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眩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眩暈 ( dizziness ),亦叫眩暈症,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環境物體旋轉或搖動的一種主觀感覺障礙,常伴有客觀的平衡障礙、一般無意識障礙。臨床上將眩暈分為前庭系統性眩暈和非前庭系統性眩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眩暈 常見症狀 噁心與嘔吐,眼球震顫
英文名稱 vertigo 主要病因 前庭神經系統功能障、全身性疾病
發病部位 頭部 檢查項目 眼球震顫描記法、腦電圖、中耳和內耳的X線檢查
相關疾病 高血壓、頸椎病、腦震盪、眩暈、早孕反應

症狀起因

(一)周圍性眩暈(耳性眩暈) 是指內耳前庭至前庭神經顱外段之間的病變所引起的眩暈。 1、梅尼埃病:是由於內耳的淋巴代謝失調、淋巴分泌過多或吸收障礙,引起內耳膜迷路積水所致,亦有人認為是變態反應、維生素B族缺乏所致。 2、迷路炎:常由於中耳病變(表皮樣瘤、炎症性肉芽組織等)直接破壞迷路的骨壁引起,少數是炎症經血行或淋巴擴散所致。 3、前庭神經元炎:前庭神經元發生炎性病變所致。 4、藥物中毒:由於對藥物敏感,內耳前庭或耳蝸受損所致。 5、位置性眩暈:由於頭部所在某一位置所致。 6、暈動病:是由於乘坐車、船、或飛機時,內耳迷路受到機械性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亂所致。 (二)中樞性眩暈(腦性眩暈) 是指前庭神經顱內段、前庭神經核及其纖維聯繫、小腦、大腦等病變引起。 1、顱內血管性疾病:見於腦動脈粥樣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鎖骨下動脈偷漏綜合徵、延髓外側綜合徵、高血壓腦病和小腦或腦幹出血。 2、顱內占位性病變:見於聽神經瘤、小腦腫瘤、第四腦室腫瘤和其他部位腫瘤。 3、顱內感染性疾病:見於顱後凹蛛網膜炎、小腦膿腫等。 4、顱內脫髓鞘疾病及變性疾病:見於多發性硬化和延髓空洞症。 5、癲癇。 6、其他:如腦震盪、腦挫傷及腦寄生蟲病等。 (三)全身疾病眩暈 1、心血管疾病:見於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陣發性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等)、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心臟瓣膜病、心肌缺血、頸動脈竇綜合徵主動脈弓綜合徵等。 2、血友病:見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貧血、出血等。 3、中毒性疾病:見於急性發熱性感染、尿毒症、重症肝炎、重症糖尿病等。 (四)眼源性眩暈 1、眼病:見於先天性視力減退、屈光不正、眼肌麻痹、青光眼、視網膜色素變性等。 2、屏幕性眩暈:看電影、看電視、用電腦時間過長和(或)距離屏幕距離過近均可引起眩暈。 (五)神經精神性眩暈 見於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抑鬱症等。

常見疾病

梅尼埃病、迷路炎、內耳藥物中毒、前庭神經元炎、位置性眩暈、暈動病、顱內血管性疾病、顱內占位性病變、顱內感染性疾病、顱內脫髓鞘疾病及變性疾病、癲癇、心血管疾病、血液病、中毒、眼源性疾病、神經精神性疾病。

診斷

採集病史時需詢問患者的起病誘因,什麼情況下發病,有無規律性,發作時持續的時間,間歇期時間,間歇期是否能夠完全緩解,是否仍有症狀,發作時有無聽力的下降,耳鳴,與體位有無關係,有無噁心、嘔吐,或伴有其他神經系統症狀,有無行走偏斜與傾倒,有無全身症狀,視力障礙,頸椎病,貧血等。既往史及特殊用藥史,應注意感染史和藥物中毒史等。患者在敘述眩暈時多用「頭昏眼花」、「天旋地轉」等語言表達。

