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牡蠣牡蠣科動物長牡蠣 (Ostrea gigas Thunb.) 、大連灣牡蠣 (O.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蠣 (O. rivularis Gould) 等的貝殼。又稱為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蠔山、蠔莆、左壳、蠔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其成份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钙,并含氧化铁等。另谓大连湾牡蛎的贝壳,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1.72%;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有机质则被破坏。[1] 。全年可採,以冬季、春季產量最多。採得後,去肉取殼,洗淨曬乾。生用或煅用。用時打碎。

目录

產地

沿海一帶均有分佈,例如:日本台灣中國大陸均有養殖。

性味

鹹、澀,微寒。

歸經

經。[2]

功效

重鎮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

主治

驚癇、眩暈、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瘰疬、癭瘤。用於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癘痰核、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泛酸。鍛牡蠣收斂固澀。用於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

(1)益陰潛陽:生用治陰虛陽亢之潮熱盜汗、頭痛眩暈、煩躁失眠等症。

(2)軟堅散結:生用治瘰疬、腫塊。

(3)固澀:鍛用治多汗、遺精、帶下、崩漏、洩瀉等,常與龍骨配伍。

(4)也可用於胃酸過多,常配烏賊骨[3]

參考文獻

  1.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藥360,2017-02-23
  2. 牡蠣,中醫醫典詳述
  3.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健康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