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物極必反:是漢語成語,讀音是wù jí bì fǎn,意思是指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出自《呂氏春秋·博志》

目錄

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例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12章:「我父親對待農民也太厲害了。」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鶡冠子·環流》:「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解釋

極:頂點;反:向反面轉化。事物發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故事

武曌是唐高宗時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後,就臨朝聽政,不久,他廢了中宗,改立國號叫周,還自稱為則天皇帝,就是我們一般稱的武則天。

當她臨朝聽政的時候,太子中宗已經長大了,可以處理國家的大事了,但是則天皇帝還是不肯放手。在那個當時,許多的大臣都很不滿,紛紛上書勸止;其中有一位叫做蘇安恆的大臣,也上了一本奏疏,勸諫則天皇帝。

奏疏上說:「太子現在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才德也不錯,你卻還貪戀着皇帝的寶座,而忘了母子的情分,時間已不能讓你拖延下去,我以為上天和百姓們,都是傾向李家的,你現在雖然還平安的坐在皇上的位子,總要知道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吧!」鸌冠子一書曾有「物極必反,命曰環流」這句話,就是說一件事情到了極端的時候,一定會產生變化,而造成全然不同的結果。

小朋友,這是一句勸人的話,含有適可而止,不要過分的意思,和器滿則傾是同一個意思。

一個人如果太貪心,對於地位和財富,毫不知足的攫取,人家就會說他「物極必反」。其實這句話也含有一點兒妒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