鑑別診斷

(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多發生在中老年人,多有動脈硬化或頸椎病的病史,臨床症狀可多種多樣,最主要的症狀為眩暈,發作持續時間一般為幾個小時,可每日發作多次或很長一段時間發作一次。發作時可伴有視力障礙、共濟失調、噁心、嘔吐、呼吸困難、頭痛、意識障礙以及腦幹定位體徵等。 眩暈的性質可為旋轉性、浮動性、移動性、雙下肢發軟、站立不穩、搖晃感、傾斜感等。可伴有單側或雙側耳鳴和聽力下降。 (二)梅尼埃綜合徵 梅尼埃綜合徵主要表現為發作性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耳聾及眼球震顫。目前認為本病的發病機理是:因膜迷路積水、水腫,耳蝸管、橢圓囊和球囊顯著膨脹,而膜性半規管不膨脹。臨床上青壯年多見,老年人少見,男性多於女性。眩暈為主要症狀,發作前可無先兆,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開始發作眩暈即達高峰,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物體在旋轉而甚感恐懼,經常用力抓住物體而不敢鬆手。劇烈眩暈之後,患者仍有頭暈、嗜睡、輕度旋轉感和全身疲勞感,一般持續幾天後逐漸好轉。發作頻率不一致,一般數日至數年發作一次。眼球震顫在眩暈發作時可以出現,為短暫性水平眼震,有時呈輕度旋轉混合性眼震。患病時間長者,眼震可以不明顯。梅尼埃綜合徵發作前幾日至數月可有耳鳴和(或)耳聾,為持續性高音調耳鳴,以「呼呼聲」為背景,混有尖銳的尖叫聲或機器聲,發作期上述症狀明顯加重。耳聾為神經性耳聾,每次發作都將使聽力進一步減退,即呈階梯式逐漸加重。可以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主要是噁心嘔吐、也可有面色蒼白、出冷汗,以及腹部疼痛和腹部不適等。 梅尼埃綜合徵的診斷主要根據發作性眩暈、耳鳴耳聾、噁心嘔吐和眼球震顫等四大症狀,結合發病年齡,發作形式和反覆發作的特點來判斷,診斷並無困難。 (三)小腦血管病變所致眩暈 急性小腦出血或梗塞時,患者可出現急性眩暈伴有噁心、嘔吐,眼球震顫,吞咽困難,發音異常,病側肌張力下降,共濟失調等。通過腦CT或MRI能夠發現病變部位和病變性。 (四)橋腦小腦角腫瘤眩暈 橋腦小腦角腫瘤以神經纖維瘤多見,尤其是聽神經瘤常見。早期由於腫瘤的刺激症狀,而表現為患側耳鳴,高音調,少數類似笛聲,開始為陣發性,後逐漸成為持續性,伴有眩暈,進行性耳聾。部分患者可以缺乏耳鳴,臨床上容易誤診。腫瘤繼續發展,壓迫三叉神經出現患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重者可有面神經麻痹。腫瘤繼續發展可影響後組腦神經而導致聲音嘶啞、吞咽困難、提肩力量差,以及共濟失調、粗大眼震、患側肌張力下降等。晚期腫瘤對腦幹和小腦壓迫,可出現錐體束征陽性,出現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顱壓高的症。 (五)前庭神經元炎 病變可能位於前庭神經核、前庭神經、前庭神經節及前庭神經末梢的整個通路上,病因仍不清楚,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病變前多有病毒感染、受涼等誘因。發病突然,常在早晨發病,最突出的症狀是嚴重的眩暈,重者可以跌倒,伴有噁心、嘔吐。患者不敢睜眼,閉目臥床不敢活動。查體可見雙眼持續、快速、自發性眼震。容易與梅尼埃綜合徵相混。其鑑別要點是: 1、前庭神經元炎較少合併耳蝸神經症狀,而梅尼埃綜合徵是主要症狀之一。 2、前庭神經元炎的眩暈是持續性,較少有復發和緩解,而梅尼埃綜合徵是反覆發作和緩解。 3、前庭神經元炎病前多有感染髮熱病史,而梅尼埃綜合徵以復發和緩解交替發生為其主要臨床特點。 (六)第四腦室占位性病變和小腦蚓部腫瘤引起的眩暈 第四腦室腫瘤、囊性腫物以及小腦蚓部腫物當突入第四腦室時,影響腦脊液的循環,可引起劇烈的眩暈、嘔吐、頭痛、視力障礙、復視、眼底視乳頭水腫和眼底出血等。第四腦室腫瘤可原發於腦室內結構,如脈絡叢乳頭狀瘤,也可來自腦室系統的室壁組織。 小腦蚓部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軀體平衡,病變時引起眩暈,站立不穩、醉漢步態,多無眼震。半球病變引起的眩暈為多伴有眼震。第四腦室占位病變,部分患者的腫物有一定的活動度。當頭位變動時,可突然阻塞腦室出口,引起急性顱內壓增高,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眩暈,重者可引起意識障礙。這種表現容易與位置性眩暈相混,應注意細緻詢問病史,以免誤診。 (七)前庭性癲癇(眩暈性癲癇) 眩暈中樞位於顳上回後半或顳頂交界處,任何刺激性病變影響到了上述結構時,便可導致前庭性癲癇發作。以腫瘤、炎症、腦血管病、外傷等多見。臨床上類似梅尼埃綜合徵,為發作性,患者感到輕度的行走不穩,可有幻聽,多伴有短暫性暈厥、自動症、不自主性的咀嚼、面部抽動、甚至癲癇大發作等,應考慮顳葉癲癇。 (八)藥物性眩暈 許多藥物可以損壞第八對腦神經而導致眩暈。如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奎寧、苯妥英鈉、水楊酸鈉等。臨床上以鏈黴素比較常見。 (九)前庭周圍性眩暈與前庭中樞性眩暈也許進行鑑別鑑別 1、周圍性眩暈:呈陣發性,突然發病,程度較重,持續時間短。出現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常伴有耳鳴、耳聾。 2、中樞性眩暈:逐漸起病、呈持續性,程度較輕,持續時間較長。

