歌劇團在不斷的傳承着祁太秧歌,使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流傳。為了使它適應時代,在傳承一些傳統曲目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編曲目,例如:《孟母三遷》、《姊妹易嫁》、《福壽圖》等。傳統曲目以及流傳的曲目有《換碗》、《偷南瓜》、《賣高底》、《割田》、《喚小姨》、《送櫻桃》、《賣元宵》、《看秧歌》、《切草帽》、《縫小衫》、《牆頭記》、《上包頭》、《算糧》、《送醜女》、《游神頭》、《十勸勸》、《洗衣計》、《賣燒土》、《賣柴計》、《賣豆腐》、《割青菜》、《游鐵道》、《盤五更》、《斷料子》、《勸戒煙》、《偷點心》、《打凍漓》、《清風亭》、《看鐵棍》、《小姑賢》、《奶娃娃》等。

視頻

祁太秧歌 相關視頻

【賞戲閣】祁太秧歌《打凍漓》杜牛斌 杜堂忠等
祁太秧歌 太谷秧歌 晉中秧歌《換碗》

參考文獻

  1. 祁縣祁太秧歌大賽精彩紛呈 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新浪網,2014-10-30
  2. 秧歌,藝術中國,201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