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者-希望者(顧城)
作品欣賞
犧牲者-希望者
在歷史的長片中,有這樣兩組慢鏡頭
犧牲者
你靠着黃昏
靠着黃昏的天空
象靠着晝夜的轉門
血的花朵在開放
在你的胸前
在你胸前的田野上
金色的還在閃耀
紫色的已經凋零
你無聲的笑
驚起一片又一片
細碎的燕群。。。。。。
劊子手躲在哪裡?
炊煙遲緩而疲憊
河流象它透明的影子
多少眼睛望着你
——楊樹上痛苦的疤結
綠波上遺忘的氣球
老教堂上拚花的圓窗。。。。。。
呆滯、疑惑、善良
你多想把手放在
他們的額前
(不,不是抖動的手)
讓他們懂得
劊子手逃走了嗎?
血流盡了
當然,還有淚
冰凍的晚風沖洗着一切
連用發燙的回光
遺念,和那一縷淡色的頭髮
你慢慢、慢慢地倒下
生怕壓壞了什麼
你的手,深深插進
溫柔的土層
抓住一把僵硬的路
攥得緊緊。。。。。。
夜幕,布滿彈詞
劊子手
你們可以酣睡了。
希望者
你醒來——
緩緩地轉動頭顱
讓陽光掃過思維的底層
掃過微微發澀的記憶。。。。。。
呵,你睡了多久?
自從灰蝶般脆弱的帆
被風暴揉碎
自從詩頁和船的骨骸
一起漂流
自從海浪把你的「罪行」
寫滿所有沙灘
那死亡,那比死亡更可怕的麻痹
就開始了
過去(說):
還不滿足嗎
你這叛逆的子孫
你醒來——
知覺的電流開始發熱
錘擊一樣的脈跳
也開始震響
夢碎了
化作無數飛散的水鳥
化作大片大片明亮的雲朵。。。。。。
你慢慢地抽動四肢
在太陽和星群間崛起
毛髮中的砂石在簌簌抖落
猶如巨大的植物離開泥土
離開了那海藻般腐敗的謠言
把召喚生上天空。。。。。。
現代(說):
你在這裡呵
我驕傲的孩子
你醒來——
海退的很遠,山在沉默
新鮮的大地上沒有足跡
沒有路,沒有軌道
沒有任何啟示或暗示
這寂靜的恐怖足以嚇倒一切
然而,你卻笑了
這是巨人的微笑
你不用乞求,不用尋找
到處都有生命,有你的觸覺
到處都有風,有你疾迅的思考
你需的一切,已經具備——
自己的世界
未來(說):
不,還有我
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2]
「文革」期間開始詩歌寫作,1973年開始學畫,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在《今天》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並成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單位解體,失去工作,從此過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1988年赴新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後辭職隱居激流島。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在德國寫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1993年獲伯爾創作基金,並在德寫作。 1993年3月曾回國探親。慘案發生時,值其夫婦從德返新西蘭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學出 版社出版)、《英兒》(1994年元月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與謝樺合著)、《靈台獨語》(1994年3月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楊編)、《顧城詩集》、《顧城童話寓言詩選》、《城》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德、法等多國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靈魂在前進》,組詩《城》、鬼進城》、《從自然到自我》、《沒有目的的我》。小說《英兒》為詩人於棄世前與其妻雷米(謝燁)合著。[3]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並論。顧城作為一個「應運」而生的詩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詩潮的歷史進程,成為其中壯其聲勢的一員,還是其詩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顧城屬於那種用靈魂也為靈魂淺唱低吟的詩人,是純粹的性靈的寫作。他的詩歌安靜、舒緩、抑鬱、沉着,又不缺少生氣和活力。顧城之死,成為文學史家的一塊心病。文學史並不是刑事判決書,文學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論事,探究詩人對於詩歌藝術的勞績。[4]