檢查

(一)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注意有無頸椎病,視力異常,貧血,高血壓,動脈硬化,中毒,感染等。 2、常規耳科檢查:主要檢查聽力及有無內耳疾病。 3、神經系統檢查:注意有無神經系統定位體徵和精神症狀。常用的檢查方法有共濟運動是否協調,如跟膝脛試驗,閉目難立征,直線行走試驗等及有無面部神經麻痹等。 4、眼征:是否有眼震,眼震的性質,及有無眼球運動障礙等。 (二)輔助檢查 1、電測聽、聽覺、腦幹及體感誘發電位。 2、視力、視野、眼底及眼震圖。 3、腦GT或MRI,腰穿腦脊液檢查。排除顱內占位,腦血管病,炎症等。經顱多普勒檢查腦血管是否有腦血管痙攣或擴張,應注意兩側是否對稱等。

治療

1、梅尼埃病 急性發作期應臥床休息。可服用東莨菪鹼、倍他司汀、美克洛等。發作次數頻繁,症狀嚴重,藥物治 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破壞迷路或切斷前庭神經。 2、其他類型的眩暈在進行病因治療 應進行對症治療,臥床休息。可服用如暈海寧、鹽酸敏克靜等。

臨床表現

(一)周圍性眩暈 1、梅尼埃病:以發作性眩暈伴耳鳴、聽力減退及眼球震顫為主要特點,嚴重時可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和出汗,發作多短暫,很少超過2周。具有復發性特點。 2、迷路炎:多由於中耳炎並發,症狀同上,檢查發現骨膜穿孔,有助於診斷。 3、內耳藥物中毒:常由鏈黴素、慶大黴素及其同類藥物中毒性損害所致。多為漸進性眩暈伴耳鳴、聽力減退,常先有口周及四肢發麻等。水楊酸製劑、喹寧、某些鎮靜安眠藥(氯丙嗪、哌替啶等)亦可引起眩暈。 4、前庭神經元炎:多在發熱或上呼吸道感染後突然出現眩暈,伴噁心、嘔吐。一般無耳鳴及聽力減退。持續時間較長,可達6周,痊癒後很少復發。 5、位置性眩暈:患者頭部處在一定位置時出現眩暈和眼球震顫,多數不伴耳鳴及聽力減退。可見於迷路和中樞病變。 6、暈動病:見於暈船、暈車等,常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症狀。 (二)中樞性眩暈 1、顱內血管性疾病:多有眩暈、頭痛、耳鳴等症狀,高血壓腦病可有噁心嘔吐,重者抽搐或昏迷。小腦或腦幹出血常以眩暈、頭痛、嘔吐起病,重者很快昏迷。 2、顱內占位性病變:聽神經瘤、小腦腫瘤除有眩暈外,常有進行性耳鳴和聽力下降,還有頭痛、復視、構音不清等。其他腫瘤因部位不同表現也各不同。 3、顱內感染性疾病;除神經系統臨床表現外尚有感染症狀。 4、顱內脫髓鞘疾病及變性疾病:多發性硬化是以中樞神經系統多發病變為特點的脫髓鞘疾病,常以肢體疼痛、感覺異常及無力為首發症狀,可有眩暈、視力障礙及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延髓空洞症是進行性變性疾病,可出現軟齶癱瘓、吞咽困難、發音障礙等表現,部分患者伴有眩暈。 5、癱瘓:有些患者出現眩暈性發作,多見於顳葉癲癇和前庭癲癇。 (三)全身疾病性眩暈 1、心血管疾病:出現血壓、心率、心律變化的同時伴有眩暈,不同疾病有其相應的臨床表現。 2、血液病:眩暈是其中一個症狀,還有貧血、等其他一些表現。 3、中毒性疾病:每種疾病均有其特徵性的臨床表現眩暈只是一個伴隨症狀。 (四)眼源性眩暈 表現為視力減退、屈光不正、眼肌麻痹等,眩暈是其症狀之一。 (五)神經精神性眩暈 可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胸悶、心悸、心悸、氣短、食慾缺乏、乏力、情緒低落、自卑、無自信心、思維緩慢等臨床症狀

注意事項

讓患者處於一種舒適、監測其生命體徵和意識情況。當眩暈發作時,若患者臥床,抬高床沿護欄。拖患者處於站立位,若患者處於站立位,扶患者到椅子上,關掉房間內的燈,使患者平靜。

預防措施

1、患者應保持心情舒暢;醫生應多做解釋工作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及顧慮。 2、發作時應臥床休息,室內宜安靜,空氣要通暢,光線儘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飲食宜少鹽。 3、發作間歇期不宜單獨外出,以防事故。

日常護理

1、保持病室安靜,操作輕柔。 2、臥床休息。 3、監測生命體徵變化。 4、遵醫囑使用藥物,並觀察藥物療效與副作用。 5、保持周圍環境無障礙物,注意地面防滑。 6、將患者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患者容易拿取的地方。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